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金融开放 推进科技创新 第二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在沪开幕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2020年金融重点工作和中国银保监会《推动财产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相关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进一步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10月26日至28日,中国第二届全球再保险交易商年会——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在上海黄浦江畔正式举行,来自政府机关、市场机构、高等院校等288家机构的一千多名与会嘉宾,围绕“后疫情时代,如何共治风险、共创未来”的主题,共话再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首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的顺利召开,已初步建立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再保险会议交流机制。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新加坡国际再保险会议、蒙特卡洛再保险会议、德国巴登巴登再保险会议均未如期举行。作为本年度全球唯一召开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商年会,本届会议不仅备受海内外关注,更承载着全球再保险合作交流的众望,彰显了“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
本届会议由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中国再保险集团共同主办。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会议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举办,由全球保险专家咨询会、1个主论坛、5个专题分论坛、再保险交易商大会、保单文化寻迹展等部分组成,聚焦后疫情时代的业务商机和风险管理、健康险行业思考及实践等主题,展示再保险行业蕴含的发展潜力与创新活力,为进一步找准中国再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推动再保险发展和大型风险防范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主论坛上,保险区块链创新中心正式宣布成立。该中心是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多家行业机构共同成立,以开放、共享、创新为理念,从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制定标准三个方面入手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保险区块链跨机构、跨行业、跨地域的多场景技术创新与应用,打造全行业共建、共享、共赢的平台。中心参与方将以再保险区块链标准制定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应用,助力上海再保险中心和科技中心建设。
未来,各方将借助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这一载体,进一步完善国际再保险会议交流机制,通过全球再保险交易磋商洽谈促成业务交易,加强横向联系和对外交流,以业务流带动资金流和人才流,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推动我国再保险市场走向全球,在新形势下与世界一起构筑更为紧密的风险治理共同体。
以下是第二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嘉宾的演讲实录:
中国再保险集团总裁和春雷先生致欢迎辞
和春雷:尊敬的梁涛副主席、吴清副市长、翁祖亮书记、周延礼参事,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在上海市政府中国银保监会的全力支持下,在上海自贸区管委会陆家嘴管理局陆家嘴金融城理事会,上海保险交易所等各主办方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今天顺利开幕。作为会议联合主办方之一,我代表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同时也代表大会各主办方对波讯莅临参加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业界各位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的调整和变化,全球经济和保险市场受到严重的冲击,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再保险作为联系国内国际保险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如何在危机中遇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需要再保险业携手共进,加强谋划,主动作为。
作为第一个由中国内地发起召开的国际再保险年会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去年首次召开就得到了国内外再保险行业的广泛赞誉。今年受疫情影响,海外的再保险主要会议均未能如期召开。在上海市政府和中国银保监会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主办方的统筹协调下,本次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如期的成功召开,这将成为今年全球唯一现场召开的再保险合作各方的年度盛会,必然肩负着更加特殊和深远的影响。
本次大会以后疫情时代如何共治风险,共创未来为主题,希望凝聚行业、政府、社会各方力量,深化互利合作,推动再保险行业构建风险治理体系,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共同应对后疫情时代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相信本次会议定能为全球再保险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启新的征程。
在首届会议后,中再集团积极落实会议的主旨:
一是强化国际合作,在银保监会支持下,推动成立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并担任主席单位,加强我国再保险业改革开放及国际合作,加速融入全球保险价值链。
二是强化服务社会治理,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管机构的指导下,推动建立了IDI数字化平台,助力政府职能转型,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形成上海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三是强化技术输出,在银保监会的领导下,牵头修订新版重大疾病发生列表,为行业发展打造基础设施提供公共产品,支持直保公司推出近千款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的保险产品,履行国家再保险职责,落实六稳六保。
四是强化科技应用,在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中国地震巨灾模型2.0基础上,迭代开发了地震巨灾模型的3.0版本以及台风巨灾模型,为提升数字化巨灾风险管理能力贡献行业智慧。
今天在上海市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前三,基本建成直保之际非常高兴再次在陆家嘴与全球再保险行业的同仁相聚,共商后疫情时代风险共治,共同探讨在数字经济时代保险科技驱动下的再保险业的发展方向,共同为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建言献策。衷心希望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能够成为关注中国市场全球再保险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深化全球保险和再保险合作,推动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为推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代表大会各主办方再次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先生致辞
吴清:尊敬的梁涛副主席、周延礼副主席、祖亮书记、和春雷总,还有来自全球的保险业再保险业的各位专家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刚刚正如和总跟大家介绍的,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全球的四大再保险国际年会,新加坡、巴登巴登,蒙特卡罗和上海陆家嘴,这四大年会只有上海陆家嘴会议举行了线下的年会,而且听到主办的曾董说还是一座难求,有超过千人报名参加这个会议,也表明了大家对中国、对上海防疫的信心,也表明了大家对发展我国和国际的保险和再保险业务的信心。这也得到全球的保险业和再保险业的关注,在这里我谨代表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对今天参加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欢迎,也对保险业再保险业长期长期以来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所给予的支持和参与表示感谢!
上海再保险中心的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纵观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都拥有发达的保险、再保险市场。近年来上海主动改革,锐意创新,保险、再保险发展取得积极的成绩,保险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国家首个表现的要素市场上海保险交易所正式成立,并且顺利的发展。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的直保公司,再保公司,自保公司等等相继在的上海成立。到今年上半年上海有两家保险集团,42家保险法人机构,231家保险中介,7家再保险分公司,9家保险资管,形成了中外并存,中外种类齐全、功能丰富、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保险机构体系。
对外开放的程度也在逐步的提高,去年首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成功召开,已建立了我们国际再保险会议的交流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在国际再保险市场的影响力。目前上海已经有25家外资的保险机构,数量是全国第一。像包括劳合社、安联、安盛、美亚,东京、海上等等重要的国际保险机构在上海都设立了子公司或者分公司。国家首家外资保险法人机构信立再保在上海开业,保险市场创新持续活跃,保险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刚刚包括梁主席也跟大家介绍了科技再保险和再保险业的应用,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我们保险市场,保险行业包括再保险也做了一些相应的创新。包括上海率先推出了复工复产复市的疫情防护综合保险,推出临港新片区复工防疫的保险等。当前我们正在经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还在蔓延着新冠疫情,我们的这种大变局,大的危机当中特别需要保险和再保险,大变局大危机最大的问题和最大的问题是不确定性,保险和再保险恰恰给我们带来一些相对的确定性,再保险作为对保险业的保险尤为重要。
我们将继续推动上海再保险中心的建设,加速,我们将继续在银保监会等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的专业指导以及今天在座的包括在线的广大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参与下,进一步加强保险和再保险业的发展。进一步的扩大视野,拓宽范围,加强保险和再保险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再保险交易市场体系,支持在上海设立保险和再保险机构,完善再保险的产业链,提升再保险市场创新和承保能力,进一步优化再保险的营商环境,加强各类政策制度的保障,形成上海进一步的制度优势,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环境和司法仲裁的环境,不断提高国际金融中心配置全球再保险资源的能力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打造再保险的人才高地,完善上海再保险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全球再保险人才,支持国际化再保险专业人才的培训交流,形成上海再保险市场的智库优势。
我们这次会议聚焦后疫情时代,如何共治风险,共创未来,以优化再保险国内风险分散机制,推动国内国际风险治理的双循环相互促进,打造上海再保险交易生态作为主旨,应当说正当其时。对服务保险业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保险市场的定价能力,交易能力,资源配置的能力等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我们期待在座的全球保险业的专家们,结合自身的深度的思考,站在思想的前沿,分享个人深刻的洞见和智慧经验,共同扩大表现再保险在金融领域的作用,和支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包括今年适逢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进一步加大上海和浦东开发开放的力度,也希望大家能够建言献策,分享你们的宝贵经验和先进的思想。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上海保险交易所董事长曾于瑾先生致辞
曾于瑾:尊敬的翁书记、周主席,来自全球保险、再保险机构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值此第二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期间,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上海共建的保险区块链创新中心正式成立,这是银行保险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实践。金融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次金融产品,金融组织方式的变革都是由金融科技运用推动的,当前区块链、互联网等技术正在深刻改变金融商业模式和未来的金融业态,从保险业看,保险的大事法则和风险分散机制就是区块链的集体共识和信用机制。麦肯锡报告指出,除比特币外,保险业是所有场景中占比最高的一个行业之一,位居各行业第一,是区块链重要的应用场景,也是最有可能规模化应用的场景。
从金融交易所看,纽交所,新交所,沪深交易所等各种交易所都在纷纷投入区块链平台的研发,推动区块链技术有交易所业务深度融合,促进金融交易的创新。上海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保险区块链创新中心落地在浦东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对保险业改革创新的关心和支持,保险区块链创新中心将整合行业力量,从三个方面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建设。
第一,技术研发。建立行业内技术协同攻关机制,加快推进底层核心技术的突破。
第二,场景的应用。研究推出区块链在再保险、保险风控、中介交易、健康险等重点场景实现规模化的应用。
第三,制定行业标准的制定。联合行业以区块链再保险标准定为切入点,持续推动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
上海保交所自成立之初就提出了科技建所的方针,四年多来场内表现交易功能框架已基本建成,正在推进五一个工程建设:
一是横向便捷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等交易主体,形成交易链。
一是纵向对接政府、社会等重要的数据资源,推动表现机构由产业链各方实现数字化的对接,提升表现服务的效率。
一圈就是基于账户、清结算、反欺诈等配套功能打造场内保险交易的生态圈。
一平台就是建设表现资金运用和管理的表现资产登记交易平台。
一体两翼即打造以保交所为主体,以中保登子公司,中保科联公司为两翼的发展格局。
相信在行业机构和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完全可以在全球表现业发展史上开辟出一条以场外市场为主体,以场内交易为补充的多层次建设表现市场的新路径。
女士们,先生们,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相信在银保监会和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境内外保险、再保险以及保险产业链相关机构的积极参与下,保险区块链创新中心必将成为全行业共建共享共赢的平台,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谢谢大家!
