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植发创始人李兴东:植发市场规模达200亿,商机与挑战在哪里?
——大麦微针植发创始人李兴东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古人看到茂盛的麦田,起的是故国之思,而今人恐怕是“秃然”之叹。据统计,我国有脱发之忧的人超过2.5亿,平均下来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受到脱发困扰。发际线失守,不仅是程序员的面子问题,而是广大80后、90后的尊严问题。
阿里巴巴《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显示,网购植发、护发产品的消费者中,90后占比36.1%,80后占比38.5%,虽然这个比例可能由于老年人更少网购而提升,不过后现代的生活方式确实让年轻人的头发未老先衰。百度《2020植发行业分析》表明有60%的受访者在25岁左右就出现了脱发。
烦恼即是商机。脱发的普遍性导致了植发行业的快速生长。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我国毛发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在2016到2019年的3年中从57亿元增长到163亿元,增长了186%,2020年将突破200亿元。
以技术为本
历史总在重复。一个行业在群雄逐鹿、硝烟四起之前总会有一段筚路蓝缕的开拓史,那段历史属于勇为人先的先行者和兢兢业业的拓荒者。大麦微针植发的李兴东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植发有治疗属性,是可以治病愈人的。”李兴东说。这就是他做这份事业的初心。脱发虽不会有性命之忧,却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据统计,脱发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为51%,而重度抑郁情绪发生率则达1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一绺头发,也能决定一个人的幸福。
可以说,李兴东的创业史就是中国植发行业发展史的缩影。
李兴东是临床医学出生,起初在铁路总医院整形外科工作。1997年他创立了大麦微针的前身——科发源,这也是国内第一家民营专业植发医院。医学专家背景给大麦带来一种学院派风格,不仅积极引进新技术,而且牵头成立了植发行业的行业协会,承办了多次中国植发大会。逐利的资本要到20年后才会看上这个行业。没有资本的助推,也没有外来的枷锁,李兴东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节奏默默耕耘,套用一句俗语,叫“用爱发电”。没有烧钱、砸广告、抢地盘这些资本的游戏,李兴东遵循朴素的道理——用科技解决问题。
现代毛发移植手术于1959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我国进入实际应用正是李兴东创业之时。当时的技术是先用宝石刀打孔,再用镊子把毛囊放进去,实现头发的移植。李兴东一边创业一边参与到技术的演进之中。2006年他参加世界植发学术大会,发现一种成熟的新技术,便毫不犹豫地引进了。这就是微针植发技术。新技术的引进催生了国内植发市场的快速发展。
李兴东带领技术团队对微针技术进行持续的本土化创新,使之更适合中国人的毛发特点,先后获得10项国家技术专利。2018年,李兴东受邀在第26届世界植发大会作《头皮扩张术联合毛发移植术在瘢痕性秃发冶疗中的临床应用》的报告,成为唯一登台演讲的中国民营医生。
2019年,李兴东被牛津学术联盟授予牛津学术联合会名誉教授,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行业第一人,同年受邀参与国际毛发行业尖端科研项目“冷冻毛囊克隆”的科研组。所谓毛囊克隆,即毛囊的再生干细胞培养,从患者中取出100个左右的毛囊单位,冷冻起来之后培养,以应对患者植发、护发的长期所需。大麦植发在美国的分支机构也参与到这项技术的研发之中,可谓国内植发行业的技术先行者。在国内,大麦参与了南方医科大学毛发科研项目“中国人群雄激素源性脱发易感基因的挖掘与数据库构建”,充分体现出创业以技术起家、竞争以技术立足、发展以技术为本的大麦特色。
为行业立标
“存在毛发问题的人群正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在增长,且问题复杂多样,比如脱发、稀疏、头发亚健康等,人们对治疗和养护的认识不全面,整个毛发健康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市场还有很多机会。”李兴东判断未来5到10年毛发健康管理行业都将持续增长。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植发市场已渐趋成熟,目前由几家早期入局的企业占据头部优势,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业格局,但是,随着资本的进场,在催生烈火烹油式繁荣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多的乱象。
资本热衷于跑马圈地,通过营销战、价格战合纵连横、攻城略地,而忽略技术创新;大量的小企业热衷于赚快钱,技术水平不高,却通过虚假广告、误导式消费等擦边球方式急着在行业的爆发期分一杯羹;毛发健康管理市场的消费者本就有待进行适当的市场教育,却受到行业乱象的影响而对毛发行业心存疑虑。李兴东认为当前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发展的规范化以及行业认知度和美誉度的提高。大麦微针植发始终以理疗服务为本,立志作行业的定海神针,早在2018年就率先发布了《2018微针植发技术标准制定白皮书》,从微针植发器械标准、技术标准、环境标准、手术流程标准等多个方面,确立了微针植发技术的行业标准。
李兴东认为植发机构的良性发展必须以技术为导向,以医师为支撑,而非唯资本马首是瞻。为此,大麦建立了标准化的医师培养制度。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进入大麦分配专门的导师加以指导,先模拟取发,3个月后可在指导监督下试取少量毛发,根据效果调整进度和任务量;而眉毛、胡须等部位的操作技术含量较高,一般3年以上经验才有资格进行。对于医护人员的严格要求虽然限制了大麦的扩张速度,却能够让大麦在技术上保持领头羊的地位,通过每一次手术、每一个案例积累口碑,从而形成自身的护城河。
与此同时,大麦也在积极走出国门布局行业未来发展。
大起于微时
战略是美好的,要具体推行也面临诸多困难,企业的领导者必须保持自我更新,自我学习,正如头发在生长期、休眠期之间循环一样。李兴东在长江商学院读过EMBA,获益颇多。长江商学院大健康班,涉及的领域正好是他的主业,他又欣然而往。
“我觉得现在整个生物医疗板块是比较热的,长江商学院杀入这一块恰逢其时。它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同时通过这个平台去整合一些资源,我觉得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长江商学院,李兴东不仅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行业现状、探究行业问题和远景,也经常碰撞出对于具体项目的火花。有时候,仅仅是随意而起的漫谈,也让他有很多启发。
此外,在长江的大健康课堂上,他也经常能得到一些第一手的行业信息,去年疫情之后,来自浙江省第一人民医院的陈教授在课堂上分享了武汉抗疫过程中的一些专业防疫问题,让身为医者的李兴东感同身受,印象深刻。事实上,在疫情期间,他通过大麦植发和个人名义,都做了捐赠。
李兴东说自己早年创业时期多半时间在手术室,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至少10年。每年至少要做400-600台手术,平均每次移植3000-4000个毛囊,总计大概种植了2000万个毛囊。如果是树的话,这应该是一片大森林了吧。这片森林安慰了多少颗焦虑的心灵呢?
大起于微,麦孕于初。初心不变,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