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态村+亿元村”中国行,闯出乡村振兴“新路子”,谱写“新篇章”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由中国投资协会生态产业投资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生态委)发起,并由林嘉騋会长领衔的“数字生态村+亿元村”中国行活动,率先走进湖南省常德市,共建“数字生态村+亿元村”。
林嘉騋同志1996年曾任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后调任北京任中国扶贫协会执行副会长,海峡科技交流协会会长,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中国政府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投资协会生态产业投资专业委员会会长。
林嘉騋同志是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就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问题先后提交了三百多份提案,其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红色之旅》、《福州至温州铁路》、《龙岩至赣州铁路》、《闽台一体化》、《关于构建大中华经济共同体》等180多份提案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纳,被政界称为"提案大王",被群众誉为“人民的好委员"。
2010年“两会”林嘉騋同志提出:尽快出台《扶贫法》,建议从组织上加大扶贫力度,将国务院“扶贫办”更名为“富民办”,由副部级升格为正部级。林嘉騋同志认为“数字生态村+亿元村”,绿水青山就是“生态村”,金山银山就是“亿元村”。
据悉“数字生态村+亿元村”中国行是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为了配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当地政府实现产业振兴,构建“生态文旅、生态农业、生态总部经济、生态社区、生态乡村”所发起的活动。
此次活动的核心,是以各乡镇为单位,以各村为服务点,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最终形成系统的大数据产业平台,建立城市企业与乡村合作社(乡村企业+大户)资源优化匹配的“资源池”,构建城市消费者与乡村产业无缝对接的“消费圈”。为政府精准决策提供数据参谋,为地方产业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提供支持,促进一二三产业资源聚合、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数字生态村+亿元村”中国行将从五个方面赋能、振兴乡村经济:在推动城乡消费双循环中,赋能产品销售、赋能产业发展、赋能资源聚合、赋能集体致富、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数字生态村+亿元村”中国行发起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国务院林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林思祖博士认为: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惠农措施,更需要社会资源(特别是直接或间接驱动乡村振兴的央企和国企)更多地向乡村产业转移,同时也需要智力层面和金融层面的资源全方位地与乡村产业精准匹配。“数字生态+亿元村”中国行实现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方面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多维度融合,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动力。
“数字生态村+亿元村”中国行率先走进湖南省常德市,在湖南省政府实施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又闯出了“新路子”,与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谱写“新篇章”的“三高四新”战略高度一致。
“数字生态村+亿元村”中国行(湖南)工作组负责人袁能华、谢亭等人,在常德市武陵区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在各乡镇召开“数字生态村+亿元村”的启动会,并在各乡镇政府的支持下,深入各乡各村建立乡、村的产品库、产业规划库和人才库。在工作中乡村干部、村民、大户、合作社均积极参加。这是常德市人民政府,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闯出的“ 新路子”,谱写的“新篇章”。
在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中国投资协会生态产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发起的“数字生态村+亿元村”中国行,助力全社会资源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转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将人、财、物资源向乡村聚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生态发展。
同时也为各类产业聚集乡村,构建“生态农业、生态大健康、总部经济”等产业模式提供支撑,把全国更多的乡村建成“数字生态村+亿元村”,甚至“十亿、百亿元村”,最终实现中国梦。 (来源:中国科技新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