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仁江先生演讲《后疫情时代的保险机遇和风险管理》
张仁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根据本次会议的主题,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后疫情时代保险机遇和风险管理”。大家都很清楚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国际经济及人员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和影响,对我们表现行业来讲也是一个大的巨灾,造成更大的一些风险。但是有风险就有机遇,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疫情造成的国际国内经济影响及对行业的一些损失分析。二是后疫情时代保险发展的机遇和风险的一些管理。
第一,疫情对财产保险市场的冲击和影响。
这次疫情无论是在人员上,在经济上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1、我们看对国际市场的一些影响。
从国际市场来看,在人员的损失方面应该说每天的变化都比较大,这里的数据是截止到10月13日,其实现在确诊病例已经接近了三千八百万,死亡人数已经接近了110万,目前新增病例比较多的国家应该集中在印度、美国、俄罗斯这样一些国家。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在短期内造成了国际经济的大衰退。到二季度以后,是在逐步的回升,在近期内在今年年底能够使整个经过达到企稳的状态。
疫情对国际保险市场的影响。疫情对今年国际国内保险市场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更主要的更大的特点是不但在承保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投资方面也受到了相应的一些打击。在承保端国际上的评级机构和咨询公司对保险公司进行了评估。当然各家的评估数据并不一致,但总体上来看,应该是在30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之间,这是保险的直接损失。这样一个损失也是近20年来保险业最严重的损失之一。
右边这张图,除了2005年的北美飓风损失达到1160亿美元,接下来的就是今年疫情的直接损失,这是预判出来的一些数据,1070亿美元。在投资方面,这是和以往的巨灾完全不同的,在投资方面也造成了保险业近千亿的投资损失,这样双重的损失叠加对保险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对全球再保险市场的影响。同样也是对再保行业一个双重的打击,整个再保人来看,今年业绩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左边这张图,是疫情损失及各个主要再保险人今年的综合成本率。这些都是市场上各家保险公司公布出来的数据。但是我还是没有把名字放上去。大家可以看几乎所有的再保人综合成本率都达到了100%以上,就是在二季度之前达到了100%以上。8月15日已经披露出来的疫情的总损失,再保人疫情总损失达到248亿美元。
右边这张图,是对再保投资收益率的一个影响。大家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再保人的投资收益都比去年的同期要有下降,蓝色的柱状是2019年的投资收益,红色是2020年的投资收益。
因为疫情的影响造成的再保险资本供给的预测。根据全球的预测,主要的再保险资本将下降8%,更有多家的再保险公司比评级已经被下调。我们看资本的下降主要是疫情方面的直接损失和受疫情影响所带来的投资损失。这两方面是再保险的资本供给下降了10%,当然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整体下来看会对资本的影响下降8%。
疫情带来的损失,主要损失在哪些险种上?哪些业务上?根据国际市场的一些情况我罗列了一些主要的险种,其中营业中断险是最主要的损失险种之一,在这方面保险人和再保险人都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都面临潜在的高额的赔付,当然现在的赔付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9月份英国最高法院已经对测试案做出了相应的判决,对保险和再保险人都不是很有利,更有利与保单持有人。这样后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对营业中断险的评估还要进一步的再深入的进行分析和评估。
活动取消险,体育赛事、音乐会、会议等取消,这样一些损失也给保险人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据劳合社预测,活动取消险损失占整个新冠疫情总损失的31%。所以营业中断和活动取消险是非常大直街的一些损失。
间接来看,疫情损失也影响到政治和信用风险。这方面的损失现在还没有完全暴露,今后的暴露会更加多。正是因为带来了一些高的风险,所以国际保险盒再保险人将政治风险的费率最高线已经达到20%,信用风险的费率上涨了20-40%。
此外在责任险、水险、航空险、网络险、能源险等方面都因为疫情的影响造成了保险人的比较大的损失。因为时间的关系就不一一分享。对国际上的影响来看,疫情的影响对保险人和再保人确实影响是非常大,综合看起来就是巨大损失。
2、疫情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因为中国在整个疫情防控过程当中还是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在整个疫情防控过程当中,还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和成果。但是对宏观经济上的影响仍然还是比较大。现在看经济也是先降后升,逐步的在复苏。从一季度来看,整个经济下降了6.8%,但是到二季度经济恢复已经增长到3.2%。总体来看,上半年的综合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增长了0.7%。按照市行的预测,到年底可能中国的经济增长会达到1.9%。这也是国际主要国家唯一增长的一个国家。大部分的国家今年整体的经济都是下滑的。
中国经济无论是在跟我们密切相关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工业增加值、货物进出口等方面都在逐步的恢复,下滑率都在收窄。
疫情对国内保险市场的影响。对国内最大的影响是保费的增速是逐步在放缓的。整个财险行业的增速近几年首次低于10%。1-8月份增长8.4%,也是近几年来增速最低的一个年份。
对财产保险承保效益的一些影响。今年比较特殊的年份影响也是原来大家没有看到过的,一方面是车险的承保利润在激增,而非车险业务受到了巨灾信用保障险的影响出现了巨额亏损。
左边这张图,今年到二季度整个行业的利润达到了52.8亿,比去年同期高出近10个亿,综合成本率下降了0.1个点。整体的盈利结构,车险贡献的利润在上半年达到150亿,为车险亏损了97.7个亿,亏损在97.7个亿,其中信用保证险承保的亏损达到95.4亿。总体来看非车险除了信用险外,在整个来看仍有小幅度亏损,但是车险因为受巨灾影响差不多整个一个季度车辆动的比较少,所以发生的事故比较低,给保险业带来比较好的利润。
综合影响来看,对保险市场的综合影响,从直接的损失来看,可以说是忽略不计。整体对前五个月统计下来,真正实现的赔付财产险行业只有1.48亿,这样一个疫情的直接损失,专属的赔付并不是很高,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关联的今后的影响将会比较大,现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特别是间接方面的影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对其他险种的间接影响会更大一些。
另外一方面,在损失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但是保费在前面讲到的是有所下滑的,整体看是有所下滑。但是在真正到了2季度或者3月份以后,由于整个行业支持复工复产,支持抗疫,开发了很多新的产品,在这些方面一方面支持全社会的抗疫,另外一方面使整个行业的保费有所增加。
前面就是我对疫情,对国际和国内经济的一些影响,还有对行业损失的一个分析。我们看到有大的损失就一定会后期的一些发展机会,特别是我们看国际保险市场的损失更加大,而国内的损失比较小。我们在庆幸之余,还要深入的思考,说明我们国内在防范疫情或者防范巨灾这方面,业务拓展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宽度是远远不够的,和国际市场相比我们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分享后疫情时代的保险机遇和风险管理。
1、后疫情时代的保险机遇。
因为疫情的影响,给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和我们个人都带来了很大的一些影响。这样的影响会催生整个社会对保险的一个新需求。
从国家大的政策上来看,一方面是大的国际环境,另外一个因为疫情的影响,加速了国家在宏观政策方面的一些变化。最主要的是以国家双循环战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策略”。另外一方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和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这样一些大的宏观经济政策,涉及到具体点就是要加快新型基础的建设,这是国家对新型基础加大投入,另外要提高产业链的供应和稳定。再就是持续扩大国内需求,以新型城镇带动投资和消费的需求。这样一些新的政策的变化和需求一定会带来新的保险需求。
前面讲到国内在对疫情整体的防控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保障的一些缺口,所以也需要这样的一些风险保障也向我们整个保险行业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是突发公共卫生实践的保障,二是疫苗责任风险的保障,三是健康风险的保障,四是国际社会上损失最大的盈利中断风险的保障,活动风险的保障以及网络安全的保障,都给我们保险业提出了新的需求。这是疫情催生的一些新需求,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的机遇。
新的需求必然会催生新的产品。保险业针对社会的不同需求,要开发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新产品。
在政府端,就是在G端需要我们做深度的定制。复工复产这样一些项目,我们各家保险公司都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开发出了许多适合政府要求的一些新产品。今后在社会的服务领域,包括城市定制的惠民方面的保险,我们都可以开发出相应的适合政府需求的保险产品。
在B端企业的一些需求。中小企业更需要一系列综合性的保险产品的提供。大型的企业也需要一些对巨灾方面的专属的保险产品。同时需要传统风险和新型风险结合起来的一些保险产品。
从个人这方面,就是对C端来讲,这种需求主要是在健康险、意外险,包括后期受影响的家庭成员的健康险。
我们说前面的新的需求,无论是政府、企业和个人都会催生我们提供一些新的产品。当然这样的一些新的产品的提供也会使我们带来新的一些发展机遇。
新的产品会催生一些新的渠道,我们借助一些新的渠道来发展整个保险行业。一方面是互联网,在近些年来整个保险行业都带做数据化的转型,也在充分的应用保险科技在实现更好的发展。但是疫情更加的催生了我们产品无论是销售还是定价,包括风险的管理都需要借助互联网行业组织,包括一些第三方机构这样的一些渠道来共同做好我们的整个市场。
疫情催生了我们新的工作模式或者新的商业模式:
最明显的就是线上化。在疫情期间凡是线上化,数字化的转型和线上化做的好的公司受的影响都比较小,甚至有一些公司在疫情期间,整个的业务销售还取得了很大的增长。但是线上化做的比较差的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今后按照银保监会财产险三年的规划的要求,到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领域的线上化率要达到80%以上。其实这次疫情催生了我们整个保险的线上化的加速进程。
数据化,通过数据信息的获得,特别是我们整个行业的数据,还有灾害的数据以及标的的数据可以让我们通过这些数据的汇聚,通过大数据来对我们今后的盈利模式、定价的水平以及相应风险管理来开展好更好的经营工作。
智能化,通过表现科技来得加速我们的发展,提高我们整个运营效率。这就是新的模式的一些变化。受疫情影响催生了新的需求和新的产品和新的模式。这些应该会给我们整个保险行业带来一些新的发展机遇,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抓住这样一个机遇来做好我们相应的一些发展工作。
2、后疫情时代的风险管理。从几个方面来讲:
一是保险自身风险的一些管理。在疫情发生之后,无论是国内国际的公司都对疫情责任,大部分的都是采取了除外责任加入到条款。但是今后如果我们想做这些方面的业务发展,光把这个责任排除还是不足。为的防范相应的风险,我们可以做一些限额的管理,特别应该对像疫情这样的一些巨灾损失专门提供一些风险保障,就是提供一些专属的产品,这样会对整个风险的控制带来更好的好处。
二是疫情的整个损失包括其他灾害方面的损失,这种损失还是非常大的,今后我们除了做好自身的风险,在条款设计上的一些风险防控之外,还可以利用再保、共保体等风险分散的工具。这样一些风险我们也一定要基于风险可控,能够合理定价的这样一些风险来开展相应的一些业务。
三是尤其是在国内,在整个疫情发展过程当中,主要的一些损失国家、政府都已经承担了。今后在巨灾方面的政府仍然是来做一些相应的兜底。因为就我们整个行业来讲,它可能还有更多的承担不了的风险。像疫情带来的巨大风险也不是完全能够通过行业来能解决的,所以政府的支持还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后疫情时代的整个保险业发展的机遇和风险的管理。简要的总结一下,就是疫情在国际上造成的损失巨大,但我们国内损失相对的较少,但说明我们的业务发展和拓展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够,我们行业应该根据社会的新的需求,我们开发出新的产品,要抓住发展机遇,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使我们的整个经营工作越来越好。
谢谢大家!
