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棒!少年》一年后,那些孩子都怎么样了

2021-08-26 18:20:58 来源:钥城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很多人大概都还记得,去年夏天的一部黑马纪录电影《棒!少年》。

该片讲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从零开始学打棒球的故事。马虎来自宁夏,小双生长在河北。他们的命运,在北京的“强棒天使棒球基地”开始产生交汇。基地里还有“队长”大宝、萌娃李海鑫……

从2020年7月纪录片在FIRST青年电影展进行全球首映,到今年7月《棒!少年》纪录剧集的播出,已经有一年的时光。“强棒天使棒球基地”的孩子们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带着好奇穿越银幕,来到基地与这些孩子们相见。

01 马虎——我不再是“游侠”

当我们在午休时间到达棒球基地时,碰到了刚刚训练完、在食堂里洗脸的马虎。他皮肤晒得黝黑,身高已1.7米,俨然已经是个成熟的大小伙儿。

马虎 今年15岁

12岁之前,他在宁夏老家的学校里是一名“游侠”,淘得让校长都觉得难以管教,整天从村东头闲逛到村西头,满身的精力无处发泄。

今年15岁的马虎,已经成为强棒基地U15球队中的主力投手,在训练基地里已经有了一定的领导气质,小时候无处发泄的精力,化为了训练中的锐劲儿。

玩了命地练球

《棒!少年》中有一个画面让很多观众都很心酸,马虎在球场边强忍泪水,倔强地说自己什么都不是。

他说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孤独,没有人理,也没有方向。

“但其实真正孤独的时候是拍摄团队走了后”马虎说到,“之前再没人理我,镜头跟着我,我就觉得我还有朋友,还有人在乎我。等拍摄团队一离开,我的心里彻底空了。”

自己太孤单,就玩命练球。马虎不知道的是,这是师爷张锦新当时开出治他的‘药方’。

慢慢地,他也自然地从发泄情绪般的训练,转变成对棒球的真正热爱,最终得到实力上的提高。

“当你自己想练的时候,比教练逼着练进步地更快。光听击中棒球的声音,我就能知道球打出去的远。”

现在的马虎,训练外都是自己在加练。基地其他人也说,经常看到马虎一个人在球场上疯狂练球的身影。

那个曾经的“浑小子”,现在短冲能力全队第一、卧推160斤,从技术到身体素质,马虎都成了强棒基地U15的绝对主力。

偶像是科比,爱好是听歌

体育类球星中,马虎说自己的偶像是篮球运动员科比。跟科比的其他粉丝不太一样,马虎在半年前才认识他,那时科比已经遗憾离世,但科比的精神却让他铭记心中。

“知道为什么科比的背号是24号吗?”马虎认真地问到, “因为他要把一天24小时全部投入到篮球上,不浪费一小时。”

马虎说科比就是靠自己不断拼命训练变得更强大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的优点,如果你认同,你就去学,把他的优点学到自己身上。”

问起马虎是否像同龄孩子一样爱玩游戏时,他摇了摇头,“我没有什么爱好,非要说一个的话那就是听歌。我听歌,其实也是在练打球的节奏。”马虎爱听有爆发力的快节奏歌曲,比如黑豹乐队的摇滚。

“一个棒球运动员他打球,接球,投球都是需要节奏的。”马虎一边说一边举起了双手,闭上了双眼,“一、二、三……一抬腿我就引棒,四直接出棒。这是一种斗争,几秒钟投球,你心里都要很明白。”

节奏感强了,接球的感觉自然就强了。“我一套节奏要比他们快很多倍”,他自信地说到。

青春期,开始有了些小变化

马虎至今还与老家的小伙伴们保持着联系。当我们问起小伙伴都是谁时,那些名字如同相声贯口般脱口而出。

而昔日互相不爽的棒球队友们,早都成为了铁哥们儿。他与大宝两个最大的孩子,不仅不再闹脾气,还承担起照顾弟弟们的责任。

“现在整个基地都是一家人”, 马虎说, “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要做好榜样。你欺负小的,他们想的一定是长大后就可以欺负别人了。”

