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名家葛尧艺术人生访谈录
书家葛尧和其他书画艺术家有些不同,他是个“潮”人,让人印象很深的是,在谈到书法以外的其他爱好时,他似乎显得更加兴致盎然,嗓门放大了,语速也加快了,“我喜欢流行音乐,喜欢看电影,而且一定得是大片儿,最喜欢的,要数昆曲了……”葛尧说。
这个在传统与现代间游刃有余来回“穿越”的书法家,他的作品没有带给人丝毫违和感,反倒赋有一种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新意。这也是观者能从葛尧书法艺术中感受到的流淌的灵动生命力。
“苦”逸的笔墨气韵
葛尧字北雁,号溪亭居士、知林堂主人。1978年生于江苏徐州,毕业于江苏徐州工程学院广告设计装潢专业。从小就对艺术充满好感,并有着敏锐洞察力和浓重好奇心的葛尧,与书法艺术的“牵手”要追溯到小学生时代。他形容自己对书法的喜爱,是一种“情不知所起”的油然而生。于是,在求知求学的动力驱使下,小学生葛尧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书法学习上,从搜罗由古至今诸多名家的法帖墨迹到临池不辍的心摹手追,开启了他一生如痴如醉的翰墨旅程。
“我喜欢行书,我学书法临帖是从‘二王’开始的,北宋米芾的我也看,我觉得米芾的字千变万化,明代文征明又是中规中矩,董其昌潇洒飘逸,包括现当代很多名家的作品我都喜欢读和临,从中能获得乐趣,也能汲取很多养分。”葛尧说。在葛尧的习书历程中,他对读帖是非常重视的。在他看来,书法是门艺术,要先从审美的高度去靠近之,体会之,融入之。不用着急写,先要用心感受到其美,才谈得上开始心摹手追的练习。而且,开始时不怕“眼高手低”,却怕眼低手更低。若眼高,手可以通过不断训练够到眼的高度,如眼低,手岂还有向上够的空间?正是葛尧清晰辩证的逻辑思维给他带来了高屋建瓴的成熟观点,让他在书法研习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完美避开了因没有精神雕琢而使艺术作品流俗和匠气的可能性。他的追求,是赋予笔下墨韵更多精神内涵,而不仅仅以技艺精湛为止步。
葛尧在书法研习中,确如他说的那样,一直在以手追心,然而,他的心路历程,不论是乐还是得,都让人感到是从“苦”里蒸腾出来的。他对于“苦”,也并不抱有一种看似矫造的,云淡风轻的态度。葛尧重重地说道:“学习的过程,我感受到更多的是那份苦和枯燥,每个人的天赋可以不同,但学习时候的那份‘苦’感是一样的,只不过用功的程度不一样,对‘苦’的感受程度也不一样。对于我来讲,那个思考,揣摩,练习的过程是苦的,但我也能找到乐。因为当在有所心得,进步和收获的时候,那份苦就转变成乐了,这是我对苦中作乐的理解和感受。”而葛尧的作品,也成为了他说的这种“苦”的佐证。
葛尧的书法作品,仔细品味,确实渗透着一股“苦”气,只因浸入了创作者的心血和精气神,这里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苦觅,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苦习,亦有“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苦尽,而臻至一份豁达从容的心境。纵观成就斐然的历代书家,作品里都能呈现出一种苦尽甘来的厚重与朴实,力透纸背的功夫后面,往往是临池不辍的积淀和思想境界的深邃。葛尧说,自己常能有和古人“对话”的感受,他有一种能从字里行间读懂古人的灵性,在不同的字韵里看到历史车轮走过的每个时代,各种风雅,有壮志凌云的豪迈,亦有浅吟低唱的婉约。而书家葛尧也在不觉间沿袭着那份情怀,走入那种沉谧的心境,不再受到时空限制,在感受今古之间穿梭,融古通今。
所以,在习书过程中,葛尧很重视承古,他说:“无古不谈今,这是我学习中非常注重的一点。继承分两方面,一是理论,古人的书论,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就是个公式,但随着练习,自己的感受就能契入其中,甚至能在此基础上再总结出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二是练习,是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所谓的创新在,只不过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葛尧常说,书可载道,书可通禅。不论承古还是研新,葛尧的书道确都行进在一条禅悟之路,对人我合一的体验,则是他在习书过程中的另一所获,更是其书法艺术在沉厚中又富有灵悦变化的根基。
悟禅中绽放的艺术