太平再保险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姜宜道先生演讲《理性对待市场变化 共同迎接时代挑战》
姜宜道:尊敬的增董事长、和总裁,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再保险业的同仁,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受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委托代表集团向陆家嘴国际再保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很高兴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能在今年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得以继续举行。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冠肺炎疫情给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中国正在逐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宏观环境的巨大改变以及境内市场的诸多变化都在推动再保险市场进行艰难的转型。身处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太平再保险愿与广大客户和朋友,共同迎接这一新的挑战。
下面我就代表中国太平集团和太平再保险与广大来宾分享一些想法。
2020年市场上最大的黑天鹅肯定是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对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冲击,造成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也许这个衰退现在仅仅是序幕。国际金融市场在2020年2月至3月间急剧下跌1/3,现在有所反弹。疫情的影响多家上市的再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以及投资汇报都受到严重的影响,给市场带来了高度的不确定性。目前欧美地区仍然相关的索赔诉讼在积累,最终的损失,刚刚在仁江总的报告当中提到,可能是千亿美元以上。各地因防疫的隔离和闭关措施,导致经济活动的萎缩,保费收入也将大受影响。此外,因为资源的排挤效应使客户的风险管理资源减少,也导致了风险的增加。客户财务状况不佳,造成保费延迟甚至出现了道德风险的增加,当然疫情所带来的不都是负面的影响,对个别的车险尤其是境内的车险,出行相对减少,另外对车险的管理加速,我印象当中这20、30年看到国内车险出现了一个最大的盈利。
2017年全球再保险市场总的资本量首次突破六千亿美元,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另类资产受抵押再保险需求减弱的影响,2018年触顶回落,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投资减持的影响,跌回五千亿美元以下,2020年再保行业资本运作频繁,多家机构通过发行刺激债或增发新股的方式募集资金,主要的目的是改善偿付能力,扩大承保能力,一边在费率上涨的周期能够推动业务规模提升。总体来看,目前全球再保市场整体承保能力依然充足,但是分转市场受另类资本下降的影响和其他巨灾频率上升,再保险人对于承接业务将普遍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
提及费率上涨周期,可以对市场费率状况进行简单的回顾。2011年泰国水灾后,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费率迅速谈,承保利润连续数年连续高位,但是盈利复苏也推动了竞争的重现。这一轮周期,从2011年持续到2014年。
2014年开始费率逐年下滑,减价周期到现在同样持续了四年。
2017年连续的三场飓风,哈维、艾尔玛、玛丽亚袭击北美,同时还有两个袭击广东的飓风,一个是2017年的天鸽,2018年的山竹,再次导致全行业的亏损,成为费率反弹的导火索。自此之后,再保险市场已经到现在连续两年价格持续回暖,并且涨幅还在增加。
但是即使在这种环境下,回多到仁江总分析,大家看到在今年整个市场所有的承保人几乎承保利润都呈现一个巨大的压力,因为成本承保的满区的损失率都在100%以上。
2019年产险再保险市场综合成本率是103%,今年依然持续。巨灾频发导致整个行业连续三年承保亏损,今年更难例外。同时,2019年承保结果出现了分化,由于巨灾集中于日本百慕大公司,百慕大再保人基本都已经恢复了盈利。亚洲保险机构处在微亏的状态,劳合社和欧洲的主要全球性再保公司业绩持续受压,仍然亏损。劳合社作为全球再保市场中心,上半年的前六个月的业绩也持续亏损。但是区域性公司在本轮下行周期中承保业绩相对理性,例如巴西再,台湾的中央再,非洲再主要因为这些公司的再保业务在地区占比比较高,占到8成以上,当地具有垄断的优势,综合成本率居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他们有能力,因为他们巨灾和国际业务占比比较低,消化了巨灾的影响。
尽管承保出现了亏损,但2019年市场净利润同比改善,我们再保险行业市场整体的ROE水平回升到8.7%,略高于8.1%的历史均值。再保险市场盈利反弹主要受益于投资端表现理想,消化了产险承保亏损扩大的负面影响。2019年市场的投资收益率5.1%,取得了2017年以来最佳的结果,其中投资的净收益变化不大。2019年股债两望,实施ROF、ROS9的欧美公司按公民价值入账(音),对他们的资本利得有明显的改善。
损失情况看,截止到目前2020年再保市场暂未发生巨大的自然灾害,当然后面还有两个月,连续三年亏损后出现盈利的曙光。但是新冠肺炎对海外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是对内地市场目前来看冲击比较小。预计对产险行业全球来讲一定会超过前几年所发生的飓风的损失的总和。尤其是来自欧美市场的损失更迫使多家公司收回改变了今年年终发布的盈利预测,不得不大幅度提高准备金。2020年上半年报险,大部分的公司上半年出现了亏损。
目前欧美的疫情进入第二波的高发期,根据最新的世卫组织美国政府的取向第二波的爆发肯定明显超过第一波对欧美的影响。而且欧美有可能会进入一个全民免疫。这种情况的出现为我们内地,今天这个会议的召开和我们内地抗疫所取得的成绩其实毫无疑问,我在过去的7、8个月里已经检测了10次,隔离两三次,走一次检测一次,走一次隔离一次,这个换来国内会议的现场召开和国内的抗疫的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明年后年,我们国内面临一个巨大挑战。一旦欧美市场在今年的秋季和冬季被迫进入全民免疫,中国目前防疫的状况能够持续多久,将对我们整个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
回到保险市场,2019年在再保行业的保费增速开始回升,全球来看贝氏前50大再保公司中,20家机构增幅达到两位数,仅全球前50大再保公司,仅6家公司规模下滑,合计市场份额占70%的前十大公司全部实现正增长。最近三年的加速发展,保费累计上升了34%,接近之前十年的增幅,这主要是因为两点原因:
一是刚刚提到的巨灾频发,推动产险费率持续反弹。产险再保险普遍受益。
二是再保险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周期的底部,产业资本通过购并加快外延式增长,保费趋向大公司集中。不过对近年来说,尽管全球产险业主要市场及各条线都在走硬,承保条件也都在改善,但是由于直接客户续保的保额和营业额普遍下降。整体保费质量可能不会高于2019年。
太平再保险2019年整体保费增长17%,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从2013年起,我们公司连续七年跑赢同业,在贝氏排名中目前排在第27位。尽管盈利艰难,但是2019年至今再保险市场评级结果是稳中向好,贝氏前50大公司继续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特点,发行人评级达到A已成为参与国际再保险市场的一个基本门槛。前50大公司中仅有5家机构没有达标,没有达到A,与2017年相比,两个A的公司占比增加,主要是因为巨灾对头部公司影响有限,三家大的欧洲再保公司评级都获上条,亚洲再保险公司的评级结果相对较低,进入贝氏前50大排名的八家机构中,只有一家达到了A+,其余四家机构均为A,两家为A-。
面对国际市场的巨大变化,我们建议国内保险市场,国内国外有比较大的差异,国内保险市场确实要做好应对后疫情的这种准备。在国际市场条件收紧和国际市场持续作用下,国际再保人对国内市场的发展预期和高参与度正带发生变化。有一些承保人已经逐步离开了中国市场,尤其对于持续不盈利,没有改善的一些险种和预期退出比较明显。因此,预计明年国内再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会有一定的收紧趋势,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一些外国再保险人的评级估计在年底或者明年年初会被下调,其中某些再保险人在国内市场中有广泛的业务参与,对市场造成,他们的评级的调整一定会对国内的市场造成一定的震动。反过来要求我们境内的分出公司要更加高度的重视对再保人的评级和信用度的选择,尤其是离岸再保人的咨询资格,防范与未然,避免再次出现,前些年出现的境外再保人出现的倒闭清算带来不良的影响。
虽然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开始逐步的复苏,国内市场随着国际国内密切的联动以及受直保市场费率持续下滑受压的影响,我们观察主要传统险种的费率下降比例将从个位数到双位数不等。加之近年来巨灾的频发,2012年至今国内每年至少发生一起超强的台风影响,由此导致整个财险直保盈利在盈亏平衡线边缘上下,应该说是在艰难的生存着。尤其对于不具备规模的优势的中小保险公司承保盈利更加艰难。与此同时国内再保险业全力支持直保行业的发展,在海立案(音),天津大爆炸等各种超强台风中承担了多数的赔款和风险,并因费率连续下滑和再保条件不断恶化而导致国内再保险人持续数年的承保亏损,承受巨大的经营压力。
再保险作为保险行业的重要管理手段,为保险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稳压器和减压阀的作用。除大力支持直保行业发展之外,再保需要积累和资本的有效支持,资本对再保险的要求也比较高,也需要正向的回报。因此相应的风险管理成本是再保险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国内再保险业持续亏损的现状显然与整个行业在国十条所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因此,随着国内市场的变化和国内再保市场也有能力做出改变,建议我们身处行业中的合作伙伴,和保险业的从业者理性的对待以专业的评估为自身的再保险寻求理想的交易对手和条件,改善国内市场的承保条件。
回顾20多年来中国再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国内再保险公司作为尤其是我们的领头大哥——中再集团,作为再保险业的主力军与国内所有的直保公司,我们多年保持金诚合作,大家互相牵手,一路坎坷前行。我们相信在中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直保和再保公司应该共同携手合作,攻坚克难,迎接新时代的变革的到来。我们所有的从业者应该共同牵手,按照国家的要求把我们保险行业从目前的保险大国能够迈向真正的保险强国,我们共同努力做出我们行业应有的贡献。
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人保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青先生演讲《三重约束下再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张青: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再保险和直保的同仁大家上午好!
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再保行业的国际交流,前面位领导讲到无论是蒙特卡罗也好,还是美国的PCI,还是德国的巴登巴登,还是新加坡的SRC都相继取消停办了。得益于中国政府积极抗击疫情取得的成果,我们今天才能相聚黄埔江畔,共同研讨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中国人保再保险是中国人保集团旗下全资再保子公司,我们是第一次参加陆家嘴再保险会议,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因为加快中国再保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加快建设上海再保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走向全球,是我们在座每一位同仁的追求,也是人保再的责任。
刚刚前面两位嘉宾从宏观的层面给大家介绍了后疫情时代的一些看法,而且数据非常翔实。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我们直保的客户和同仁,接下来我从实操层面,怎么做好再保服务,怎么践行高质量发展,从监管和市场以及资本的三重约束下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目前再保行业在监管行业和资本环节上发生重大的变化,前面两位嘉宾领导已经分享了很多专业数据。
1、从监管约束看,强监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两年来银保监会就风险计量的规则,行业监管政策进行了多项的改革,以强监管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在风险计量规则方面,以风险导向,问题风向,偿二代二期也即将实施,新规则填补了原有制度空白,修正了个别风险因子,扩大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权重,更加真实的反映真实的水平。在保障行业健康稳健发展的同时,也对我们直保公司包括再保公司偿付能力带来了数十个百分点的影响,有的公司会更大一些。对改善偿付能力的压力和需求都会提升。
在行业监管政策方面,监管部门实施车险综合改革,下发文件规范健康保险,规范农险业务经营条件等等,推动行业从重视规模向重质量转变。以车险综合改革为例,监管采取的措施推进商车费改进入深水区,化解高手续费、粗放经营、无序竞争的问题。在规范行业环境的同时,也使直保公司面临的保险风险持续增加,客观上加大对分保的需求。我们认为在强监管环境系,风险管理的要求将促进再保险的提升,中国再保险市场的蛋糕会越来越大。
2、从市场约束看,后疫情时期具有更广阔发展的空间。其实刚刚大家看到很多的数据,其实疫情以后对保险的需求是在增加的。一方面商业保险的巨灾保障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今年我们遭遇了新冠疫情,也有南方的洪涝灾害,政府在灾害救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商业保险在抵御巨灾的作用上比较有限。到新冠疫情目前专属理赔就几十万件,累计赔付就几个亿,不到10亿。洪涝灾害其实今年的赔付也不到30亿,目前从巨灾角度来讲。
作为再保人来讲,偶然对摊赔损失可控感受到庆幸和欣慰,反映商业保险的覆盖率、渗透率比较低。在巨灾风险保障上仍有很大的空间。另外一方面新疫情下,尤其后疫情时代,再保险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更大有可为。在经济去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受祖,金融市场动荡的环境下,经济运行风险持续增加。再保险具有天然的国际属性,应该在打通双循环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看,大家知道有一段时间停办了保险,但是即使在1959年停办保险的时代,再保险应该是一直是保持的,是我们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纽带。
在新格局下,进一步或者更深刻的帮助内循环和外循环构筑良性互动模式,实现国内风险有效的全球分散,我想再保险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中国再保行业也要有能力进一步的保障中资的海外利益,服务国家整体战略。在发展格局下,再保险行业要积极寻找打通循环独点,服务双循环新格局的市场机会。
3、从资本约束看,再保险传统的盈利天花板促使行业转型,寻找我们的新盈利点。资本约束是再保行业永恒的主题,刚刚两位谈到了健康高质量的发展,资本的健康也是必须的。从未来发展看,我们目前的国内再保市场从保费驱动角度上讲,盈利天花板还是很现实的。
从承保端看,我们进来是以比例合约为主的传统财险的在华业务,包括寿险综合成本率长期维持在100%左右或者100%以上,承保不盈利。
投资端来看,市场利率下行其实是大概率事件,9月份我们的利率中枢有所反弹,我个人观点从目前的全球来看,利率中资下行或者低位运行是大概率事件。我们想在这种情况,保险资金应用永远是我们重要的一环,但是从商业模式上讲,再保公司必须在承保端改善条件,承保盈利成为刚性的要求,对直保公司也是一样。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在三重约束下,再保险行业孕育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双循环信发展格局下,具有天然属性的再保行业更应该在促进循环,打通独点,服务实体经济中进一步发挥作用。传统上讲再保险是To B的行业,是法人业务,我想在传统业务模式基础上,挖掘三重约束下的机遇,另外“五个To”To C、To G、To T、To P、To R,行业合作方面都应该寻找新的盈利突破点,以共治风险,共创未来,推进再保险行业转型发展之路。
一是To C方面,要提升市场的敏锐性主动融入市场发展。再保险是保险的保险,我们最终的服务对象仍然是实体经济中的个人和企业。后疫情时代直保公司对保险需求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传统的再保服务不能满足日常增长的保险保障需求,需要再保险公司从后台走向前端,在To B的基础上延伸到To C,利用再保险的数据优势、经验优势,在洞察实体经济保险需求,创新开发电子化产品有效拓展可保业务边界,与直保公司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治风险,共创未来。
二是在的参与社会公共治理,防范化解巨灾风险。针对保险参与社会公共治理不足的现状,应发挥再保险公司风险识别、风险定价、风险转移的优势,大力拓展To G政府业务,支持政府通过政府采购,将社会公共治理职能通过保险,再保险机制加以解决。在财政支出不增加的前提下,通过保险、再保险的双重下应下扩大资金使用效能,服务政府化解公共制约的难题。将巨灾保险在巨灾风险纳入保险和再保险的管理架构,探索基于此数参数化巨灾解决方案。深度服务政府公共治理,共治风险,共治未来。
三是服务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技术的研发。高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保险机制在支持科技创新开发,拓展新兴领域的方面发挥重要的正向激励作用。注入新片开发,航天科技信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起到报价启航的经济补偿作用,针对高科技的高保额,直保公司的承保离不开再保的支持,再保公司尤其是国内行业同仁要积极参与到高科技的研发中,利用科技赋能提升行业自身的经营效率,与高科技技术研发共治风险,共创未来。
四是保障重大项目促进实体的增长。再保险机制在支持保险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国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自有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务的装备产品取得进一步的推进。从实践看,再保险公司与直保公司密切合作,共担风险推动首台套等大型项目保险的落地与快速发展,有效支持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和升级,与中国制造共治风险,共创未来。
五是强化合作共赢,共同做大做强中国再保险业。To R,我们共同的努力。行业起源看,再保险是源于共同保险,单一保险人无法独立承担的情况下,建立风险池来分散风险,形成专门的再保险行业。再保险行业具有天然的合作共赢的特征,某种程度上跟我们直保排他性还是有不同的。从风险共担看,随着巨灾实践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逐年上升,需要再保险人同心协力,共担风险。我们看到各家直保公司都有经验,重大损失方面再保摊损率非常高,以天津爆炸事件为例,再保险人向直保公司它付的赔款占到赔付责任的8成以上。赔付规模超过百亿。这是得以在再保险机制在保障直保公司稳健经营的同时,保险公司共担风险,共度难关。
可持续发展看,再保险在整个保险产业链的功能其实重在发挥风险定价和风险选择的机制作用。无论我们现在怎么变,世界日新月异,科技一日千里,在变和不变中,风险管理永远是我们的行业不变的主题。从这个角度上讲,再保人更应该高度重视风险,严守风口敞口底线和核保纪律,核保纪律也是我们行业永恒的主题,因为我们是金融服务业不是制造业,我们的产品是双向定价的。再保人也应当共同合作,对风险进行准确定价,引导保险人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共同促进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前面两位老总谈到,我们怎么和直保公司一起做好风险识别。今天下午人保再也有一个校论坛,从疫情对承保的挑战以及偿二代二期的影响,健康险的创新几个方面为大家进一步详细探讨,欢迎大家参加。
当前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更加需要再保公司之间的加强合作,共同治理风险,共创美好未来。只有强化可持续的风险管理的理念,再保险中心建设的目标才能有可能实现。再保险中心一定是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中国作为全球保险市场的最大增长来源,未来十年都是新兴市场中对全球保险市场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再保险市场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在保险公司再保公司共同努力下,携手共进,合作共赢,一定能共同发展好中国再保市场,打造国际再保险市场未来的希望之光。
谢谢大家!