因为青春期发育的原因,马虎嗓音已经开始变得成熟。面对自己的成长变化,马虎显得非常坦荡。

他说自己学会了“臭美”,用他的话说,“每次出门都要戴帽子、穿干净的衣服”。他说自己开始喜欢跟女孩玩了,“我不是说喜欢某个特定的女孩,”马虎强调,“只是觉得长大后跟女孩一起玩,也变得挺有意思了。”

不能没有文化

走去训练场路上时,马虎指着路边的笼子调皮地拽了拽英文,“看,Rabbit (兔子)。”

孩子们除了要做大量的棒球训练,强棒基地也在尽量给他们安排文化和棒球理论授课。

强棒基地的文化课教室

“不能没有文化”,马虎说。当年,强棒基地的教练来老家选中他来北京时,自己还有点犹豫,直到回家问了从没出过远门的奶奶。她说的话马虎现在都还记得,奶奶说“去吧马虎,那边全都是有文化的人,那边一定比这边条件好。”

可能从那时候起,“有文化”成为了马虎心中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没文化可能以后很难找到工作。中国这么发达,以后干农活儿的人都可能被机器人代替。”

想必马虎这里说的文化,也是经验、见识,还有格局。

不止自己要学,还要教小朋友。“跟新来的小孩儿比,我们做大哥哥的知道的肯定比他们多,我们可以把知识教给他们,让他们也学起来。”

关于自己的未来,马虎很坚定,“我要考一级运动员,我要上大学,我想进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马虎说他看了这届奥运会,有很多厉害的选手是在读大学生。

最大的变化是有了梦想

“我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没怎么出过远门,我就想,北京之所以叫北京应该是因为在北边吧?上海叫上海,可能是因为在海上?有一艘大船,大家都在海上生活。”马虎回忆起来,自己也觉得好笑。

《棒!少年》后,他参加了很多活动,见过很多人,到过很多地方,西宁、长沙、深圳、天津、内蒙、银川、甘肃等,算起来快有小半个中国了。

有因为比赛去的、因为参加电影节、录节目的……他跟体育同行在一起,跟明星在一起,也跟观众在一起。

面对大家的关注和喜欢,马虎却说:“我只想好好打球。

“别人关注我,我很感谢,但是我不过分在乎。我只是觉得那么多人认识你,喜欢你,你一定更加要严格要求自己,把球练好,就够了。”

问起家里人是否看过《棒!少年》时,马虎说:“看过,但他们觉得我可以更努力。”可能他们心里很开心,但面部表情表现出来是严肃的,马虎猜想。

这些都是一些细碎的改变。

“真正的变化,我觉得是自己有了梦想”。马虎说,小时候在家里什么都不懂,成天觉得自己特别牛。来到北京之后,有了目标,有了宽阔的梦想。

马虎最的目标就是打全国锦标赛,8月26号开始比赛,目前已经在加紧训练中。

在强棒天使创始人、棒球教练孙岭峰看来,马虎从体能、风格、球技上来说,是最能成长为“类大联盟”的选手,基地的教练们也在根据他的特点进行更定向化的培养。

02 小双——解开心结,重回基地

作为《棒!少年》上映后背受关注的另一个孩子,小双与个张扬、无所畏惧的马虎不同,他的格更加内向细腻。

小双 今年15岁

就算跟爷爷一起生活时,小双也没有太多话语,小小的年纪承载了很多的思考,清澈的双眼深处也蕴含了一丝忧郁。

在美国比赛失利后,小双心结不解,放弃训练回到了河北老家,站在一颗大树下,若有所悟。

这个画面,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小双说那棵树是他爷爷的爸爸种的。

孙教练说小双有很多“妈妈粉儿”,就是她们看着这个孩子如此乖巧懂事,觉得很心疼,让人有保护欲。

令人欣慰的是,小双在纪录电影上映前一个月已经回到了基地,这次见到他,格明显变得开朗了、内心更坚强了、身体也长壮了。

回家后,不断梦到基地

“回老家后,总会在睡觉时梦到基地的生活”,小双回忆到,“梦到跟大宝、马虎一起训练、打比赛、一起闹”。

梦得多了,小双也总会问自己,为什么不回基地呢?这种状态反复出现,他就想明白了,自己还是割舍不下。

小双说,因为输了跑回家,是可以逃避当时的困难。但是之后很长时间自己都会在摔倒的地方挣扎,站不起来。

“输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困难。”

