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越基金:紧追热点,也要有前瞻研判
基民还在追逐基金“爱豆”吗?
如果这个提问写在去年此时,恐怕所有人都会觉得风马牛不相及。但去年底到今年初的一波“基金热”,让所有自诩理性成熟的金融人大跌眼镜:
有人为明星基金经理打榜,有人在微博建立了超话团,社交媒体上讨论的并不是行业观察、市场分析,而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送经理出道”……
人们都在等待市场冷静下来。因为,“投资从底层逻辑上就不同于追星”。
半年后的市场,果然“换了人间”:盲目入场的基民经历了一次“拷打”,他们开始理解“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含义;而昔日的“明星经理超话”也开始日趋冷清。“追星族”们开始意识到,基金经理和娱乐圈的爱豆,终究归属两个不同的体系。
随着投资者逐渐回归理性,“买基金就是交给专业人士去打理”的概念终于回归主流,对基金的判断也趋于合理。行业的老兵,新的入局者都在用数据说话,从数据中我们也能窥见不少的“聪明资金”。
投资过亿的加仓者:选择专业,不着急
随着基金二季报披露拉开帷幕,恒越基金成为业内最早公布产品二季报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在恒越研究精选的持有人里面,有一位投资者去年以来一直加仓,截至到今年一季度持有4258万份,持基市值过亿元。
如此“基金牛散”引发市场好奇,但如果看这位投资者的加仓逻辑,就会发现其“试水-信任-加仓-增加信任-继续加仓-部分获利了结-再加仓”的逻辑。
专业、内行、本身具有极强的投资能力、但需要投入精力在其他领域、对经理的操作非常关注……即便这名用户的信息无法获知,但人们依然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些标签。在信任延续的同时,客户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资料显示,恒越的核心精选基金紧追热点,但也颇具前瞻性,在市场依然认为白酒继续“发烧”的时候果断调整,将可选消费、新能源、科技、医疗健康纳入囊中,而这一预判也规避了之后的大幅波动,带来了更高的收益。这显示了基金管理团队有极强的政策分析能力,虽然操作的攻击性强,但视野也相对开阔。Wind数据显示,恒越研究精选二季末最新规模9.79亿元,约为一年前的17倍,相比今年一季末的单季度增幅也超过200%。显然这个基金已经得到了大额“聪明资金”的关注,成为了市场上的一支新力量。
信心十足的操盘者:尊重专业,不盲动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去年恒越基金拿下公募基金公司整体主动权益类业绩冠军;截至今年一季度,该公司最近一年整体收益率为108.51%,再次获得近一年主动权益类整体业绩冠军。
从去年初到今年一季度末,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恒越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从区区几千万元跃升至60多亿元。在普通人的概念里,这样的战绩应该靠“烧广告”,而恒越基金总经理黄小坚给出的是另一个答案:“恒越基金的发展路径非常清晰,把大部分资源投到投研上,由此取得的亮眼业绩自然会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看到。”
在他看来,投资管理能力是最核心竞争力,恒越基金的一半员工是投研人员,在搭建投研团队之初就是按照中型基金公司标准来组建团队。”
网红网红,不如切切实实让大家的产品翻红。2009年,黄小坚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曾强调:“投资就要比市场看得更远。”如今12年过去了,他的答案没有发生变化。“投资一定要看得远,要能够发现穿越经济周期而胜出的企业。”
最近一年,在基金公司权益基金绝对收益排名中,恒越基金以118.7%排全行业第1,是141家参评公司中唯一一家收益率超100%的公司。即便不用发布铺天盖地的广告,投资者也能通过“战绩”而不是“热情”进行主动选择,这恐怕也是颇让恒越以及那些有着骄人成绩的基金公司自得的事。
心怀期冀的分析者:相信专业,不悲观
据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1998年以来,伴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等基金投向市场的发展与起伏,不同年度、不同基金品种、不同基金投资者的差异较大,但从整体和汇总角度统计,公募基金产品在此期间累计利润总额50556.33亿元,这意味着全体基金投资者全部时间内的整体收益是50556.33亿元。扣除认购、申购与赎回费用后,这个数字就是全体基民的收益总额。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可能在基民身上的体验并不同。不同基民选择的基金类型不一样、基金品种不一样、申购赎回时间不一样,可能导致各自的收益差异很大。但是从亿万基民整体角度而言,是赚了50556.33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表示,“说基民亏钱是伪命题,整体而言基民是大赚特赚,当然,少部分短线进出的基民有可能赔钱。从整体数据来看,1998-2021年第1季度,基民整体赚了5万亿,采取组合投资、长期投资、定期投资等相对科学合理的基民都是大赚特赚,否则这5万亿去了哪里呢?5万亿不是小数目,总不会“不翼而飞”吧,而是真真切切分布在亿万基民账户中。”
更有投资者坦言,在社交平台上,基金投资类的发言常常存在着“幸存者偏差”:获得收益的人未必会高频炫耀,而有短期亏损的人更有意愿发言以获得安慰,但实际上,对于精力相对有限,信息获取可能不全的普通公众而言,找一个好的基金,保持一份耐心,真的就是一个“不那么保守但务实”的选择。
好学勤奋的基民:“自己也在学知识,并不盲目崇拜”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短期失望”后,“非理性资金”和“理性资金”终于在这半年前悄然完成了一次交替:小额高频交易的用户减少了,大额低频交易的用户增加了,风险抵御能力低的用户不再把它作为“财务自由”的幻想,而抵御能力高的用户正悄然收获回报。
“投资者已经懂得,明星经理只是特别努力并且有着好运眷顾的人,但并不是神。”高楠的同事认为,在年初,市场对经理常常有一种“神化”的态度,当下的认知才更符合行业本质。全市场挖掘黑马、均衡配置不押注、把握风格轮动的投资特点相对明显,如果非理性用户一多,四处搞排名,在社交平台上跟着涨停表喊“抓涨停”“为什么不全买白酒”“为什么没在最高点清仓”——虽然心情可以理解,但必然会对投资策略产生干扰。
如今的基民,已经开始“自主学习”,后台的建议也不是“为什么不买这个”,而是希望经理“跑跑这家上市公司,看看这个核心数据有没有水分”——在一堆加油声或者抱怨声中,这很可能是经理特别想看到的建议。他可能正打着电话,背着行囊,在收盘的时候复盘,用忙碌迎接新一天的开始。
总的来说基金经理,总算摆脱了爱豆的标签,迎来了真正专业的“追星时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