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放弃报考天文系30年后,马化腾为何再提“成为科学家”?

2021-05-31 14:47:08 来源:时刻头条
分享: 微信 微博

近日,讲述十位国际知名科学家“传奇故事”的图书《成为科学家》上架推出。为其作序的有三人: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与腾讯CEO马化腾。

人生如圆,小马哥在序言中重温了少年时的科学家梦想:“很多同龄人和我一样,小时候都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马化腾少年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读库老六曾说:80年代,是理想主义的黄金时代。80年代末,马化腾一度打算报考南京大学天文系,后因职业发展受限不得不忍痛放弃,距如今他再提“成为科学家”差不多有30多年了。

那年头,谈钱权很庸俗,大家比的是谁活得更潇洒更有姿态。诗歌、摇滚乐,以及科学,都是被追逐的时尚。

当年像马化腾那样大的孩子,几乎都有一个长大后要当科学家的梦想。

那个时候的科学,不鸟什么市场估值。诗人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陈景润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超过现在任何一个娱乐明星的热度。

而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迄今尚无任何实用价值。

遗憾的是,这股科学之风持续时间不长,就跟80年代的诗歌一样,在90年代后的市场大潮中烟消云散。

很多埋下科学种子的少年,长大后选择了离科学较近的IT互联网科技,将科学梦想深藏心里。

但种子仍在,只待下一个春天破土发芽。

如果说80年代的科学春天是唤醒万物的号角,那么当下的这个科学春天则是扬帆新大陆的航船。

从来料加工到自有品牌再到市场龙头,从没有技术到技术应用再到技术集成,我们从产业链低端趟过激流险滩来到汪洋大海,船至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浪潮之巅,看到了前方薄雾缭绕的新大陆。

我们叩响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关——科学创造,从0到1的科技原始创新。

现在马化腾作序推荐这本《成为科学家》,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身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浪潮之巅,我们更深切地感到,提升科学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对中国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何等重要。

马化腾重提当年的科学梦想,不只是怀旧,还是宣示——是时候将梦想变成现实了。

他不是要把自己变成科学家,而是一个怀抱科学梦想的工程师创建企业走到今天也叩响了科学创造之门,要实现这样的梦想,光靠企业砸钱是办不到的。

只有在科学家遍地开花的环境中,才能结出科学创造之果。而要科学家遍地开花,则需要科学文化的土壤。

我们需要将科学精神渗入到个体的价值观,最终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以文化的方式做科学,让科学成为新一代文化。

在缅怀80年代科学梦想的同时,马化腾希望今天有更多的青少年,能够把“成为科学家”作为自己的梦想,把科学探索视为新时尚,愿意将科学精神发扬光大。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迎来世界级科学大师和科研成果的“寒武纪”大爆发。

人生与历史都不会是一个轮回的圆,而是一条不断前进的螺旋线。

[1]天文太远了

看一个人的志趣,就看他读什么样的书。看名人的志趣,最好的办法是看他给什么样的书作序。

据醋醋不完全统计,历年马化腾作序推荐书籍共有16本,此外还领衔团队撰写了4本书籍,其中12本书的作者与腾讯有关,或是腾讯研究团队与员工,或是腾讯的企业顾问与观察者。他们要么写腾讯企业变革,要么写互联网变革,都是专供业界人士阅读的书籍,没有一本面向芸芸众生,对大众而言实在无趣。

这些书单中(见附录),只有4本书的作者与腾讯不沾边,其中3本写科学、科技与科技思考,分别是《十问:霍金沉思录》、《黑科技》、《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马化腾在序言中还推荐了作者的另一本书《未来是湿的》)

这三本书多少透露了马化腾的个人志趣,2011年他给《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作序,提到了一部科幻小说对于“四维世界”的描写,“仅在熟知的三维世界上叠加了一个维度,整个宇宙立即变得无比辽阔、无比美妙”。