“书法作为我兴趣爱好的同时,还训练了我的静力,专注力,让我能安静下来,专注地做眼前的事情。”葛尧说。所谓“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这段话也阐明了从静到得的次第和过程,静定达人我合一时,心物一元,慧力所及,心胸开阔,视野宽广。若是到此,何必去论古今事物之差别,可得的只一颗剔透玲珑心便可包罗万象,照彻古今。或许是因出生在有“龙吟虎啸帝王州”之称的江苏徐州,受人杰地灵的水土滋养,陶冶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让葛尧天生就领受了这份包纳的灵气。故而,当葛尧的“潮”和书法的“古”碰撞时,他的领悟是圆融而深透的,并无任何偏见或差异性的审视,呈现在其作品中的字韵,自然而然便从古意中升腾起了勃然新象。能找到“青出于蓝”的根基,亦可体验到“胜于蓝”的自我风格。
观葛尧行书作品,稳厚中逸出洒放不羁的韵致,他的字,颇具古韵,有文人情怀的秀美,又有自成一格的心思。中有楷书的法度,兼有草书的飘逸,行书取的则是中庸之道。行云流水的畅快精湛,欹侧跌宕的巧妙变化,险中求稳的相得益彰,静中载动的千姿百态。每一笔画都似乎在深思与不经意间完成,尤其是流淌在作品中的,仿佛音乐般的旋律,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这或许又和葛尧喜欢流行音乐和昆曲有关吧。他把流行音乐里多变跳跃的风格释放在思绪中信马由缰的想象力里,把古老昆曲里细腻婉转又严谨的唱腔雕琢化为深邃稳健的笔力章法,从而让其行书作品有了音乐的旋律。这是仔细从葛尧行书中品味出的,两种差异颇大的音乐形式,在他作品里交融而渗透出的,潜移默化了的艺术语言。
1978年出生的葛尧如今才四十岁出头的年纪,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讲,可以算是很“嫩”了,但从他的作品来看,却又显出老辣的功力。他也随之加入到弘扬书法艺术的队伍中,一来为自身充实和学习,二来也为传播国粹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获得了诸多荣誉。葛尧现为国家民族画院特聘书法家,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艺术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企业家日报》艺术专栏编委会副主任。
2017年,葛老师应邀参加中国企业报道庆祝建军90周年工作,并被二十多家国家级权威网络媒体所报道。2017年10月31日参加由中国艺术报社、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家日报社、中企报盟信息科学研究院共同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展览馆举办的“庆祝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企业优秀书画作品展活动并获得入展证书。2017年11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主题为“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其作品收录在《翰墨文化传承者》特刊中,在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现场赠阅给与会企业、领导代表。2019年参加在国家民委多功能厅举办的全国书法家高级研修班,并获得结业证书。
如今,葛尧练习书法,比过去更勤奋,他每天都要练,且一直不忘初衷,延续着初时的习书“四要”,即看好帖,学好帖,临好帖,研好帖。“每天的练习是一定要坚持的,有句话叫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我不能让自己知道,更不能让别人知道了。”葛尧半开玩笑地说。
对于今后的书法研习之路,葛尧总说,学无止境,自己永远都只是一个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遨游的学生,永远都在路上。如果说有什么目标的话,那只能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态度,这是永远的目标。专注地做下去,一切随缘,也相信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这就是葛尧,一个以书载道,以道通禅的书法家。
作者:杨丹菲
||作品赏析||
葛尧作品
葛尧作品
葛尧作品
葛尧作品
葛尧作品
葛尧作品
葛尧作品
葛尧作品
葛尧作品
葛尧作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