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新剧《玉楼春》大火 关于新中式审美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当下年轻人真正信奉的时尚潮流,年轻人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比如备受赞誉的“莫兰迪色”其实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从故宫的配色和展示的文物上就可窥见一二。
纵观故宫的四季变换,无论是芽芽青草的破土而出,还是夏季雨水的鸟语蝉鸣,抑或是秋风习习的金叶飘零,甚至是冬雪缤纷的晶莹白皙,都把红墙碧瓦掩映的煞是好看。
这些早在300年前就动人的设计,其实展示的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审美与智慧,因为不仅色彩调配的独一无二,浪漫又博学的中国人还给这些色彩取了好听又生动的名字,月白、秋香、松绿、桃夭,哪个不是充满了诗意与意境?《玉楼春》也延续了这心中国传统的配色,红墙碧瓦、绿衫红裙,加上灰调的调色,瞬间高级又复古。
《玉楼春》当然也有一些广受争议的点,比如主打明代服饰的服化道设计,被很多热爱汉服文化的年轻人认出了清代元素,所以大家对于汉服制式也掀起了一场积极的讨论。
由于近些年的影视作品多以唐代和清代背景为主,导致很多观众并不熟悉明代的汉服,甚至也有很多韩国人表示这是韩国服饰,其实明代的汉服“上承周汉,下取唐宋”,出现了立领、纽扣、圆笠等元素,而朝鲜族、琉球族、京族的民族服饰(韩服、琉装、越服)都深受明朝服饰影响,而韩国又格外注重这个历史时期,所以影视作品的表达中也多是明制服饰的样貌。
但玉楼春其实采用了明代汉服的框架,融入了清代服饰的元素,细看《玉楼春》中的服装细节,很多采用了刺绣的工艺,而这件红衣的图案灵感则是来自于明代孝靖皇后的百子衣的复原图案。其实中国汉服复兴的时间不过数十年,并没有形成完备的汉服流派和体系,所以各社团之间也会对汉服的制式有所争议,由于明代的服饰较为繁琐,反倒不如唐代襦裙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其实很多想学习汉服知识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良好的获取途径,只是通过一些小型的组织和一些倡导汉服运动的KOL那里获得一些零星的知识,笔者私以为想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要从不同朝代的文化特色背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严谨的知识体系熏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新中式审美。比如可以去体验大鹏教育的古风试学课,不仅可以学习到特色的传统文化,也能从汉服和妆容上面,获得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收获,另外,还能结识一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大鹏教育一直致力于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古风精品试学课,还有国画、书法、篆刻等优质课程,定期组织的线下非遗课程和汉服活动,也让在此学习的学员们真切的体验到与古人对话的别致体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