这部科幻小说就是《三体》,2011年《三体》还仅在科幻小圈子流行,马化腾无疑是国内最早一批《三体》粉丝,或与他早年的天文爱好有关。

为了培养儿子的科学兴趣,马家订阅了《我们爱科学》等科普杂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马化腾在其中读到一篇讲述如何用各种镜片制作天文望远镜的文章,就缠着妈妈买了一套镜片回来,动手做了一台简陋的望远镜,这或许是产品经理马化腾人生中的第一款产品。

1986年,哈雷彗星重返地球,马化腾用一架天文望远镜捕捉到彗星并拍下照片,他兴奋地写了一篇观测报告,投寄到北京,结果获得观测比赛的三等奖,得到了40元奖金,这是马化腾赚到的第一笔钱。

从此之后,马化腾对天文的爱好一直被保留了下来,他唯一一本从中学开始就一直订阅到现在的杂志就是《天文爱好者》。

在报考大学专业的时候,马化腾曾认真考虑过天文,但是当他了解到天文系毕业后能去天文台的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只能去学校当地理老师后,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他选择了计算机。多年后他接受采访表示了遗憾:毕竟天文太遥远了。

80年代怀抱科学梦想的青少年们,大多走上了科技应用这条路,而计算机科技就是数理化在当今最大的应用,因此很多人就如马化腾一样投身了这个领域。

当年张朝阳看了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点燃科学梦想,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并拿得李政道奖学金赴美深造,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到博士后,可能是这群人中走得最远的之一,他也没有坚持下来而是投身了互联网大潮,很多年后变身成了文艺青年。

而天文一直在马化腾心里,2013年第一届腾讯WE大会,他张口就来了一个天文段子:在腾讯上市前,我有个想法,将天文观测仪联网,电脑手机呈现实景,解决没时间和城市光污染问题。这事被我一朋友做成了,他在云南雪山上买下一民居,改造成天文台,连到网络上,实现了随时随地观天的梦想。

马化腾的朋友叫贡海星,人如其名,他与马化腾有共同的天文爱好,深圳大学计算机系一毕业就被马化腾“连蒙带骗”地拉进了腾讯公司,成为腾讯创始十二大股东之一。

今天贡海星已经离开了腾讯,他很逍遥地从事着他关于天文方面的爱好,在《飞碟探索》等杂志上经常能看到贡海星仰望星空、叩问心灵的文章。

马化腾还在执掌腾讯,工作重任不允许他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很多腾讯员工不止一次看到,马化腾在公司过道中拉住同好员工讨论天文问题的热忱和健谈。

事实上,计算机与天文一样都是对未来世界探索的重要路径,两者之间是可以存在关联的。马化腾曾表示,互联网很像一个不确定的、正在爆炸的星系。

天文带给马化腾的影响,是一种科学文化的熏陶,对其日后心有大格局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种文化深刻影响了马化腾的心态,2016年10月22日,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一次对话中,马化腾再次谈及少年时的天文爱好:“看看星空,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们在宇宙中从来就是一个偶然。所以,无论什么事情,仔细想一想,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能帮助自己在遇到挫折时稳定心态,想得更开。”

作为一个现实的企业家,马化腾是一个善于控制自己的好奇心的人,而同时,他又能让自己的兴趣在无尽的可能性里得到延伸,在这个意义上,他还是那个喜欢趴在望远镜前眺望无垠星空的南方科技少年。

[2]科学家的战场

从2016年之后,马化腾开始逐渐释放自己的科学好奇心。

这一年,业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谷歌阿尔法狗战胜了韩国围棋冠军李世石,人工智能首次打败了人类。

围棋变化总共有10^171(1后面有171个零)种可能性,远远超过宇宙中的原子总数10^80,这在过去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

腾讯按下了科技创新的加速键,当年就开发了自己的围棋人工智能“绝艺”,战胜过柯洁、古力、朴廷桓等一百多位职业棋手。

至今腾讯已经建立了多个人工智能实验室,还创建了5G未来网络、机器人、量子等更为前沿的实验室。

马化腾也趁着公司发展,小小满足了一下自己的科学好奇心。

2018年某天半夜2点,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收到马化腾微信,一看是个量子物理学问题。