慕尼黑再保险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常青先生演讲《穿越疫情迷雾,重观再保未来》
常青:大家上午好!午饭之前最后一个演讲一般是比较有挑战的,我希望我简短一点,不要耽误大家吃饭。我今天早上在想,我是午饭之前最后一个讲演,我要回顾一下去年同样的一个讲台,当时我来讲的一个话题是叫做“再保险的中国逻辑”。那个时候主要讲了几点,再保险整个行业对我们保险业,包括整个实体经济是怎么样做的一个支持。同时,我提了一点再创新方面我们的一些想法,甚至对健康险做的一些评论。但是我觉得在去年那个时候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是“疫情”。显然今天我们的一切话题都从疫情开始。
今天我的题目叫做“穿越疫情的迷雾,重现代保未来”。因为疫情对我们来讲当然是非常大的事情,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把它放到非常长的一个时间段或者时间点,它还是是一个短期的。在这个上面,我们要做一个平衡,就是我们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风险,当然疫情是一个。但显然它不一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我提这么一点供大家来思考。
今天分为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如果大家觉得谈的对,那是慕再的观点,如果错就是我个人的观点。三个部分谈一下所谓怎么样应对性的风险。二是就目前中短期再保市场趋势性的变化和大家做一个沟通。有关中短期的趋势变化,前面三位老总都谈到了,我从我的角度给大家谈谈我的看法。最后目前任何一次保险再保险的论坛、会议,好像如果不谈点数字化转型都不好意思在台上站着,所以最后一部分我还是稍微谈一点有关再保险业怎么样助力直保公司,助力整个行业进行这样一个数字化的转型。
最近几天大家看到外滩论坛的讲演,我还谈系统性吗?我还是认为我们现在的确还是面临着一些系统性的风险。我们来看疫情,站在我们的角度讲疫情肯定是一个相对系统性的风险,同时还要观察到还有两个同样具备一定性的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1、大家从疫情的角度看解决损失,整个全球的经济损失从最新的预测来讲,它是到达了美元的123trillion的水平,一会分享保险业的数据,如果看保险业的损失和经济损失来讲,实际上依然还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缺口。
2、看疫情作为系统性风险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包括网络安全的风险。它上升到相当系统性的一个范畴。
3、在目前很大程度上,由于疫情可能是被忽视了,这种忽视一方面是最新的一些疫情,各个政府,各个机构都在关注这个事情。当然目前在我们的国际环境下存在一定的逆全球化的情况,所以把气候变化,大家最起码感觉到今年最近的一段时间谈这个不多。但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讲,对于保险业甚至是包括我们的整个超出保险业,不管是我们的整体经济还是对于全球的发展来讲,气候变化依然在未来,如果没有把它进行一个很好的治理,它会变成最大的一个系统性的风险。
下面就三个系统性风险对保险业的影响做一些介绍。
1、疫情。
如果大家看疫情,最开始听仁江总讲的时候,我在想别我们两个人的数字不太一致,这就不好了。实际上我很高兴的发现,我们的数字很一致,我们事先并没有对PPT。中间这一块,620亿,实际上是一个所谓中位数居中的估计。从整个保险,特别是非寿险这边整体的损失空间是在美元三百亿到一千亿的空间。620亿差不多是居中的数字。但整个的损失情况还在发展中。大家会看到各家公司在未来,特别是几家保险再保险公司,欧洲的,在未来三季度报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新的数字出来。整个疫情的情况还是在发展当中。仁江总也介绍,最近几年我们都可以观察到,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市场,整个疫情情况是有一个二次爆发甚至是劣化的进展,这个也是要引起大家很大的关注。在未来几个季度,到底整个市场的情况怎么样,各家保险再保险公司整体经营怎么样,包括姜总谈到的评级情况的变化,这都是需要大家进行关注的。
现在目前来讲疫情可保的范围再重复一下,只强调一点,刚刚仁江总谈到营业中断,实际疫情发展到现在,如果在美国的市场所谓的非物质损失相关的营业中断保险,如果是保了,换句话是在保障范围内的话,这个对整个保险业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可能是再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黑天鹅的事件。好在在目前的情况下,美国的这种非物质损失相关的BI是没有在保障范围内。
我们这边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并不是慕再的,而是引用美国的财产险和美国的协会引用的一句话,如果在美国非物质损失所导致的营业中断保险,如果在可保范围内那么整个美国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将在弱干周内消失殆尽。如果是这样一个情况,对再保公司而言将是什么样的损失的状况?在营业中断险上,特别是非物质损失相关问题上怎么样承保?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承保?疫情的这样一个风险,传染病的风险可不可保,对整个业界来讲是需要反思的问题。如果问我个人的观点,我依然觉得传染病的风险,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不是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完全承保的风险。
当然寿险和健康险的损失现在还在评估当中,相对非寿险的行业,寿险健康险的损失会小一些,具体的数字我还手里没有,整个发展还需要一定的的时间,我们再做一个判断。
2、网络安全。
下面分享的是疫情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把网络安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了。大家在疫情期间,最起码我们在春节之后一两个月里,大家都呆在家里,我们用的居家办公的方式,包括日常的消费更多的是依靠线上化。这样的情况下,网络安全的风险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在我们的个人方面,还有中小企业方面,整个的网络安全的影响是会是一个持续性的。
前几天我们在看外滩高峰论坛的时候,马云先生有一个演讲,系统性风险或者非系统性风险,那是刷屏的东西,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一句,我们的整个高科技公司在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它带来很多非常积极的影响。同时,它也带来了风险,这样一个风险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保险和再保险的方式来化解。我们看外滩论坛马云先生演讲的同时,我建议大家看一看财政部副部长邹佳宜(音)女士的讲演,这两个演讲稿对在一起看,对我谈到网络安全的问题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3、气候变化。
在疫情的大的背景情况下,可能有一个再未来对我们的整个全球未来发展,包括保险业再保险业发展最大影响的一个相对可能会成为一个系统性风险的,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在今年谈的少了。但是作为慕再我们还是想在这样一个场合强调一下。实际上对我们整个保险业,气候变化的影响,在过去十年二十年,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还是我们要面临的最大的风险。这样一个风险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这样一个解决方案肯定是需要一个全球协同化的。大家都在讲一句话,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抱着我们的希望,我们希望目前逆全球化的趋势能够得到遏制,我们还是需要对这样一种系统性气候变化的风险有一个全球化的协同的解决方案。
在我们的国家,从总书记到全体的社会的同仁,我们都在讲一句话“绿色经济”。这个过程中,保险和再保险业还是能做更多的事情,作为慕再来讲一直希望在我们国内推进跟绿色保险相关的保险和再保险的解决方案,这个还是要靠很多的技术来做一个推动。在今天这个场合,我们利用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再谈疫情,再谈后疫情的变化,还是要强调我们不能忽视整个气候变化,未来会对我们的行业所带来的风险。
如果在这方面做一个简单的小节,在疫情方面我们认为还是需要对未来的传染病的风险,可能需要从政府的层面有一个顶层设计。换句话说,我们希望用一定的R(英)的方式来解决疫情的风险。我们不认为保险业或者再保险业纯商业化的就能够解决像整个传染病疫情这样的一种风险。这是我们的观点。
从网络风险的变化来讲,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方案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对网络安全这一块,明天早上我们慕再组织的论坛里我们同事会做更加专业化、细化的一些介绍,如果在座有时间能够一起来做一个探讨。
从保险解决方案的角度来讲,我们肯定希望为整个气候变化,为整个行业做一些事情。
在今天做演讲之前,在前面跟一些直保公司,再保公司的同事交流的只有,他们都在讲你今天还是讲讲续转吧,我其实很忐忑。演讲讲内容最容易打脸的是中短期的事情,我们大家讲长期,讲趋势,所谓的一句著名的话,长期的话我们都死了,没有人知道长期真正会是什么样子。但是短期我们面临的马上是从这个月开始一直到年底,到明年年初的情况。仁江总讲的少一点,姜宜道总和张青总讲的多一点,我站在巨人肩膀上再说几句。
站在现在看未来中短期再保险市场在中国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况。大家都在讲疫情,说疫情可能会使整个再保市场变硬,所以对我们未来今年的续转客户会有很大的挑战,这是对的。但是要把这个稍微面拓宽一点,我个人有一个观点,在目前中国市场如果承保能力不够的话,这是一个伪命题。
如果我们现在在国内市场投放的承保能力相对于自己公司的同仁们在,澳大利亚或者日本,这是巨灾非常集中的市场,跟他们相对而言,这种绝对的承保能力还是有察觉的。如果需要慕再肯定可以在这个市场投入更大的承保能力。但是,它的风险对价到底应该是什么样。这个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第二,如果我们看中短期再保的变化,疫情当然是一方面。但是可能一个更持续性的东西,实际上是由疫情导致的整体的保险再保险公司资产端的低利率的持续。这样一个持续可能影响远远超过疫情的损失本身。
如果我再谈两点中国市场更现实或者是我们的更多的特异性的因素:
1、今年车险费改。毋庸置疑再在有很多慕再专家,大家知道目前我们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慕再市场车险的一些分出和非车险的一些分出实际上是有一个内平衡的作用。很多大的直保公司得分出,包括中小直保公司得分出都存在这样一个情况。今年如果车险非该带来了整体保费差不多要20%以上的降低,造成的损失率可能有20%以上的增加。这样的情况下,整体平衡怎么能够达成?这个是我们面临的另外一个很大的挑战。
2、偿付能力准则框架2,C-RoSS2,如果明年实施,对再保业怎么做更好的资本替代?这可能是在今年市场的续转的时候,站在我的角度至少是和疫情所相关市场转硬,要平衡期来看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还是的是立足于自己,怎么样在我们这个市场,把我们这个市场的疫情做好。最起码我想用一个词,不要躲在全球市场变硬后面,我们市场有我们特殊的情况。
讲五分钟广告时间。我们现在在慕再在创新方面做些什么东西。
