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西京名医刘志国:把专业体现在细节

2021-06-11 13:07:31 来源:钥城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近十年来,我国消化医疗事业突飞猛进,一大批青年专家快速成长,成为临床一线与医学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青年专家刘志国在消化道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方面成果斐然。他不仅积极参与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肿瘤的多药耐药研究,还把众多技术成果应用到临床,并对消化技术推广普及和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做出贡献。

刘志国医生经常参加业内的各个学术论坛活动,以加强同业之间的交流促进,今年6月的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他也必定到场,届时,将以“混合型胃癌的诊断与处理策略”为演讲主题,同与会专家共同学探讨。

在细节上做到德艺双馨,用专业和真情树立口碑

1999年毕业于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的刘志国一直把学和科研作为自己的常态化任务。早在十多年前,他的博士后工作就是在美国麻州大学医学院完成的,此后,他又获得了日本消化协会奖学金,前往日本国立国际医学中心学深造。能够在全球知名医院一线从事学和科研工作,这对他后来的成长历练意义重大。

进入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后,刘志国医生更是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不断强化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对每一名病人和每一台手术都全力以赴。在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刘志国也用自己的德艺双馨树立了口碑。

2011年,一位患者急需进行直肠息肉切除术。在此之前,病人家属带着病人已经跑了好几家医院,检查结果都是直肠癌,这个消息让病人背负着很大的思想负担,甚至一度准备放弃治疗。带着最后的希望,病人家属找到了刘志国。没有任何迟疑,刘志国在进行快速诊断后,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手术非常成功,更让病人家属感动的是,完成手术后的刘志国此后还多次联系提醒他们及时复检,确保没有留下隐患。

除了对病人细心负责之外,刘志国医生的专业技术也一次次让病人转危为安。2015年,一位76岁的女性结肠癌患者来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治疗。按照此前一家医院的诊断结果,这名病人最多还能活6个月,带着最后的希望,他们找到了刘志国医生。“与死神赛跑,丝毫不能松懈!”刘志国诊断后决定,必须采用ESD剥离术才能力挽狂澜,不过,此前这位病人由于采用过激光治疗导致肠壁粘连,ESD剥离术难度非常大。最终,为了挽救病人生命,刘志国医生带领团队医师们克服一切困难,凭借着娴熟的技术大胆冷静完成每一步操作,最终从根源解决了了问题,也让这位病人获得了新生。

“从病人躺倒手术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医生就被一个家庭寄予了信任和期望。我们只有在每一个细节展示出专业,才能又快又准地解除病人的痛苦。”刘志国表示。

积极参与学术分享与人才培养,为消化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除了在临床尽心尽责之外,刘志国医生作为消化病领域的后起之秀,在学术科研方面也一直深耕不缀。他作为负责人及主要学术骨干参与多项国家973项目、国家创新群体项目和国科金科研工作。特别是在染色内镜、放大内镜、窄谱成像等内镜检查新技术,以及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粘膜剥离术(ESD)等治疗新技术方面,他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得到了业内前辈的高度肯定和赞誉。

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交流指导时,曾经接到一个意外的“挑战”。当时,医院消化内科事先筛选出一批疑难杂症病例,也给刘志国医生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艺高人胆大,刘志国医生开始了操作展示,利用内镜微创技术和NBI+ME诊断技术,他耗时6个小时完成了一项超大难度的手术。因为治疗的病例涉及消化道早癌、间质瘤和贲门失迟缓、结肠早癌等多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确到位。期间,刘志国医生采用的内镜下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让同行们大开眼界,也进一步展示了非凡的实力。

“消化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只有不断研发新技术,并推动中国医生全面掌握内镜技术,才能用专业力量给患者带来帮助。”刘志国医生表示,目前我国研发新内镜技术的医疗优势越来越明显,而以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为代表的学术交流平台,也让更多的同行拥有学进步与分享合作的机会。作为一名医学领域的探索者,他对消化医疗事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有自信去帮助更多的病人,为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