张胜誉正好起夜上厕所,看到老板消息,连忙回了过去。两分钟后,马化腾的新问题来了,从2点到6点,张胜誉后半夜都忙着科普。

他搞不懂马化腾为啥不睡觉,后者的科学求知欲让他很吃惊。

4月19日,腾讯宣布第四次战略升级,在2018年“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首期投入500亿元的领域之一就是:基础科学。

一系列的演进都显示出一个方向:腾讯从技术应用迈进科技创新再到加紧布局基础科学,正在从实用走向无用,从无用走向大用。

这并非是马化腾将个人爱好强行加于公司发展,而是企业的进化使然。

任何一个立志走科技路线的中国公司,一路前行的话,都会经历技术应用——科技创新——科学创造的阶段,这是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

科学与技术如DNA双螺旋一样相互纠缠,技术从科学的应用和自身经验两个方面建立,科学利用技术更深刻地洞见自然并从中发展自身,它们以一种共生方式进化着,不可分离,彼此依赖。

我们不能在一开始没有技术的前提下空谈科学理想,这无法实现科学创造。也不能把自己锁死在技术应用的阶段不谈科学理想,这同样无法实现科学创造。

以华为为例,2002年任正非在内部讲话中喊出“华为不需要科学家,华为需要工程商人”,后来当华为大举进军科技原创的时候,他对这句话做了很形象的解释:

沙漠里不能种郁金香,当年华为是急着解决晚饭问题,顾不及科学家的长远目标。

任正非说,现在华为既需要工程商人,更需要科学家, 而且还需要思想家仰望星空,寻找思想与方向,引导华为十几万人前进。

华为是中国最早一批走到科学创造的企业之一,现在腾讯也在朝着这个方向进军。而整个中国,无论是基于内部发展还是外部环境逼迫,也到了科技闯关的时候。

内有中国不少领域走到了无人区,无人可以跟随;外有美国“卡脖子”严防死守,有人不让跟随——提升科学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无疑是当前中国发展的紧要关口与重中之重。

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出炉,创新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并明确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除了常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规划纲要还冒出不少名词让你觉得在看科幻,比如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生物育种等等。要攻克这些前沿科技,有赖于基础研究,这是属于科学家的战场。

于是,继上个世纪80年代后,今天中国又一次召唤科学理想回归,呼唤科学家的涌现。

[3]从0到1

科学家的涌现,不是加工资就能搞定的。

任正非就曾说过,“高科技不是基本建设,砸钱就能成功,要从基础教育抓起,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公司也是急不得的。”

我们并非没有重视过基础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流行于80年代,那是在上一次科技兴国的背景下诞生的Slogan。

但是当学子们走上社会投身工作后,会发现学校教的数理化早已转化成了各种技术成果,它们琳琅满目分门别类陈列在超市货架上任君选购,在这样的环境下,研究数理化原理重复造轮子的意义就不大了。

所以出现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论调,客观而言,这让我国在一定时期走上了技术变现的快车道,结合我国无以伦比的工程能力挖潜技术,把“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腾讯是一家工程师打底的企业,早年靠模仿收获了巨大成功,也招来了很多骂声。

当时很多人只看到了腾讯的模仿,而没有看到他在应用上的微创新。现在基于应用的微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通行,日本发明了二维码,中国愣是把二维码做成了大街小巷无所不在的存在,路边摆摊的大妈都用二维码收钱,抗击新冠疫情健康码功不可没。

另外规模创新也是这些年来中国互联网取得的一大成就。中国近十亿网民上网的规模造成的运行压力是欧美不可想象的,由此锤炼出来的后台服务架构强大无匹。当年QQ服务器组是腾讯技术的皇冠,由腾讯大师兄张志东亲自带队,保证QQ同时在线人数破亿之后还能稳定运行,由此衍生而来的腾讯云,正在帮助各行各业去掉IOE实现国产化,IOE是“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的简称。

