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手足口病?家长需要了解这些
4-9月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高发期,各幼儿园如临大敌。一旦有幼儿发病,常导致整个班级停课。那么,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同一种疾病吗?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 HA)是一种主要由人类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引起的以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性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好发于学龄前幼儿,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较强。临床上以咽部、口腔和牙龈黏膜上出现疱疹或溃疡为特征,咽炎、发热、头痛等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致病原都是人类肠道病毒,但两者的症状不同: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常表现为发热,牙龈、舌体肿胀伴溃疡,而手足口病除发热外,还表现有咽峡疱疹,手足及肛周可见疱疹手足及肛周可见疱疹。也有部分专家认为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轻症的表现。疱疹性咽峡炎可由柯萨奇病毒(CV)、埃可病毒和EV71型肠道病毒引起。在我国,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CV)引起的,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疱疹性咽峡炎比较少见。因此虽然有针对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但该疫苗并不能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可自愈,但重症患儿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需要引起重视。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年版)强调,治疗应遵循早期发现、早期对症治疗、局部抗病毒用药的原则。在药物选择上,不应使用抗DNA病毒药物,而应使用针对RNA病毒的药物。
利巴韦林(Ribavirin)是第一个化学合成的广谱抗病毒核苷类药物, 1972年合成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类病毒感染的治疗。利巴韦林可高效抑制RNA病毒复制。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利巴韦林单磷酸竞争性抑制次黄嘌呤核苷脱氢酶活性,从而抑制病毒RNA的复制,利巴韦林三磷酸可被病毒误认为GTP或ATP参与复制,导致病毒基因发生突变,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与传播。
利巴韦林气雾剂成为《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唯一推荐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与全身给药模式相比,利巴韦林气雾剂按给药途径分类为非吸入式气雾剂,小颗粒与抛射剂形成稳定性的气溶胶,随抛射剂挥发过程中,药物随抛射剂的挥发快速的扩散到腔道内,促使药物均匀的分散在口腔、咽喉和鼻腔深处。相较于传统口服,静脉给药相比,气溶胶给药方式不但避免了注射痛苦,而且具有上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药物浓度低、不良反应少、起效时间短等优势,此外,利巴韦林气雾剂在儿童使用方面也更有优势。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易感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在高发季节应加强预防措施,包括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等。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症治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