去年的时候我跟大家做了一个沟通,我们是在国内设立了一家咨询公司。我经常跟我的同事讲,我个人做了23年、24年的再保险,已经不是一个创新的人。但是我希望我能够支持创新,我们在国内成立的咨询公司,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把我们慕再总公司的创新方面的研讨和目前国内的在整个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各家公司好的经验,包括我们在为直保公司在考虑一些产品的创新,包括从数据分析等等方面。明天讲演我们的李子佳先生是我们思韬咨询的总裁,不知道他今天在没有在。明天大家可以找他。慕再一般人体型都不错,就我们俩体型差一些,大家容易记住。如果明天有问题可以跟他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我就不多占用大家的时间了。
这是明天他会跟大家强调的。我们用了一个词叫“破圈”。我这个岁数已经过了破圈的年龄了。所谓的破圈就是行业的边界到底怎么样重新进行一个定义,包括整个风险模型怎么样进行重新的重构。还是那句话,个人做了这么多年再保的人,依然觉得我们的再保,特别是再保险业,我们的核心依然是“治理风险、管理风险,提出风险的解决方案”。但是在这个当中,包括创新所有的东西,应该是围绕着这一点来。我们真正给这个行业提供的价值依然还从“风险”的角度出发,这个初心不能变化。而且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再保险业也是在风险治理方面是能够起到更多、更大、更广的作用。
最后,用四个字“关山共渡”,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大家都在讲未来的续转怎么样,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会是怎么样。未来在2020-2021,是我做的第24个续转,看到以前的续转和之前发生很大的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直保和再保,大家都意识到我们是在一条船上。刚刚我在看张青总演讲,他是做了这么多年在直保,和我做的是桌子对面的,他现在做回到桌子这边,用他的例子做一个阐述,我们的整个行业是在一条线上,我们必须做到“关山共渡”,这个水可以由的时候是静若治水,有的时候会有很大的波动,我们都是在一条船上面,我们所要做的,一是不能把船翻了,这是最重要的。二是在船的行进速度上怎么样,大家要做平衡性的掌控。
用“关山共渡”四个字做今天的结词,希望在未来不光是续转,可能是在5年、10、20年,超出我自己为行业服务的时间,我觉得我们的再保险业能够和直保行业一起为我们的整个实体经济做更多的事情。
非常感谢大家聆听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法国再保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于巍东先生演讲《再保险如何更好地实现共治风险及合作共赢》
于巍东:首先,十分感谢赵总的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们今天上午很多再保险行业的领导发表了十分有意义的谈话,我觉得非常的好,我闲话少说,讲一下再保人的本色是什么,中国再保市场的一些机遇和挑战,还有我们在中国再保保险市场的创新探索。这几个方面在今天上午的各位嘉宾都已经谈到,我尽量把时间缩短。
首先,再保险是在全球范围内风险分散的一个机制,它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承担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体现在巨灾、大型商业风险以及特殊风险市场。说起来大家觉得这是老声常谈,但是这是我们的工作本性。
我们认为有再保险的介入可以引导直保公司审慎经营,防范化解保险业系统性风险,起到稳定器、安全阀的作用。这是我们保险公司的本质。
通过再保险的定价以及风险管理、技术转让等等,能够对我们的直保市场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中国的再保险市场和国际上的再保险市场,有中国特色特点的是:
1、国内再保险人一般都是以分入业务为主,就是在分入国际业务的比例相对来讲比较小。
2、中国是一个比例再保险市场,分保的业务以比例为主,溢额分保目前来讲在国内到今天为止还是一个相当占比例非常小的市场。
3、在我们我国再保险市场里面直保公司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直保公司对再保部有一定的直保分入的要求以及考核,这是我们在市场上大家有共知的事情。
4、临分市场对整个保险市场的指导作用在中国的市场上基本上体现不充分。
5、偿二代偿付能力风险体系对资本和风险管理的要求,从国际上来讲也是比较高的。
我列了前十名再保人具体的例子。在前十名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前五名都在中国,国际最主要的再保市场在中国市场上经营。
第二,中国再保险市场机遇与挑战。
大概从四个点讲一下:
1、后疫情时代,总体上来讲,今天上已经讲到,根据国际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来看,在2020年国际上最大的经济体里面,中国是唯一一个国民生产总值不是负数,而是正数的唯一一个主要世界经济体,增长跟前几年比确实有很大的下降,但是这是世界经济体上唯一的国家是正数而且是增长是在1.8-2%之间的经济体。但是疫情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
2、中国再保险市场有一个结构性的调整,这个迹象我们认为是已经显现出来。今天上午谈到了车费的综合改革以及有新的主体的不断增加,比如说因为车险综合改革以及中国农业再的成立都会对中国再保市场直接产生一定影响。偿二代实施以来,传统的再保险简单的承保模式已经很难维系,这一切都对我们市场上的需求有一定的下降,这都是再保在今后工作中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3、监管政策。我国的监管在世界上来讲是一个比较严格的监管市场。从严监管的新常态下寻求创新和合理的新的平衡点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4、面对新的形势,保险科技应用增长比较明显,保险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今天在上午大家的发言里面已经多次提到。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动保险市场的布局,比如说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设立保险公司或者通过关注包括开发保险产品等渠道,都在布局保险业布局。作为再保险服务来讲,需要重新定音以便更好的参与其中,实现合作共赢,这是我们要面对的。
中国再保险处于十字路口,再保险实话实说,这些年以来在中国市场的再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其实不是问题,有足够的承保能力。这是我们的观点,最起码不是首要因素了。在保险公司必须靠创新提供多元的增值服务才能在市场上有自己的定位。在偿二代监管体系下,再保险除了能够提供风险转移和提升资本的运作效率外,对保险品种的配置以及业务组合应该积极发挥作用。言外之意,我们再保人要放弃过去传统的做法,要积极的参与到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和服务里面,这样才能得到直保公司的认可。
第三,中国再保险市场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这三点在上午嘉宾的讲演里面都讲到:
1、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作为后盾,提高科技再保险服务支持。
2、以技术服务为核心,深入研究客户端的需求。过去再保险公司我有什么东西提供给直保公司,现在要改进的就是,首先客户需要什么,我们要在我们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要以实操,在实操过程当中首先看得懂,听得明白客户的需求是什么,通过精准服务来创新保险产品。
3、以本地的市场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引进技术和创新结合。
这是以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后盾,升级再保险服务。这里面主要是我们要通过主要以量化风控评估的标准。通过我们的实践的来做出来的一个图。
举例,以金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困扰我们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主要是经营风险高,中小微企业信用等级相对来讲比较低,缺少抵押物,缺乏有效担保,而且追偿比较难,导致金融机构不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
金融机构因此急需要解决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将不了解、不信任的中小微企业转变成可信赖的伙伴客户。
再保险公司通过风控解决方案,用再保险公司依据风控模型搭建的大数据平台,基于电商平台交易数据,建立风险评分模型,评估信用贷款的违约概率,破解增信和风险控制难题。
这是我们具体的案例,通过这个来达到数据共赢、合作共赢,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做这个当然是一定和我们的直保公司来一块解决这个问题。
从实操过程中,今天上午谈到建筑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也是和我们直保公司一块大家共同努力,一块有可持续发展的保险产品。
我今天介绍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善诊(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竑兴先生演讲《健康险行业思考及实践》
吴竑兴: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善诊的创始人CEO 吴竑兴,非常荣幸在这个平台跟大家分享我们对健康险行业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首先,用两张动图,从全球范围和时间角度看全球人口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我们认为人口是所有因素里面最底层的因素,所有的讨论都应该看最底层的,我们先来看一下人口。
第一张图,快速在变化的这些小图标是各个国家的国旗的象征,纵轴是每一个妇女生孩子的个数,2.1虚线是基准率,下面横轴就是五岁以下的孩子的死亡率,大家可以快速的看到在亚洲最下面最早少子率是日本,可以从图中可以看到2018年,整个全球出现了非常明确的少子化和低生育率的趋势。
第二张图,最上面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纵轴是年龄,横轴是这个年龄段的占比,大家可以很快速的看到整个全球化都在出现老龄化和高龄化的趋势。而日本最右上角的地方已经是80多岁人均寿命,而且占比超过30%,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60%,这是根本性的前提性的约束条件。
中国的情况,中国不是现在而是20年前已经进入老龄化,老龄化的标志是60岁以上的人超过10%,这个时间点中国是1999年。中国感觉到中国老龄化那么严重,因为过去20年来老龄化人口翻一番。
过去十年人口增长的大部分,净增长的部分都来自于老年人。未来30年,净增长的部分全部来自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
这意味着什么?老龄化不是局部变量,而是全局变量,以医疗行业大健康产业为例,17%的老年人消耗近70%的医疗费用,这意味着,因为在中国谈论健康险,商业健康险有一个前提,都是基于医保之上,所有我们看到如果17%消耗67%,整个商业健康险一定跟这个东西发生密切的关联。
谈论健康险的时候第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我们认为根本的逻辑是哪里的医疗费用多,哪里的保费就多,保费就应该保在医疗费用多的地方,这是我们认为所有健康险设计最根本的逻辑,就是用户在哪个地方需要,供给应该在哪个地方出现。