在互联网外,中国高铁是集成创新的大成者,通过对加拿大的庞巴迪、日本的川崎、法国的阿尔斯通和德国的西门子高铁技术的吸收整合,中国高铁跑出了350公里以上的时速且能安全稳定运行,成为全世界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以上都是从1到100的创新,在我们看到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未来的问题,美国一旦突破从0到1的原始科技创新,就有可能对我们形成降维打击。当年日本在微电子领域力压美国一头,美国却在信息高速公路也就是后来的互联网上换道超车,打得日本至今都没有缓过气来。

今天中美面临同样的科技竞争,当中国来到产业链高端,突然发现逛技术超市买买买不灵了,有些摆上货架的尖端技术就是不卖给中国人,华为与央企多次海外收购都因国家安全理由喊停,有些技术干脆就没有摆上货架,想买都找不着地方。

要彻底解决技术“卡脖子”的问题,突破科技上升路线的天花板,我们只有培养出来大量自己的科学家来实现从0到1的原始科技创新,除此之外,别无捷径。

[4]科学是种文化

什么样的基础教育才能培养出来大批优秀科学家?

在醋醋看来,基础教育不能光是学校教育,还得有社会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科学探索研究的风气,让仰望星空不再独立特行,而是人人乐见的时尚潮流。

多年前马化腾报考大学填志愿,在心爱的天文学上犹豫再三,最终选择了计算机专业,留下一句遗憾“毕竟天文太遥远了”。

这个遥远不是指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间,而是近在咫尺的择业空间与社会认同。

在我国把科学挂得太高了,从事科学探索研究,不做到学术机构的顶级位置,不仅职业发展堪忧,也很难获得周围的理解与尊重,会被认为不食人间烟火不务正业。物质精神上都得不到保障,很多仰望星空的人只好将科学悄悄藏在心里,与社会和光同尘。

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进入科学的门槛太高以致从业者基数过低,导致基础科学研究难有突破,又给人造成中国人不适合搞原创科技创新的印象,投入这个领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其实阳春白雪存在的基础是下里巴人,唐朝诗歌之所以能出现李白杜甫的高峰,不是因为诗歌高不可攀,而是贩夫走卒人人都写诗,诗从口出不会被看成是神经病,最多被人鄙视打油诗。

写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基督山伯爵》是法国的“武侠小说”,主角蒙冤入狱,机缘巧合得到绝世高人的传承,出来后大杀四方报恩复仇,靠的不是九阴真经而是数学物理化学知识,科学已经融入了当时欧洲的通俗文化。

这才是真正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华为俄罗斯数学算法研究所,也有一个“基督山伯爵”。

任正非曾经提到一个小伙子,不谈恋爱,只做数学,在所里天天玩电脑,大家都搞不懂他在干什么,但是华为也没问他。他就这么干了很多年,一下把从 2G 到 3G 的制式标准算法给打通了。

凭借这个算法,华为在2008年技术一下子就超过了爱立信,拿下了沃达丰的大单,然后迅速横扫欧洲,乃至征服世界,从通讯设备市场排名第四上升到了第一。

迄今为止,这个小伙子还是个神秘人物,只知道他研究出来的这个算法叫SingleRAN,据说华为5G突破也有他的功劳。

华为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表明,看似无用的基础科学爆发出来的大用,会超越所有人的想象力,没有对基础科研的长期投入与宽容是办不到的。

这需要以做文化的心态做科学,也只有触及到科学内在的文化之美,才能长期耐得住寂寞钻研,否则就算抱着放长线钓大鱼的想法,也迟早绷不住。

因为从科学无用到大用所需的时间,可能是一代人甚至几百年,甚至可能就真的一直无用,费马大定理是用350年证明的,它并没有对法国经济起多大贡献。

"我们应从一个很长的时间轴来看科学家讲的话,不能计较所有内容是否都具有现实性意义”。任正非说。

抱着功利的心态亲近科学,迟早会回到功利的心态远离科学。

只有将科学置于超越功利的文化氛围中,方能广泛长久地发展。科学技术不光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种文化。

[5]一起追光

如何把科学做成一种文化?

