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思想政治和艺术教育的好教材 评建党百年献礼影片《革命者》
目前,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献礼影片《革命者》正在全国热映。《革命者》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电影局主抓;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七印象影视传媒(海口) 有限公司、河北电影制片厂等出品;吴兵、张珂等编剧,著名导演管虎监制、梁静任总制片人,徐展雄执导;张颂文、李易峰、佟丽娅、彭昱畅、秦昊、白客、章若楠、辛云来、孙浠伦、朱梓瑜、张承等出演。
《革命者》是关于李大钊的一部思想性强、艺术品位高的作品。
我们经常谈到一个作品的思想性,什么是思想性呢?归根结底地说起来,思想即政治思想;思想性即通过艺术的形象而显示出来的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在《革命者》中,热烈地歌颂了李大钊:首先,以点带面地呈现了李大钊的革命事迹,如积极参加和发展新文化运动;组织和领导五四运动及上海俄租界人民进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建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和成立共产党;组织和开展北方工人运动;推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发动和领导北京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游行示威等,但编导并未止于此,而是深入揭示了李大钊在中国历史上更为深远的影响——他以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和团结了一大批追求进步的先进青年如罗章龙、高君宇、邓中夏等,毛泽东更是在李大钊的直接影响和具体指导下成为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和走上革命道路的人。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此话一点也不假。陈独秀也是在他的影响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并有了其后两人相约一南一北共同建党的不朽伟业。他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演讲,即向进步学生公开传授马克思学说,使之在青年学生中广泛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大钊是中国革命的“播火者”即为中国革命树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的人。
与此同时,该影片也以相当的篇幅揭示了李大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李大钊平和、朴实、真诚、善良、坦荡、敦厚。他胸怀大爱,不仅爱家人,爱同志和战友,更由衷的爱底层劳动者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如他到农村调查农民的生活状况,在田地里帮农民耕种;家没搬到北京时,他也会跟工人、农民在一起过年,甚至有一年的除夕夜,他进了澡堂,与乞丐打成一片;初见报童阿晨时,他正在早餐摊吃早餐,他将自己的油条扯了一半递给阿晨。他除为党组织和革命活动提供经费外,还为家庭贫困的北大学生伸出援手,从经济上给予无私的支援,如提供路费等。而他自己的生活却俭朴至极、捉襟见肘。如一次他请毛泽东吃饭,饭毕,掏出钱包来付饭钱,竟在钱包里摸索了半天,最后还差一毛钱,由仅有两毛钱的毛泽东补上了。这,再加上他对家庭、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凸现了他在文化视野上的博大胸襟和在原则立场上的无比坚定性,以及他那少有的爱憎分明、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此外,该影片也在提醒人们要永远铭记历史,铭记革命先驱。李大钊虽英年早逝,但铁骨铮铮,浩气长存。正如他写过的那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在剧中,绳子套上了李大钊的脖子。李大钊大吼:“你们要相信。”“你们一定要相信!”这一定格在人们心中最后的李大钊的声音,要人们相信什么?无疑我们可以猜出,他要人们相信:他为中国找到了一条通向理想世界的道路,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即共产主义在中国和世界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李大钊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发出的慷慨激昂、振聋发聩的宣言。如今,李大钊播下的革命火种已经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他崇高的革命精神、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坚定的信仰信念,依然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革命者》不仅仅是一部伟人革命人生的传奇,更是一曲理想和信仰的赞歌。
我们经常谈到一个作品的艺术品位,什么是艺术品位呢? 一言以蔽之,艺术品位即通过艺术的形象而显示出来的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美好表现程度。《革命者》的艺术品位,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极强的创新性和形式感。以往凡聚焦人物生平的影片,都是单一线索传记片,即按照时间顺序对其一生的客观回溯:回顾一番历史往事,刻画一组人物性格,呈现一段光辉岁月,透露一下生活情趣。这并不比文字性叙述的历史书有趣到哪里。在本影片中,编导用“精神碰撞”的蒙太奇来表现一个大人物的命运成长和精神遗产,这是一种全新的主旋律表现法;现代化的多层并列展现,以人物命运倒叙方法,打破了上述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线索传记片的固有模式,将李大钊的精神魂魄延伸到几位大小人物在生命里做关键抉择的场景中,并嵌入了思想和重大历史节点,增强了意义和深度。这就开创了人物传记片特别是革命领袖人物传记片的全新表现形式。
其次,把“大事不虚”和“小事不拘”发展到极致。所谓“大事不虚”,即对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关节点的描写忠于史实,脉络清楚,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基本定位把握得当;所谓“小事不拘”,即在具体情节设计和细节描写上又能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在本影片中,大事上采取大人物命运情怀与李大钊精神碰撞绑定的表现法,这部分是春秋表现法。小事不拘则如设计了工人为救李大钊化装入狱即狱警和工人,还有流浪汉徐三的情节线,这部分则用了传奇表现法。此外,片中还设计了不少大场面群戏,包括“三一八”惨案、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等。这种表现法,完成了主旋律要求的重大历史、大情怀的功能,也同时完成了观众喜闻乐见的情节化叙事。在大与小、繁与简、轻与重之间取舍得当,分寸适宜。
第三,具有比较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类型电影特征。艺术风格指文艺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类型电影即按照不同类型 (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其基本特征之一:图解式的视觉影像。在本影片中,如军阀张作霖把人民群众要求释放李大钊的请愿书与军阀孙传芳、蒋介石等回复杀李大钊的电报放在天平的两端来称;李大钊和他的学生在一面巨大无比、无数块红布拼接而成,上面有“镰刀”、“斧头”的红旗下踩着同样的节奏对话,镜头跟随人物运动;少年李大钊爬上火车,开启庞然大物,并驶向远方等戏,均非常具有文艺片样态,甚至有表现主义的电影的感觉,这种设计有诗意,有个性,在影片中是点睛之笔。也说明这个结构完成了主旋律与艺术片的类型融合,欧洲艺术片类型与中国革命浪漫主义传统的融合探索,值得尝试和期待。
总之,《革命者》不失为一部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和艺术教育的好教材。
(本文作者:张文琳,浙江师范大学党史教授,电影《革命者》编剧组历史顾问)
联系方式:
作者手机号:15191905785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