如果做老年人,仅仅是做老年人吗?不是。我们认为老年人五适合年轻人背后的本质其实是标准体和非标体的对比,只不过年轻人里面标准体比较多,而老年人里面非标体比较多,所以大家习惯性大概率的用年龄来作为划分。
既然是这样,到底我们做标准体还是非标体?怎么选?我认为成年人的世界既要又要,我们肯定标准体要做,非标体要做。但是标准体和非标体后面产生两个完全不同的样子,标准体未来会进入到价格战,非标体会成为胜负手,比如说百万医疗来举例,45岁以下的用户未来就会进入,标志越来越同质,以前核保的条件,定价的因素包括除了年龄以外还包括男女不一样,现在的产品基本深男女都已经取消只看年纪。45岁一下就是比的营销手段,标准化,价格战。但是我认为价格战这个事情对整个保险行业来讲是非常不可持续的。大家看现在的状况,比如说我们现在百万医疗几个大的渠道能拿到的佣金高达60%多,这意味着保险公司不怎么挣钱,因为费用都被渠道拿走。渠道也不怎么挣钱,为什么?因为渠道把钱投给广告平台,所以从而出现整个行业保险公司不赚钱,因为被渠道拿了,渠道不赚钱,最后被广告平台所绑架。
这个时候标准体会进入非常强烈的价格战,价格战又很不可持续。在这个价格战里面,哪怕做非常好的产品,大家可以互相抄,这个地方咬住大家做就可以,而真正的胜负手就是在非标体。因为非标体竞争和标准体完全不一样,我们认为里面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服务,一个是数据。因为只有当你有服务和数据的时候,有数据才能创新新的产品,比如说在讲实践里面分享的产品。它先有时间,他有数据,你可能才能做出新的产品。你后面要有很好的跟着服务,才能保证这个产品是可持续经营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在健康险这个里面的竞争非标体一定会成为胜负手,大家做的好或者差是不是可以持续经营,胜负手一定会在非标体,而非标体的核心就在服务和数据这两个地方。
讲完对行业的思考之外,接下来讲一下我们具体的实践。
向各位汇报一下善诊做什么。善诊核心的本质就是想帮助这些子女照顾父母的身体健康,典型的用户就是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父母还在老家的人,典型的场景就是子女给我一笔年费,我完整帮助你照顾父母的一整年,从体检、医疗服务、保险支付给你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这就是我们想干的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善诊经过过去五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绝对的头部公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总供应能力来讲,在体检环节里我们现在已经是全国最大的平台的体检能力的供应商,表现在我们开通了200多个城市的服务,还有合作的机构超过两千多家,公立机构为主。包括在用户这一端已经累计服务六百多万的用户,六百多万不是注册或者活跃,而是真的在我们平台已经做过一次体检,留下一份完整体检报告的用户,是用于未来上市口径的。我们拥有这些用户,通过对用户和数据的了解,我们做的根本的逻辑,再介绍我们的实践。
首先在服务用户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数据科学能力和数据应用能力的平台。它表现在三个标签:
1、所有的数据必须是结构化的数据,结构化的数据是大数据的前提,现在大部分的保险公司了解到的包括再保公司有很多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有两个特点,还是一些碎片化,不是很成体系。二是这个数据可能都是不管是PDF或者其他的数据,是非结构化的,非接过化意味着不太好容易做,善诊标准的标签99.9恩%,在行业里最领先的数据结构化的能力,可以打规模低成本高准准确率把用户提供给我们的数据结构化,这个准确率可以做到99.9%。这是这个行业最好的,我们唯一实现跨机构,跨品牌,跨平台实现数据结构化的公司。
2、定性到定量。以前的数据都是很多描述性的语言,而现在拿到的数据很多都是定量的,完成对用户,通过数据的收集、标签化、结构化,把用户定性的描述进行定量的标准化,这样为后面真正的千人千面的设计打下真正的基础。
3、未来我们认为很有机会做到的,底层的逻辑从因果性到相关性的跃迁。所有的保险设计的近来的底层精算逻辑是因果性,因为这个所以那个。随着对数据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对用户了解越来越深入,真正的实现真正的大数据。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子,但是我们大概率可以推断或者发现他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就是所谓的从因果性到相关性。
这张图展现的是我们技术的路径。大家可以看到左手边是算法的样子,中间这个图是我们的包括回归算法等等一系列算法的途径。如果在现场有专门做技术的同事下来可以跟我们善诊进行切磋。我们只是简单的画了这几张图,其实背后是大量的踩坑、摸索、中间发现这些路径是真正能够被商业化应用的。它不是一个实验室里面的demo,真正的可以做到既有准确率而且可以真正的做到在商业应用里面的最核心的条件,就是规模化和低成本。因为小了规模化和低成本,哪怕做的再精确,在商业社会里可能开展不了大规模应用,价值就没有那么大。
分析我们的能力之后可以分享几个具体的实践:
1、这是善诊为我们的用户提供的体检的报告。传统的体检报告就是一个PDF,善诊结构化以后除了UI上看上去比较好看以外,大家可以看到最左边的地方,可以看到语音的解读。左边如果看到指标有异常,可以数据自己直接抓取给你一些解读。因为老年人看文字不太方便,可以直接匹配,这就是数据。
最上面是一个case by case,真正的三甲医院的医生帮用户做解读,这在于精准的匹配和推荐。假设同样都是甲状腺出了问题,如果这个用户是甲状腺结节,给他推荐的医生是外壳的医生。如果他是甲亢,匹配过去的医生就会直接匹配甲亢的医生,可以大的幅度提高供给侧的能力更精准,这是体检上的应用。这个应用是简单很小的应用,带来的用户体验非常大的提升,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个数据,在最早做PDF版本的时候,用户一个星期打开率是1.7次,上了语音解读包括用数据以后,我们基本上用户在做完报告的一个星期之内打开的次数从1.7提高到7.1次,大幅度提升。
2、联合再保公司和保险行业同仁开发的老年医疗险,是60-80岁可保的医疗险,我们产品创新的做成两段,第一段大概保费2000多块钱,买一个特定疾病的保险,要求你做一个体检。在做体检之后,善诊会向这些保险公司输出一个类似芝麻信用分的善诊分,保险公司根据这个善诊分决定是不是承保,是承保的范围是大还是小,保费是多还是少,从而形成差异化的定价。如果成为医联体的用户,我们在这个新的产品里面就会升级到一般医疗,就是说从保额从两百万到四百万,保定的范围在特定疾病到一般疾病,可以不限病种,不限用药保到四百万,这是我们去年的一个产品,现在在支付宝甚至其他的渠道都带售,感兴趣可以搜一下。在支付宝上叫孝顺宝。
3、疫情期间推出的一个智能核保系统。以前传统的核保就是一个PDF,体检报告拿过来核保人员看是行或者不行。本质上这个核保系统相当于用一个线上的核保系统,用智能核保的方式替代了线下的传统的人工核保,它从根本上一下子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质量,二是规模化。因为以前你人看,你能力强,我能力弱,大家质量不一样。保单,百万医疗险从一万单到几千万张甚至接近一亿张,未来怎么能够让核保人员,像医生从一万涨到20万,一百万呢?用这个核保系统,规模快速的扩大,不仅能够hold的住,而且规模正效应。
这是展示的还可以进行真正的定制化的菜单式的拖拉,比如说像灭熄灯,像心电图,有的再保公司认为这个风险系数高一点,有的可能低一点,核保人可以在那个地方自动进行拖拽进行定义,大家不仅仅可以判断善诊提供的这个基础的模型是不是好,大家还可以在善诊的模型上进行二次的开发,从而可以把大家的核保手册能力进行更好的赋能。而且用了这个系统之后,他最大的好处在什么?就是你所有的数据和所有的核保的经验都可以被积累,要不然以前看过去以后就进了下水道,进系统每一次核保都可以变成对这个模型进行训练。
最后总结,善诊就是希望能够向保险行业提供一个什么样的能力呢?我们希望提供服务和数据的能力,而且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的标准化、结构化,然后加上科技这些赋能,我们希望能够向保险行业输出的能力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即插即用,大家不用管以前怎么发生,只需要用,大家用的方便,这就是我们为行业做的贡献,即插即用。
在今年善诊会把经过过去这几年的发展,我们认为在保险上,非常的看好也非常希望能够加入波澜壮阔的健康险的行业。在今年善诊会把我们的保险业务单独出一个品牌叫做“海唯”,我们会把我们的保险品牌独立出来,以便为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海唯公司品牌的使命就是希望为健康行业提供健康险风险和健康服务的供应商。在明天下午在这个厅两点钟会承办再保大会健康险分论坛,到时候热烈欢迎大家来莅临指导。
谢谢大家!
商保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小钦女士演讲《百年保险 薪火相传--老保单里的故事》
夏小钦:谢谢大家!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来跟大家讲一些有趣的事情,有趣的故事,有趣的内容。
就像赵总介绍的,我们这次很有幸保交所邀请我们把很多说中国近现代的劳保单带到现场,大家一会可以去我们展区看一下,我们带来50幅劳保单的元件,有劳保单、月份牌,各种各样的火标,对保险同仁来讲有熟悉陌生的感觉,因为我们确实致力于做保险文化的科普和推广有几个年头,但是经常跟推人交流大家对中国保险的历史不是非常的了解。在座有没有人知道保险业在中国真正的年头有多少年?200多年,其实时间非常的悠久。我今天会分几个部分介绍一下,中国保险的发展的历史文脉。
我们的保险业是从西方舶来中国,也是经历了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清代保险业。1805年-1911年是风云际会的清代保险史。当时广州成为粤海关成为中国的通商口岸,十三商也是非常的昌盛,整个贸易、船运跟保险其实就一起舶来了中国。1805年是由保顺洋行开了第一家保险公司叫谏当保安行,取谏当的名字因为谏当是广东的谐音,这个就翻开中国真正保险历史的篇章。
第二个时期,民国保险业,1912-1949年是一个迭代起伏的年代。20世纪20年代中国就有241家保险公司非常的繁荣,非常的起起伏伏。
第三个时期,新中国就是现在的保险史,1949年到现在是砥砺前行的发展史。
广州,当年的十三行贸易非常发达,所以保险业进入了中国。大家可以看一下早期的保险代理人,右下角的照片有点劳合社的感觉,虽然喝的是茶不是咖啡。刚刚也介绍了整个保险业从1805年开始,上海因为在1843年开埠之后,整个贸易中心就有广州移到上海,在上海也是贸易的中心,各个货运行,船运来到外滩,所有的洋行开始陆陆续续地理保险的业务,因为货物和风险都是一起要保障的产品,所以大家可以看从怡和洋行、仁记、宝顺、旗昌纷纷进入保险业代理外资保险公司。当时在上海发售的劳保单,当时有14个国家161家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了机构,销售保单。如果世界上很著名的保险公司,你不在上海这样的一个城市设有机构开展业务,可能您不是第一线的品牌或者您就Out了。
永年保险大楼,现在的广东路93号,它的大楼到今天依然非常的精美。扬子保险大厦是位于外滩26号,当时也是非常有名的保险大厦。在外滩26号聚集17家保险公司,也是一个著名的保险大厦。
外滩17号相信是大家更加耳熟能详的保险大楼。这是史带先生创业的奇迹,从身无分文到300日元到上海创业的穷小子,在四川路的南京路的小房间的老虎窗的阁楼开始创业,开始卖蚂米花机赚第一桶金之后,人民回到老本行。当时上海的租界是以公共租界英租界金融比较发达,当时主要卖英国的保险公司,大家代理英国保险公司的保单比较多,史带先生开始了美国保险业在中国的代理史,他在1919年创办了AAU,就是很熟悉的美亚保险代理。去年是他们一百周年的活动,把1930年的劳保单给他们看了,当时史带先生确实是非常杰出的创业家,他非常了解整个中国市场,他用了很多中国著名的先生做保险的代理,他用合营合资的方式,用八个品牌占领中国保险市场1/3的份额。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美亚表现,友邦、英商四海等8家保险公司。左上脚是史带先生亲自在展业,而且在寺庙里展业,每一个客户都有可能成为我的客户,我不在意你是什么职业或者工种。他在杂志上刊登的广告,包括今天在现场带了美亚和友邦1930年代广告宣传画,一方面介绍美亚的财产险,一方面介绍他们的寿险。