小双回基地的那天,几乎所有的人都围过来迎接他。不在的日子里多了很多新面孔,虽然小双不太认识,但是孩子们都说认识他。

“机会只有一次”,背后都是愧疚

小双在片中最令人难忘的一瞬间,是在美国比赛失利后,发自内心的吼出一句“机会只有一次啊!”。

小双说那次前往美国比赛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有不少爱心人士的帮忙,他们才有资格、有费用获得一次去美国跟世界高手较量的机会。

“我们队总共只出国打过两次比赛。在美国的规则是,连输两场就直接淘汰。”

当时,由于年龄限制,大宝与马虎两个主力并不能上场。作为唯一的投手,小双的手还受了伤,他承载了所有重压。

想到背后帮助他们的人,小双一直没能卸下思想包袱。这背后大概就是没能“投之以李,报之以桃”的愧疚心理吧。

事实上,在高水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中,哪怕是获得总冠军的队伍,胜率也只有60%多。在棒球比赛中,球、球棒、体态三个变量的存在,每一个都会对比分造成巨大的影响。学会面对失败,是每一名棒球运动员的必修课。

小双刚回基地那两个月明显跟不上,晚上他会加练,赶上马虎也在旁边时,他们两个互相陪练,打棒,投球。通过半年密集的训练,小双跟队友的差距已经缩小了很多。

比起自己在家,更喜欢集体生活

现在小双更享受和队友一起的生活,也没那么挂念家里。“家里人过生日或者过春节这样特别大的节日,我给家里打电话问候一下就行,不需要天天联系。”

训练是辛苦的,但是集体生活是快乐的。比如冬天怕冷,几个孩子会挤在一个床上打闹取暖。比如正在快速发育的孩子,食量都出奇的惊人。

小双说自己一顿能吃下10碗饭,但他最爱吃的是饺子。因为基地的孩子都太能吃了,阿姨都包不过来。“春节吃了一顿饺子之后,我们再也没吃过饺子。那次包了一万多个我们都不够吃。马虎一顿可以吃120个饺子加两个包子,我能吃70、80个,李海鑫也能吃50、60个。”

希望体验不同的人生

跟马虎一样的是,小双也想上大学;跟马虎不一样的是,小双想体验不同的人生。

这与孙教练的教育和培养理念是一致的。他觉得“体验”是教育的主课之一,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去训练观察能力、学能力、快速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教育才会更有价值。

小双说,在中国,棒球是很小众的运动。《棒!少年》之后,更多人知道了棒球,现在北京市一些学校都在开设专门的棒球课。

有时他们也会被邀请去打友谊赛,他和马虎各自带队,跟学校的孩子们一起切磋。前几天孙教练还带队一起去参加敦煌徒步的项目,目的是让基地的孩子们借机会在户外与其他群体去融合,去比赛,去领悟。

小双没太给自己人生定方向,“先把眼前的事做好,未来,不知道……说不定长大后我也会创办自己的棒球队呢?”小双笑笑说到。

在孙教练眼里,小双以后可能会成为一名非常优质的教练,因为他细腻有爱,他可以把爱给下一代,培养更好的人,他会走的很远。

03 大宝——“我想跟师爷一样”

前些年大宝还会义愤填膺地跟马虎约架,如今15岁的他,看着比其他孩子都更加成熟。大宝完全脱去了稚气,身高窜到了183cm,彬彬有礼,谈吐、思考也与成年人无异。

大宝 今年15岁

大宝是跟着强棒基地最久的孩子之一,前前后后四个基地都住过,参与了不少“基建”工作,拔草、种菜、开拖拉机压场地等。虽然要拥有稳定的安身之处并不容易,但强棒对于他来说就是家。