贡海星徜徉在玉龙雪山的星空下,钻进一个人的天文台问天。马化腾玩得更大,他推动腾讯搭建了一个庞大的科学活动平台,将科学家与大众相连。

图片来源于百度

《成为科学家》新书发布是腾讯科学活动的一部分,腾讯将“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腾讯荷风艺术行动音乐会”进行再整合全面升级推出“腾讯青少周”。

79岁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团队带头人之一陆朝阳、新冠疫苗科学家张林琦、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潘永信等多位大咖科学家参加活动。腾讯还邀请了100位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为青少年打CALL,他们每人为中国青少年送上一句寄语,鼓励引导青少年们爱上科学,以科学探索为己任。

截至目前,腾讯成形了两大科学活动平台,一是腾讯青少周,二是腾讯科学周——由WE大会与ME大会、科学探索奖等活动打包升级而成。

这两大活动科学内涵一致,腾讯青少周重点面向青少年,力图以青少年喜欢的形式和活动将科学与艺术变成一种新时尚。

本届腾讯青少周的主题正是“一起追光”,向普通公众展现“科学的世界”与“世界的科学”,让科学家走到聚光灯下,成为公众特别是孩子们眼中的“明星”,让更多人受到科学精神的感召。

文化始于潮流,潮流始于传播,由在青少年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腾讯来传播科学精神,最合适不过。

其实早在2013年首届WE大会,马化腾的开场白中就锚定了这样的目标:在这里,我们放下商业上的思虑,只关注科学,用科学满足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这以后,腾讯的发展路线就逐渐增加了科学的色彩。2017年,马化腾将腾讯未来战略总结为“科技+文化”;2019年,“用户为本、科技向善”被确立为腾讯新的使命愿景;2021年,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被纳入腾讯核心战略,基础科学成为首期重点探索领域。

这不是一条冷冰冰的技术路线,而是在科技中加入了人文关怀。科技向善,是以人文精神遏制技术之恶,以科学精神发扬技术之善。

除了活动,马化腾还在2016年参与捐助“未来科学大奖”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继而又在2018年联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等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科学探索奖”,腾讯基金会首期投入10亿元每年奖励50名青年科学家,2020年最年轻获奖人仅30岁。

无论是奖励,还是不断升级推出科学周和青少周,腾讯发力科学的背后都有一条共同的思路,那就是:让科学家成为明星,爱科学从娃娃抓起。

只有把一个事情变成聚光灯的焦点,变成青少年们心中的时尚潮流,才是它进入到社会文化的第一步。

因此,腾讯邀请科学家们站上众人瞩目的舞台,让他们在直播间出现,为他们打造传记《成为科学家》,一切动作,都在利用腾讯社交平台在青少年中的优势,让孩子们能够多多地接触科学家、了解科学家,进而被他们所影响,埋下一颗颗种子。

接下来的第二步,醋醋认为当以科学之美浇灌这些种子,引发他们无尽的好奇心。科学是内里孕育着美的事物,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科学之美掩盖在艰深的科学知识之下,让人望而却步,需要高质量的科普才能向大众展现科学之美,比如像曹天元写的《量子力学史话》这样的科普书籍。

还有高质量的科幻,也能呈现出极致的科学之美,一本《三体》让无数饮食男女仰望星空,但中国不能只有一个刘慈欣。

在科学之美的浇灌下,这些种子就会破土而出发芽生根,长成繁茂的森林,那时科学将是人们的日常话题,当问及小鲜肉今天追什么星的时候,他会扔过来一句回答:

贵州天眼又发现了一颗系外行星,像极了地球,要不要晚上来我房间聊聊?(罗提)

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