讲到史带先生著名的企业家,我觉得其实有一件非常值得一提的事情,我希望在这边跟大家分享。在1920年代史带先生创业不久之后,在北苏州河这边发生过一起非常大的大火,整个北苏州河上路面上大量的货舱都是史带先生客户投保的财产险,遭遇大火损失惨重,坊间说这个穷小子赔不起,发生这么大的灾害事故大家对于能否真正的获得理赔都带着很大的疑问,史带先生别出心裁,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创举,他宴请著名所有的新闻媒体,达官贵人、客户和政要,连续宴请了三天三夜,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就是在没有定损之前,美亚先行赔付30%,先赔给你,不用公估,这样一个创举一下子坊间爆炸性的新闻,到现在亿觉得是行业当中非常有先例的一种创举。但是美亚一占成名,1930年代,不要说上海这样一线城市,即使在扬州、无锡、常州二三线的城市都有美亚的金字招牌,上面写着美亚保险上海外滩17号,靠着他的这样信誉,一下子赢得整个市场对他的认可,真的是把危机变成转机的商业奇才。到我们现场看一下,英商四海的保险单带有水印,跟我们人民币一样,因为挂在那边我们没有办法用灯光去看,1930年代卖一份人寿保险单给客户,客户拿到的保单是有防水印的防卫标志,很多的保单上加盖钢印。这个是在90年前,它的创新,它当年的高科技,使他成为保险商业奇才必要的因素。他跟其他的一些浙江兴业银行创建了英商四海各个品牌。
中国民族保险业也是因为在实业界,民族保险业发展非常迅速,一战二战使欧洲、美洲的列强开始打仗,无法顾忌生意和金融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我们自己本土的民族保险业快速崛起,有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保险公司。
在外滩的招商局大楼诞生了招商保险。这个也是中国最早的民族保险业,目前有一家招商仁和保险就是以复业的名义来完成复牌。我们在现场带了一份1884年光绪十年的人和保险的保单,但是会后可以看一下,是一个货运平安险。当时也是盛宣怀受李鸿章的委托,邀请唐听枢(音)、徐润等一批保险经营,唐听枢、徐润都是香山人,他们是中国最早一批保险精英,粤海关培养了很多金融人才,又懂英语、贸易、金融、保险,所以成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一些先驱。
工商业纷纷加入对保险业的投资,像四大百货,南京路上四大百货,永安百货,先施百货纷纷创立了永安保险,先施保险,虽然这个永安跟现在的永安不一样,大家都加入保险业的创业。1905-1906年的时候,我们的朱葆三先生也是由一个五金店小工徒成为上海总商会的会长,一个非常有名的宁波奇才。上海的租界甚至有一条路叫朱葆三路。这个人跟我们是有渊源,他成立了上海活险公会,成为中国第一家保险业的保险组织,也是上海保险同业工会的前身。当时的保险业真的非常的发达,大家可以看到华安保险的LOGO非常的精美。
吕岳泉先生是中国民族寿险业的奇才,12岁的时候,在永年保险的大经理的家里做佣人,但是他非常的有商业天赋,他学了英语,学了老板平时待人接物,最后特成了永年保险南京分公司的经理,他主人面试一圈人没有合适的,后来觉得他不错,他在南京结识很多的政要,像冯国璋等成为他成立的华安保险的创始股东,都出来给他站台,这家保险公司成为民族做的非常大的一家寿险公司。南京路上在国际饭店旁边有一个大楼叫金门大酒店,这一栋楼是华安和群人寿,这家保险公司在创业12年左右,在南京路英达马路上建八层大楼绝对在当年哄动一时,他擅长利用名人效应,在报纸、杂志上,冯国璋给他提词,出华安的人寿保险,有一些杂志下漫画,在展览区还准备了小的保险文化的小杂志上的漫画,都是他们一百年前画出来的。一百年前客户怎么能接受保险,他们用一些很琅琅上口,很容易理解的小故事把保险的观念和理念逐渐的植入给到客户。
现在还要跟大家介绍一个非常有名的胡永骐先生,这个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我们中工第一位保险系统的地下预备党员。他是在美国受到保险的正规教育,并且在美国的大公司里做职业经理人回到中国。1930年代左右加入了宁绍人寿(音)。因为他是宁波人,宁绍轮船保险公司开的人寿险公司,他是第一个提出被报险人利益为前提的经营理念,90年前,就以被保险人的利益作为经营前提,这个已经是惊人天人的理念。必须每一个保险从业人员以信仰的事业心情来从事保险业,他提出三条经营原则:一是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为他们设计保单。我们现在的顾问式营销。二是保险的服务是从客户购买保单开始,实时关心客户,把公司的最新情况告诉客户,避免失效和退保。三是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就是我们彰显保险真正功能的时候,必须第一时间照章赔付。
这是90年前我们的先人已经用这种的惊人经营保险业。而且抗战时期上海沦陷,我们胡永骐先生作为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的主席,上海保险学会的会长积极的发动各个条线的保险业的地下预备党员,联合起来利用业余的时间边学习,边做很多的思想各方面的培训、教育,他们成立了上海保险业业余联谊会,简称保联。白天经营公司,晚上抗战,真的是鞠躬尽瘁,他1940年过劳英年早逝,这是保险行业非常伟大的奠基人。在现场可以看一下我们带过来的保单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1930年之前的保单全部是英文条款,没有中文,胡永骐先生是联合大家把英文条款翻成中文条款才有了后面的中英文的条款的形式,这是我非常尊敬的保险前辈。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金融资本进入保险业,四大银行包括介绍的兴业银行和史戴先生的泰山银行,金城银行,周作民成为太平保险的创始人,他开创了集团化经营的模式,他收购了安平、风胜多家保险公司成为了共保体,去年太平90周年也是中国著名的保险企业。包括官方资本也大量的投入保险业,当时整个中国四行两局分别开设了保险公司,包括今天在现场带了一幅非常有意义的纪念版保单,那个是为了纪念二战胜利,所以他有一个中美英苏同盟国的一个纪念款的邮政储蓄保险。
照片里面有一张和著名的人物,照片第一排右边,就是包玉刚船王,他在创业之前是我们中央信托局非常追求的保险骨干,负责陆地兵险特殊时期的特殊险种,在抗战期间,中央信托局迁到重庆,重庆也是产生大量的保单,从陆地兵险、战时兵险等等一系列很有时代特点的保单。
现在互联网的发达包括媒体的发达,移动端的传播都很主流,很方便。但是我们很好奇一百年前我们的先人们是怎么样做保险营销的,大家可以看到花式广告月份牌,到现场带了5-6幅,非常的精美,都是一些水粉画、水墨画、实画方面的专家、名家手回月份牌,都是经典的寓意或者故事。因为非常跟精美,客户就会挂一年,既起到宣传保险的作用,又起到保险品牌植入,同时又非常的实用。从二十四气节到这家保险公司在各个地方的分支机构,代理人的名字,包括他曾经赔了多少钱,现在账上还有多少钱,都作为给客户做一个推广的很好的工具。
这个是火标,现场我们带了两幅火标。从1880年开始外资公司就开始流行,如果你买我的火险会送你一个火标,大概跟我的脸一样大,是铜制、搪瓷、铁制的,一旦客户投保之后,保险公司送火标给客户,客户把火标贴在蒙昧上,起到两个作用,一是买保险的客户不能监守自盗,邻居们都知道你的保险客户。二是以前的房屋是砖木结构为主,非常容易失火,一旦失火,消防局会优先施救有火标的房屋或者是损失的商铺,因为保险公司常年的赞助消防队,所以他们有这样一种很有趣的形式。在1920、1930年代在上海地届中有一种时尚,跟买豪车和买豪宅一样,你家有火标吗,这是身份定位的象征。
这边有几个小小圆的勋章,以前你买寿险,还送24K镀金胸章,把您的名字写上去,祝您长命百岁,祝您益寿延年,他们用了很有意思的方式。包括今天用手机拍照很方便,可是一百年前其实拍照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如果我要拍一张照片可能要一块大洋,大家知道鲁迅先生才200块大洋的工资,这是很高工资。一般的警察才3-5块大洋及保险公司推出你买我保险,我送你拍照的服务,一方面很有意思,另外把客户的身份识别出来,防止客户冒名顶替,冒名领保险金等等。天津利华小人寿做的保单,一块大洋一个月,连续存满100个月,给你125块两全的生存年金保险,如果当中发生意外和身故,会给你翻倍或者翻几倍的赔偿,当中有现金价值的保单借款,存五个月以上可以借款,做不时的周转和调度之用,当时真的很也意思的营销方式。
我们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10月20日成立的中国第一家人民保险,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在西交民巷成立的。这是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金庸小说经常讲到北少林,南武当,其实新中国之后的保险业也是这样一个局面。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金融的骨干,有一些是穿西装的,有一些是土布军装,他们其实是有差别的。穿土布衣服的大部分来自山西晋商,他们成为红色金融的骨干,他们都是胡景沄、孙续武这些北少林,就是我们北方人保的主力军。南边穿西装的更多是上海讲到的地下党像胡永骐、程恩树、林震峰在上海很活跃的表现业的积极分子,一起南北融汇成为我们的当时整个人保体系最重要的骨干人才。为了节约和和避免浪费的原因,其实是用了被接管的公司,像这一幅我们现场带到展览现场。用了国民产物保险公司原来的保单,加盖人民保险的LOGO作为一个后面人保的保单,这是当时的特殊时期。
在解放之后,因为解约或者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保单都比较的简约,为了整个经济发展或者工农业的恢复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可以看到像右边都是非常有当年的工农生产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很明显的特色元素。我主业是做意外健康险的,我看保单特别有感觉,1950年代开始意外伤害人身险的业务,包括参加工人意外伤害险,加强安全的卫生检查,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包括团体险、火险、农险基本上非常全面。从整个现代保业来讲,人保是老大哥,从1949年10月20日成立,到现在是71年的保险公司,最近二三十年大家比较熟悉,今天以后时间的关系就不详细的展开。
但是我也邀请大家会后到我们贵爵厅5,有两百平方的展区,感谢保交所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带了将近50份老保单、月份牌,火标的原件,还有一八八几年的运输险,月份牌,劳保单,我们收藏这些老保单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过程。整个保险业发展将近两百多年,我相信历史是值得骄傲的。作为我们整个从业人员来讲,我也希望多做这样的科普和推广,首先让我们从业人员对我们的职业和工作更加的有一种成就感和骄傲感。
每次在创业很难的过程中就会想,当年胡永骐先生白天经营公司,晚上还要抗战,营救抗战份子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但是人家真的是鞠躬尽瘁,非常的鼓舞人心值得学习。今天虽然营销很难,各种各样的竞争很难,但是回到一百年前,两百多家保险公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送客户月份牌,送客户火标,希望大家有印象,认可我们的品牌,买我们的保险,增加一些保障,这都是非常鼓舞我们去思考怎么样做的更好,我觉得这些保险的老物件时时刻刻鞭策我们,怎么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在现在的竞争更激烈的年代奋勇向前。上海作为原来繁荣的保险市场,我们一直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呈现给大家,而且是有图有真相,由有原件的佐证。当年最顶尖的电影是在纽约或者上海上映,第二部才在东京上映,比我们晚两周,我们都可以从现在开始更加的努力,把我们整个保险的市场和创新接过先人的接力棒,我们继续往前推进,希望陆家嘴再保国际会议越开越好,我们很荣幸参与今天的活动。会后有时间大家去我们的展区转转,我们准备了精美小册子和介绍,给大家做一些介绍。
谢谢!
