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武汉抗战英雄村 砺炼时代新人党性 ——湖北大学商学院暑期“三下乡”
7月31日,湖北大学商学院“时代新人叙党史 党性砺炼敬百年”党史宣讲项目团队在队长陈甜诗雨的带领下,来到武汉市黄陂区姚家山红色教育基地,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筑牢精神根基、砺炼青年党性”为指导思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探访武汉抗战第一村,参观陈列馆,采访前来参观的青少年宫学员,联系姚家山村委会,了解姚家山红色背景及脱贫建设工作。
驱车近3小时,宣讲团到达被誉为“武汉抗战第一村”的姚家山村。映入眼帘的,是高悬着金色大字“抗战第一村”的红色广场和挂着牌匾的新四军第五师陈列馆。据讲解员介绍,姚家山处大别山南麓,是武汉最具红色历史底蕴的抗日战争堡垒。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常设姚家山,老一辈革命家李先念、陈少敏等曾在此运筹帷幄,团结村民,抗击倭寇,与姚家山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谱写了一幅幅气壮山河的革命抗争篇章。
在陈列馆前,武昌青少年宫的学员们身穿蓝白条纹的学员服,胸前系着鲜艳的红领巾,激烈讨论着上午的研学旅行。“陡峭的山路和碎石密布的小道”给来自育才小学二年级的小威(化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感觉,抗战英雄们都很不容易也很英勇。”来自三角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岚(化名)认为团队活动中的“吊桥活动”让她印象最深刻。这项要求学员们克服恐惧、团队合作的活动,加强了她的协作意识,也使她对过去的英雄战士们更加敬佩。
据了解,本次青少年宫参观活动的目的与初心,是围绕建党100周年,打造党史学习氛围,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据老师介绍,孩子们在探访活动中表现的非常出色。进入到山区后,便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会主动地提问,并且问题非常多。”
历史的重量终会留在更多人的记忆中,孩子们的回答便是最好的印证。
图为团队成员陈甜诗雨采访武昌青少年宫的学员 通讯员 邓范宇果 摄
穿过题有“抗战第一村”金字的门楼,走上通往村子的青石板路,一幢幢明清徽派建筑风格的古朴新居错落有致,与远处青山融为一体。宣讲团成员被姚家山村热情好客、真诚质朴的村民邀请到店中、家中,参观改造后的山村风貌。
据了解,姚家山村的25户贫困户在2018年全部脱贫。在村委会的带领下,青壮年走出山村,进入城市,闯属于自己的天地;中老年的村民则留在村子里,办农家乐,搞民宿,自发组成“姚家山故事”讲解团,为来到姚家山村的游客讲这座山村背后的红色血脉。村民吴叔表示:“过去我们也不懂,一听到要征地,都急了眼。这土地可是吃饭的东西,就算姚家山村在山沟沟里,这土地种不出啥好菜,也不能全被收了去。还是村委会的干部们,不嫌累,跑了一趟又一趟,给我们做工作,讲思路,我被说通了,接着一家又一家,都被说通了。土地被征用了,可我们被带着做农家乐,做商铺。钱袋子不但没瘪,还越来越鼓!”
在村民的指引下,宣讲团成员来到“最会讲故事”的姚家山村村委会,联系到姚家山村党支部书记姚海军,就革命历史、发展现状及村庄治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姚书记告诉宣讲团,姚家山村在国企联村行动的帮助下,坚持“红+绿”发展之路,依托红色文化着力打造“武汉抗战第一村”,依托绿色资源重点打造“武汉湿地风情第一谷”香溪谷。当被问及“武汉抗战第一村”的由来,姚书记解释道:“战争年代,指挥机关流动性很大,但1941年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在姚家山的时间最长,前后达半年之久。此外,设在村内的10处革命遗址和一批革命历史文物至今保存完好,因而得此称号。”
采访结束后,姚书记赠与每人《红色姚家山》和《武汉抗战第一村——姚家山故事选》各一本,团队成员江祎鲁表示:“这两本书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党史、军史,也激励我在生活中自觉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姚家山村委书记姚海军 通讯员 姚麟宣 摄
离开姚家山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姚书记带领宣讲团依次参观了村内遗留的司令部、政治部、参谋部、大礼堂、后勤部、医院、被服厂、枪械所,李先念、陈少敏旧居等,在五个“一”红色经典体验街,参观了红色老书体验馆、红色影像体验馆、红色歌谣体验馆、红色手工体验馆、红色食品体验馆。
据了解,姚家山作为“武汉抗战第一村”,受到多家企业、高校等的欢迎,每年的总客流量有20万人次。如今错落有致、别具风格的青石街道,正是“红+绿”计划改建后的成果。队长陈甜诗雨表示:“这种沉浸式的实践体验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过去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也明白了旗帜引领的重要性。姚家山的蜕变是中原大地上千万所村庄的缩影。是姚家山村党委会的村干部们,跟着政府跟着党,高举脱贫改造的旗帜,教育村民,宣传政策,不辞辛劳,才换来了如今的‘抗战第一村’的风貌。今天的学习让我对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也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旗帜鲜明,敢干敢做!”
访学姚家山的红旅景点建设后,团队成员来到新四军第五师陈列馆,在陈列馆大厅重温入党誓词。
图为团队成员在新四军第五师陈列馆内重温入党誓词 通讯员 陈甜诗雨 摄
“修这所陈列馆的目的是,把抗战遗迹保护下来,让后人知道这段抗战历史。”陈列馆管理员对团队成员说。
如今,村里参加过抗战的老人绝大多数已去世,村子里知道这段历史的年轻人也在变少。管理员告诉宣讲团,陈列馆每年会培养一批讲解员。能讲故事的人不缺,但能把故事讲好的人却是姚家山一直在寻找与培养的。陈列馆的修缮,红旅街的建设,红色广场的宣传,都是他们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姚家山故事上做出的努力。
姚家山人的努力是有回报的。据村支书姚海军介绍,陈列馆建立以来,吸引了大批人员前来参观,平均每天接待访客一两百人,一年接待量达5万人。除了本地人的宣传建设,红色故事的传播也离不开有着先进意识的外来人士。
临走前,成员们有幸用相机捕捉到了一位老者蹒跚进村的背影。奶奶见证了姚家山的沧海桑田,见证了姚家山从脱贫到致富。得知宣讲团此行的目的后,她笑着指了指身后的青山:“不看我老人家,看看我们的村子,好看!”
图为姚家山村民姚奶奶与团队成员告别 通讯员 陈甜诗雨 摄
姚家山的抗战故事,共产党的奋进历程,中国的革命历史,仍在被无数实践、下乡的新青年挖掘、传颂着,被中原大地上每一位中华儿女聆听着。本次红色景区实地寻访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大家爱党、信党、跟党走的信念,激励团队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传承红色精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 陈甜诗雨 程圆 姚麟宣 )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