几乎和他同时来到基地的还有师爷张锦新。我们在球场上遇到师爷时,他笑着客气地跟我们问好,说:“我就不聊了,我就专心搞搞孩子们的训练吧。”

师爷曾为中国国家队培养过大量的棒球人才,很多观众看过片子都对他由衷敬佩。我们并不忍心打破他训练时的专注,还好“小迷孙”大宝帮我们还原了很多师爷的画像。

从师爷身上看到的是奉献

“我刚到基地时什么都不懂。”大宝说,“那时,天天跟我在一起的就是师爷。”到现在大宝没事还是喜欢跟师爷待在一起。

“我也很喜欢我姥爷,但不同的是,姥爷会陪我玩,但师爷会我做人做事”

大宝说,师爷72岁,干棒球已经干了40多年。如今师爷住在基地,天天陪着孩子们,培养他们。

刚开始师爷也是回家的,白天来晚上走,后来觉得这样训练不够,索就呆在基地。“过年也不回家,都是师奶过来”。

师爷张锦新 在看着孩子们训练

大宝说“师爷是真心的喜欢我们,真心喜欢棒球,他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献了出来”。

大宝回忆,以前有小队员一棒子出去把人车砸了,是师爷自己掏钱去修的;在基地停水停电最困难的时候,师爷会自己掏钱带孩子们出去吃饭;有一段时间师爷脖子后面起了个大毒瘤,师爷不想耽误功夫去医院,干脆就让人帮忙挤,结果大热天直接化脓、感染了。

这样烂了两、三个月,师爷每天还是坚持训练。大宝心疼,自己训练结束后,就拿个风扇在师爷背后举着。

师长们对基地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也让他们对基地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家过年都在一起,在这里比在家里更热闹”,大宝说。

未来的教练

在师爷训练和耳濡目染下,大宝对棒球是热爱的,对教练这个职业更是向往的。

“我想像师爷一样做个优秀的青少年教练。”大宝说。孙教练认为大宝的综合素养比普通孩子要强,包括管理能力、自驱力、领袖意识等。

大宝并没有执着于一定要打到国家队。他觉得就算打到了也要退役然后带队伍,还不如从最小就开始抓,他就比其他人有更多时间去琢磨怎么培养新人。“这样,中国就有越来越多人知道棒球,我们就可以尽量追上(国际棒球的水)。”

大宝和马虎都去过美国,但因为超龄,他们没能上场比赛。也正是这次见识,让大宝感受了到棒球氛围和实力的悬殊“我们看到那边一个公园的训练场地都比我们的好,宽18米,长30多米。”

还是关注棒球的人太少,大宝觉得。“好在《棒!少年》播出后,很多人都来基地参观、学、打友谊赛,大家都在交流。跟我们打过比赛的人都说,真好,棒球也有专门的纪录片,大家就有机会了解到这项运动了”。

大宝的家人也看了《棒!少年》,给他回了十二个字:“不要骄傲,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04 李海鑫——可爱的超级棒球苗子

李海鑫在团队中是可爱担当,上课打盹、乱吃东西,纪录片中他因为吃了五个钙片被教练教育,后来肚子疼开始吃帮助消化的药,在房间里跑来跑去。

今年小双已经12岁了,看上去依然害羞可爱,不爱言语。

李海鑫 今年12岁

值得一提的是,李海鑫还是小双的“侄子”,作为“叔叔”的小双经常把自己爱吃的东西分给他。

今夏,《棒!少年》纪录剧集的上线,让李海鑫有了更多的故事呈现。限于时长,纪录电影中只呈现了以马虎与小双为核心的成长故事。但在纪录剧集当中,观众有整整6集的时间,一点点跟随更多孩子的成长。