保交所区块链团队负责人张荣女士演讲《区块链赋能再保险数字化转型》
张荣: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叫张荣,来自上海保险交易所,今天很开心也很荣幸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各位行业的大咖和专家来分享一下区块链在保险和再保险的一些思考。我围绕三个方面做一些分享:一是区块链对保险的影响。要谈区块链对保险的影响,我们可能就会想,先要设想一下未来的保险会是什么样的。我们自己也做的一些分析,是基于保险的本质是做风险管理和社会保障,本质要求上服务社会和服务实体经济,随着整个社会都是步入数字化的一个过程,人类也步入了数字化的年代,保险作为要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的一个服务行业,必然也会发生变化。我们认为未来保险呈现两个趋势,一是生态协同化,二是决策智能化。
生态协同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保险产品研发和销售的场景化。为了跟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更加密切的合作和密切的联系,保险行业势必就会需要主动创造一些险种或者产品或者服务,融入到整个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的场景里面。
2、保险服务多元化、主动化。我相信行业内已经很有共识,传统的保险是被动的接受风险,被动的分摊,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大家感受到被动的接受风险和被动的理赔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大部分都是从事后的理赔转向事中的管控,再往事前预警做。
3、保险链条的协同数字化。因为我们是需要跟行业内外的生态协同,势必面临跨机构跨行业的协同。多各机构,多个行业的协同就会需要我们依托于科技的手段改造我们业务的流程,让整个协同更加的有效率,更加的高效。
决策智能化表现为三个方面:
1、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定价精准化。这个也是依托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我们认为未来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包括产品服务定价,都不再是以抽样为原则的大众化产品或者大众化定价,而是千人千面做到个性化、精准化。
2、经销精准化,我们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寻找到真正符合产品和服务的客户,真正需要我们产品和需要的客户。
3、服务便捷化。以往的产品等着客户来发生理赔然后过来理赔,我们未来预想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可能会更加实时的找到客户目前遇到的风险和出现的状况,不管是在定价、服务还是在后面的理赔,都会做的更加的主动和智能。
支撑这样的生态协同化和决策智能化,未来的保险技术架构会是这样一个蓝图,应用层会以物联网来获取数据,中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做数据的分析,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的做数据传递和数据存储。从整个蓝图来看,区块链技术或者未来保险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
从之前的咨询报告,在麦肯锡2017年的报告当中,非比特币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里面,几乎1/4都是再保险行业。从去年gartner报告里面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区块链都将成为保险的应用主流。我们现在问题就来了,无论是对保险未来的预想还是行业外的一些专家做的报告,我们说区块链是保险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技术,区块链对保险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区块链对保险最大的影响是推动开放保险。
在传统的保险里面大家都是有共识,为了客户的数据隐私安全,我们其实都是强调数据不出门。因为确保这些隐私安全,数据安全,我们就限制了和其他机构和其他行业合作的数字化的空间。但是区块链技术刚好是可信的连接技术,依赖于他的开放性以及在附加加密计算,我们是可以更好的推动保险转向开放保险。开放保险具体是什么东西?我们觉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会做到行业内的开放,行业内的内部共识和共享机制建设。大家都知道现在行业内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我们想依赖于这样一种分布式的技术,我们去打通行业内的这些数据孤岛,一个是可以提升跨机构的业务协作效率,另外是充分发挥行业内的数据价值,提高整个行业的风控能力。
二是表现行业跨界资源和信息整合,保险需要服务所有的产业链,势必需要跟其他的行业包括像医疗、汽车、运输、贸易等等行业做互联互通,依赖于这样一种区块链技术,我们可以打破保险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壁垒,去做更好的资源和信息的整合。一方面是可以方便客户在其他产业生态圈里面更好更方便的接受和享受到保险服务,另外一方面对保险行业来讲,我们也可以更好更精准的拿到一些风控信息,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客户。
大概讲了区块链对保险的影响。向大家分享一下保交所在过往几年里做的区块链方面的实践。
保交所是2016年6月份成立,但是做区块链是建所以后就成立了专业的团队做这件事情。为什么当时这么早选择做保险区块链呢?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刚刚有讲,区块链和表现会具有天然的契合度。二是考虑到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技术,所以要应用它一定是需要协同多方,行业的多主体,跨行业的多主体一起参与进来。这样的事情对于市场的主体,业务机构或者纯科技公司来讲都可能会比较难,要协调、协同大家一起参与。大家保交所是一个国家级的金融基础设施,依托于这样一个第三方的公信力行业平台,我们就会更加有利于我们推动多主体一起来参与到区块链应用里面。我们做的比较早,已经四年多了。
做的时候围绕三个方面的工作做:一是底层技术研发,二是应用落地,三是标准制定。
1、底层技术研发。经过四年多的研发,我们也形成了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级底层技术平台,我们取得了33项专利和软助,并且自主研发的保交链底层通过工信部的技术测评。我们认为既然投入了这么多的资源区做一个底层研发,我们认为它不仅仅是保交所自己的底层,更多的是一个为行业提供技术底层的基础设施。大家都可以基于我们现在现成的底层平台在上面做不同的应用孵化。作为行业性的底层技术平台,我们保交链有一定的特性,包括他是安全、高效,支撑整个行业来使用。二是可以支持大规模的节点、灵活的扩展,有结构可以随时加入进来,不会影响到链上其他的机构,退出也不会影响链上其他的机构。三是可扩展,因为市面上有很多做区块链的机构都是跟着云之类的一起,我们是行业性的底层平台,所以我们是做到跟各种机构的各种的硬件条件,硬件环境都是适配的。不管是服务器,还是云平台,都是可以做比较好的适配。
2、应用落地。我们上线十多个应用系统和应用平台,分为两大类:一是行业信息共享平台,这一类主要及是要租金行业内大家的互联互通,再保险可以提升跨机构协作的效率。在做保险风控可以确保机构的数据隐私安全和数据所有权的前提下,还可以夺到风险信息的实时共享。我们在行业里面在使用。二是跨界资源整合平台。这一类主要是围绕保险产业链建设,包括像健康医疗,跨境贸易保险,利用科技的手段来提高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促进保险侧做供给侧改革,这是我们主要应用落地的部分。
3、标准的制定。区块链不管是连接行业还是连接产业,其实都会需要做到跨机构或者跨行业的互联互通。大家知道保险行业一直是标准化程度很低的行业,不管是运营流程,还是系统设计,大家差异性都很大。要实现真正做到互联互通,必然面临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所以需要有标准的情况下,大家才能真正的做到互联互通。保交所也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在牵头行业做这件事情。今年我们主要在保标委立项的两项标准,一项是再保险区块链应用标准,一项是数字保单区块链应用标准,这两项标准目前都在做当中。
以上是我们做的一些工作。我们看了麦肯锡是对区块链对金融机构的报告,我们四年以来的历程跟在2017年做的预测会非常的相像,在2016年以前,我们做之前其实是基本上比特币时代,大家知道区块链前身是比特币,在2016年之后经历了几个阶段:
2016-2018年之前都是在做一些设计,解决方案,就是在做探索、摸索过程中。
2018年上半年开始做一些概念验证,就做一些系统的POC,尝试验证这个行不行。
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基本上会把做的成功的POC转成一些小的联盟链,小的产品,可能两三家,三四家这样一些小的联盟链产品。
2020年开始逐步会形成一些中小规模的联盟链应用场景在行业里面。
我看这个预测,在往后到2021年在未来几年就可以形成10-20个成功的企业应用,会有更大规模的行业级应用出现。
我们无意间看到,预测的跟我们一路走来,2016年走过来非常的相像,我们觉得很有信心在2021年以及未来的几年一定形成行业级规模的应用,上午我们成立了保险区块链创新中心,希望依托于这样一个创新中心联合整个行业的力量,一起来把真正的做区块链赋能保险行业的事情。这是保交所做区块链的一些时间和我们的一些历程,跟大家做一些分享。
第三,在再保险领域我们做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我们上线那么多应用场景,再保险是我们重要的行业互联互通的平台,跟大家也分享一下中间走过的历程和思考。
我们做再保险区块链应用是在2018年。当时也是看过报告,普华永道之前有一个报道,在再保险行业通过区块链的手段可以降低行业成本的15-20%,看到这个报道,在再保险领域还是一个小学生,看到这个报告就想,再保险怎么降低它15-20%呢?在我眼里做再保险的人或者再保险行业是喝咖啡,说说英语的行业,我们怎么可能用科技的手段降低它的成本呢?当时也是跟行业各种大咖/专家去聊,他们说你看到的只是再保险的冰山一角,只看到的光鲜亮丽的一面,别没有看到业务流程的中后端,从排分结束以后,到后面对账、结算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和密集型的劳动力进去做一些比较拨允或者有规律的事情,才能把账对齐,才能做清结算。有一些公司跟我们吐嘈,在我们公司再保险部门很可能是一个像一个财务部门一样,但是很多的公司,特别再保险公司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做对账、清结算的事情。如果是一些运营性中后台的工作而且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阶段或者这个业务流程段比较适合用科技的手段解决,我们也一开始切入了用区块链来解决再保险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我们首先去选择业务流程的中后断,从排分结束以后,对账对不齐,到结算周期长,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也跟他们详细做的一些分析,分析以后,发现中后段可能面临一些问题。分出公司出了保批单以后,需要线下传递给经纪人和分入公司,流程就会比较长,效率比较低。分入方拿到以后需要多方重复录入信息,一个业务可能有几十家,就要重复的录入。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忘录或者录错,因为毕竟是人工的事情,如果录错或者忘了录,季度结束的时候大家对账永远对不齐。因为对不齐,结算结不了,所以欠钱的事情一直发生。
在发生理赔的时候有可能理赔的信息不能及时的给到分入方,分入方不能及时的计提准备方,分入方不能很快的摊回,分入方的报表不能很快的反映理赔的其他。
我们归纳分析了一下,从排分结束以后的问题,我们觉得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一是信息各家是一个孤岛,需要人传递。
二是多方录入错误或者遗漏导致最终对账效率低。
刚好区块链是分布式帐本,可以让大家都共享同样的帐本,同时也有一些加密的机制来保证大家的隐私金融数据的安全。我们想通过区块链技术的手段可以打通这个行业的信息孤岛,并且可以让大家都以共享帐本上的业务信息做最后的对账和结算,这样就可以避免后面对账对不齐的问题。
我们跟几家公司开始做,利用区块链的方式,目前我们上线的部门只有连了分入分出公司,还没有连经纪公司,经纪公司后面也可以进来,分入分出公司,用区块链的方式跟各家业务做了对接,做到业务信息在分出这边录完以后,分入这边可以直接通过区块链的方式获得,同时分入这边获得以后有一个链上确认的动作,确认完这个信息才会落到他的核心系统里面,这个确认的动作也会记录在链上,为了避免以后有发生争议。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一笔业务至少大家都是一样,保证每一笔业务大家一样以后,我们就在做第四步骤,定期一个季度就以链上的数据作为一个代结算的数据,发这个代结算单给到大家,以这个数据为准做最后的结算。
保交所因为是交易所,所以也连了很多的银行,也提供结算的服务,如果需要保交所来体结算功能可以直接通过链上数据做最终的结算。这样完美解决我们刚刚遇到的那些问题,大家线下传递、数据录入错误,导致最后对账对不齐,结算结不了,就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这些场景从2018年做到现在,已经上线0分,预约0分的业务,目前在几家公司用的比较好,已经上线的公司给我们反馈,一个应用可以让他们和在链上几家机构之间的业务效率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人力成本可以降低70%以上。
这个方案,大家在聊的时候觉得很开心,但是也会质疑或者思考一个问题,你们是一个分布式帐本,这个数据又是一个业务的机密数据,又是金融数据,我们放上去会不会被泄漏给其他不相关的人?我们考虑了这个问题,做了相应的数据隐私方案,机构A分给机构B,可以确保这个数据在链上所有的机构都有存,但是保证只有交易对手方B可以揭秘这个数据,这因完美解决数据隐私安全的问题,让别人拿不到。最后加密的数据是存在保交所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上,这里也更多的确保行业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机构怎么加入我们?只需要三个步骤就可以加入:几家机构已经上线,我们有标准的接口,大家只要跟我们接口一对接,部署相关的节点,网络打通就可以来加入我们的再保链。这个是目前的情况。
未来我们有一些希望和展望,未来更好的用技术手段促进再保险的数字化转型,我们也是对应用平台有一些展望。最重要的展望是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加入,真正的形成一个行业级的规模化应用。因为现在就是已经上链的机构,已经上线的几家机构跟我们反馈,跟链上几家机构做业务,可以解决刚刚提的问题,比较爽。但是我们跟链外的机构做业务还是不行,还是原来的老样子,这样就相当于对他们来讲,有一些机构的业务比较爽,有一些不爽,所以整个就很不爽。我们想不能只是让这些机构的部分业务爽,或者让部分业务爽,我们希望让全行业一起爽才行,所以希望更多的机构来参与加入。
更多的架构参与以后我们上线更多的功能,我们主要是临分预约,之后我们可以上线合约业务,经纪人的角色,这样就可以助力整个行业不管是什么业务都是一个新的生态圈。
需要更多元人才加入进来,包括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因为我们自己在再保险业务上真的是小学生,但是我们技术还是可以的,所以现在有很多的业务专家在跟我们一起做,我们一方面希望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一起发力,另外一方面有很多的机构跟我们提出,要真正实现再保险业务数字化,现在再保险里面有很多的单证,纸质的东西,因为合规法律的要求,因为国内和国外的法律要求又不一样,所以这些东西部分是避免不了,未来我们做大还要引入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的专家一起进来,来看如何把这个业务流程真正实现无纸化和数字化。这是我们目前的规划和展望,也希望依托于我们保险区块链创新中心,希望全行业的同仁们都一起加入进来,跟我们一起把这个事情搞搞好。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极光:或受毕业季影响,新资讯行业7月份月活跃用户接近7亿
极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发布《新资讯行业系列报告-内容篇》,从新资讯市场概览、新资讯平台运行情况、新资讯用户洞察等角度洞察
「亚洲万里通」荣获「全球十大飞行常客计划」美誉
近日,备受瞩目的「十大读者之选大奖」公布了今年的获奖名单,「亚洲万里通」以出色的成绩和极富吸引力的奖励机制,荣获 2020年 USA TOD
京东电脑数码11.11亮最强玩法 放心省钱买好货现在下单不用等
11 11已经开始一个多周了,有些人付定金付到手软,但也总有些手慢党面对大促还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单才能省出一个亿!作为课代表,小编已
第三届进博会花王展台亮点揭秘
2019年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花王集团的Fine Fiber Technology(超细纤维技术)打造的est Future Skin,以Cucute花王洗洁精系列为
大山教育与飞博教育达成战略合作 助推中外联教教学模式升级发展
10月26—27日,由飞博教育与大山教育联合举办的飞博—大山中外联教班Open Day暨2020英语培训机构发展交流会在大山教育总部顺利举办,近200
中银国际曹远征:中国的经济表现成为全球大宗商品走势的重要风向标
10月23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资本市场论坛线上线下同步举行。该论坛作为本届矿业大会最重要的专题论坛之一,受到了参会代表和与会
强强联合!WiFi万能钥匙与极光推送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中国领先的移动开发者服务提供商极光(Aurora Mobile, 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G)宣布与全球最大的免费上网平台WiFi万能钥匙达成战略合
成都城投集团与华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智美蓉城建设
10月28日,为共同推动智美蓉城建设,成都城投集团与华为在智美蓉城·进而有为 华为成都城市峰会2020现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成都城投集团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