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无数文人墨客畅游黄山,以寻一片心灵的栖息地,在他们眼中,黄山仿佛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和艺术创造的源泉,无数的灵感从茫茫云海,从棵棵青松中流淌而出,涌入他们的心间,从渐江、梅清、石涛到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黄山成为了中国艺术家笔下永恒的主题。近日,宁夏收藏家李福林公开了一幅刘海粟的黄山图,被三大拍卖行联名估出2000万高价,再次将这个意象带到了人们眼前。
1928年,刘海粟第一次登上黄山,开始了他与黄山的不解之缘。从“黄山是我师”到“我是黄山友”,黄山成了他生命中最特别的符号,他也成了黄山上那道与众不同的风景。70年倏忽而过,但“十上黄山绝顶人”的名字,却一直传唱至今,成为书画界一道不可磨灭的印记。
图片说明:北京各拍卖公司在荣宝斋现场为这幅刘海粟先生的大作估价
细细品味刘海粟笔下的黄山,从《古松图》水墨的韵律,到《黄山温泉》油彩的庄重,再到《黄海一线天奇观》泼彩大开大合,气势恢宏。在他的画笔里,有东方的线条艺术,也有西方艺术的块面斑驳;有中国山水画的烟云缭绕,也有色彩斑斓的油画语言;在最后集大成的泼彩画作中,既有印象派的影子,又可见中国传统的“写法”、“积墨”。后来的研究者认为,刘海粟的泼彩黄山作品突破了传统中国画技法,融合了后印象派色块线条的表现方法,实现了由传统笔墨程式向现代形态的飞跃,开启了20 世纪山水画写意重彩的新篇章。
70年,从以黄山为师,到以黄山为友,刘海粟在一次次和黄山的相聚重逢中踏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境界。1988年,时年93岁的刘海粟十上黄山,临行前,他作诗道“年方九三何尝老,劫历三千亦自豪。贾勇绝顶今十上,黄山白发看争高”,一如他的泼彩黄山,快意江湖。刘海粟的这次黄山之行也引起了举世瞩目,当时场面异常壮观,刘海粟本身也成为黄山一景,海内外弟子、新闻媒体云集。一方“十上黄山绝顶人”成为了其艺术生涯辉煌的烙印之一。
图片说明:刘海粟先生的精品力作惊现傍晚的荣宝斋门前,光芒万丈!
这次黄山之行,刘海粟也留下了最后的黄山美景,坊间相传,这些黄山美景的“封神之作”大多都被地产大亨王健林收入阁中,列为珍藏,仅剩一幅被一位不知姓名的收藏家买下,流落世间。多年来,无数收藏者都在寻访此画,却一直难觅其踪迹。
32年间,此画几经辗转,最终来到内蒙古正维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素有“西北收藏之王”之称的李福林先生手上,为了不让这幅传世名作就此失落于世间,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将这幅画重新公之于众,我们也得以在这个冬天一睹它的真容。
据荣宝斋手工裱画的师傅说,在看到这幅画的第一眼,他就想起了过去给刘海栗老先生裱画情景,他太熟悉刘老的风格了,画中蕴含的磅礴气势是任何仿作都难以描绘的:连绵群山在画卷中铺陈开来,山上,是远近高低的不老青松,在薄薄的雾霭中忽明忽暗。夕阳为无边云海染上一抹红,映衬着山峦,似在为此行,抑或是为此生,装点着不一样的色彩。正如画中诗云“何年开混沌,造化奋神工。排闼青冥入,群峰向角雄。”点点留白处,此间真意,欲辩忘言。无论是画作那熟悉的豪迈笔法,还是右下部那方“黄山是我师”的名印。都在向世人无声地宣告着,当年十上黄山的传世名作,如今再入江湖。
图片说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鉴定评审委员会最终为此画出具了司法鉴定书!
画作的真实性也得到了诸多鉴定大师和拍卖公司的认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许忠陵,中国书画收藏协会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原北京文物商店书画部主任于文玉,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文物鉴定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冯经湖,北京鉴定委员会委员、原北京文物商店部门经理樊国强,北京大千画廊总经理、原北京文物商店经理高洪地等鉴定大师,还有来自荣宝拍卖公司、嘉德拍卖公司、保利拍卖公司的文物鉴定专家,以及众企汇全国董事局主席王军,绝对传媒当代艺术集团董事长邢宇等收藏界名人均对这幅画作出了高度的肯定,多家拍卖公司更是一致为这幅画估出了20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而且还要看涨。32年,很短又很长。岁月让一幅画展现出了它价值,但它真正的价值又何止这2000万,70余载对艺术始终如一的坚持与追求,这份坚持与热爱,才是最珍贵的东西,千年以来从未改变。名画已入世,往后岁月,它又会如何在这世上散发光芒,我们且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