纪录剧集,更像是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讲述电影无法承载的丰富故事。

U12绝对主力

跟其他孩子相比,你会觉得李海鑫的外形变化没有那么大。虽然已经是强棒基地U12的主力投手,但看上去还是一个小不点儿的样子。

“不急”孙教练说,“这孩子身高能到1.9米左右”,因为李海鑫的爸爸、爷爷大都在1.9米左右。

“海鑫还小,发展空间很大,他的基因决定他会走得更远”。孙教练说海鑫足够聪明,跟着基地学了很多年,他未来的成就一定是极高的。

对吃比较感兴趣

可能也正是因为小,海鑫的脑袋里仿没有那么多远大的抱负和人生规划。问起他打棒球是不是很厉害时,他只会害羞的说:“没有,大家都很厉害。”但说起喜欢吃的包子能吃多少时,他眼神冒光地说,“我吃包子不计数”。

跟小时候不一样的是,现在的他更懂规矩,不再乱吃东西。“教练时教我们,别人给的吃的不能要。如果要是对方一直特别想给你,你可以拿着说谢谢,然后交给教练;或者也可以更坚定一点,直接说谢谢,不用。”

比起上课,李海鑫更喜欢练球,他觉得练球一点都不累。问起有没有喜欢的棒球明星时,他先是摇了摇头,过了会儿,他突然抬头说:“有,师爷”。

一切,才刚刚开始

《棒!少年》纪录剧集已经收官,但棒球、基地、孩子们的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

棒球将成为这些孩子们赖以生存的专业,也是他们跳脱原有生活轨迹的重要方式。在棒球之外,孩子们依然需要跟命运抗争、学会适应新环境,蜕变得更加成熟。

全新的“强棒天使棒球基地”地处北京通州郊区,这也是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租来的,是强棒搬到的第四个“家”。

正在训练的棒球少年们

如果说基地队员都是少年的话,那么成立不过5年的“强棒天使棒球基地”更是一个“孩子”。

从一开始,孙教练就把强棒基地规划成了一个长期的公益项目。如今来献爱心的,更多是有社会影响力需求的企业,他们帮助基地建立了音乐教室、图书馆、活动室等场所,解决了孩子们的课外活动需求。

孙教练坦言,这些孩子,加上几十名教练、教师、后勤员工的总共100多人的开销,基地的经营压力还是比较大。

夏令营是孙教练想到的一个方案,不过由于目前基地的教练师资还没有办法独立经营,所以基地更多是起到提供场地的作用,这样的好处是能让夏令营孩子与基地中的孩子有更直接交流的机会,但收益,还没有达到能够支撑基地持续运转的程度。

强棒少年(橙)和夏令营孩子们(蓝)正在切磋

如今的基地,已经是一个有着68个孩子的“大家庭”。

“这么多孩子,没有一个人掉队”。孙教练说。

其中,包括一支已经训练一年多的少数民族女队,她们奋力挥棒,形成球场上另一道亮丽的风景。

强棒基地的彝族少女们

孙教练觉得纪录片的作用是在更加宏观的层面上。《棒!少年》的上映,让棒球在中国终于成为一个可以跟其他运动“抗衡”的项目,让棒球有了更高的话语权。

“《棒!少年》让棒球进入大众视野,变得有价值,让参与人数几何倍数地增加,甚至让市场上的教练供不应求。”他介绍说。

另一个好处,是让各地政府有关部门看到了“强棒天使棒球基地”的价值。孙教练有一个目标,希望强棒可以在祖国的东南西北各有四个城市建立起基地,“北京、上海或杭州、四川或重庆,还有深圳。”

再过几年,当这些孩子成年以后,如果能代表省队,他保证可以打进全国前三。

孙教练说做这件事起码要投入十年,“十年后才是这些孩子真正爆发的时候”。

在那之前,孩子们和强棒基地都需要继续努力发光,让更多人看到,这是他们继续走下去的希望。而对于观众来说,关注也不应该随纪录片的结束而截至,不论是对这些孩子的成长,还是对于在中国逐渐兴起的棒球运动本身。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孩子

那些

怎么样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