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双汇集团-依靠品牌信誉和质量,打开了外贸市场

2021-08-12 11:47:20 来源:钥城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1940年4月,万隆出生于漯河。1960年,高中没毕业就去当了铁道兵,入伍5年后,1968年万隆复员,去到双汇集团的前身—漯河肉联厂工作,曾任办公室办事员、副主任主任,副厂长。1984年年中,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漯河肉联厂实行改制,万隆经民主选举担任厂长,成为漯河肉联厂首位民选厂长。上台之后,因为公司里很多人都是外行,有各种背景,一天到晚不愿意干累活,还唠唠叨叨,不换掉没法干任何事。万隆重新“组阁”,把所有副厂长都换掉了。

在艰难起步的过程中,万隆就意识到了坚持改革、按市场规律办事的重要。随着屠宰业逐渐放开,市场竞争激烈,为了避免国内市场的肉搏战,万隆决定把重心转向海外市场。1985年,漯河肉联厂在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投资了55万元对分割肉车间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技术改造,费尽周折,为企业争取到了50吨对外出口分割肉的资格,依靠品牌信誉和质量,打开了外贸市场。从此,万隆更加坚定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创新发展之路。

1985年冬天,中央宣布价格改革,物价随之上涨。当地某管理部门给肉联厂下达通知,计划储备1500吨猪肉,不经批准,一吨也不能调出。意图是囤积白条猪,春节时抛出卖个高价。但万隆根据调研得出结论,如果不能及时外销,春节后猪肉价格将大跌。万隆表面上没有反抗,猪肉塞满了冷库时,恰好气温骤升。他礼貌地将主管领导请来“视察存储任务完成情况”。外面阳光普照,里面猪肉堆积如山,领导也发现,这样下去不到春节猪肉就会变质,主动提出尽快把猪肉处理掉。只用四天就把1000吨冻肉送到客户手中,春节之后,生猪价格果然大跌。

在漯河当地,万隆被看成是一个 “能耐人”。1984年,双汇的前身“漯河肉联厂”在河南十大肉联厂中排名倒数第一,固定资产468万元,财务入不敷出,工厂濒临倒闭。自万隆担任厂长以来,万隆就决定大干一场,他力排众议,决定 “砸锅卖铁”,咬牙上了当时全国最先进的火腿肠生产线。

他上任以来,勇于改革,敬业诚信,带领全体双汇人使一个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濒临倒闭、年销售不足1000万元的国营小厂,逐步发展成为年产销售超500亿元的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一些媒体称他“中国屠夫长”、“肉类工业的教父”、“肉类品牌创始人”。

万隆董事长说:“十二五”期间,我们双汇集团要进行三个转变:第一个,过去我们的产品是高中低全覆盖,要向中高档转变;第二个,过去我们是速度效益型,要向安全规模型转变;第三个,由中国企业向国际化的大公司发展,要走出去,向外发展。中国企业要创造世界名牌。

万隆说,这三十多年,双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

一是80年代后期,职代会选我当厂长,那时河南的、全国的1000多家国营肉联厂效益都不好,几乎全线亏损。面对当时的行业形势,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考虑怎样能使囱冒。于是杀猪、宰牛、宰鸡、宰羊、宰兔、宰乳猪一齐干,通过多种经营,使厂子有了活干,职工能发工资,企业有了活力,逐步摆脱了困境。

二是9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改造传统的产业,进行肉类的深加工,通过产业化、品牌化、集团化的经营,壮大了实力。当时洛阳肉联厂改叫“春都”,郑州肉联厂改叫“郑荣”,漯河肉联厂改叫“双汇”,从此就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

三是90年代末在A股上市,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开始布局全国的产业,建设全国的网络,提高竞争力,20年来双汇一直保持了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的地位。我们先后在18多个省市建立了30多个肉类加工基地,完成了在全国的布局,走出了河南,走向了全国。

四是新世纪利用国际资本,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国际化。2006年,双汇国有产权经过公开招标,国有股全部退出,高盛和鼎辉接盘成为控股股东,从此双汇转变成为外资企业。2013年,香港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猪肉企业美国史密斯菲尔德,成了跨国公司。我们通过30多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工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经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打开

开了

外贸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