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筑坝!这一场248万微信用户看过的直播背后
7月中旬,罕见的持续强暴雨袭击中原,河南部分地区突发洪涝灾害。交通停滞、通讯中断、物资短缺、洪水蔓延……自救与援助,各种解困救急的力量集结在这里。
24日前后,河南省府郑州汛情暂缓,新乡连日暴雨,陷入另一轮紧急救援中。
该日傍晚,新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第5号公告:受连续降雨和上游洪水集中下泻影响,新乡市河渠迎来第二次洪峰,共产主义渠出现洪水漫堤,涌入卫河,致使卫河水位抬升,排泄能力下降。
卫河决堤,洪水必定漫向新乡市中心,让更多人受困。为了阻止大水,数百近千名市民自发集结在新乡新中大道北与中原东路路口,用人墙接力,筑起一道沙袋防水堤坝。
河南新乡筑坝现场 拍摄:谭庆驹
在通讯接近中断的时刻,志愿者口耳相传,紧急集结,而距离筑坝路口不远的地方,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谭庆驹、宋承翰架起了直播的镜头,这场筑坝行动通过南都直播视频号连接河南乃至全国超过248万用户,这一场“计划之外”的直播,变身为线上线下实时联动的援助行动。据不完全统计,这场直播全网阅读量超过841万。
去!到现场去
灾情紧急之下,“抵达现场”都是一件难事。
民用航班、高铁大量班次取消,高速公路封闭,仅允许救灾的救援队车辆进入,谭庆驹首先想到的是跟随广东的救援队进入灾区,一方面保障个人自身安全,另一方面救援队也是可靠的信息来源。
谭庆驹是资深突发记者,曾报道过缅北克钦武装冲突、四川雅安地震、武汉新冠疫情等事件,以前是新闻摄影记者,2020年开始转型成为直播记者,能摄影、能摄像,直播思路敏捷,是团队里精良的好手。
“21号之前解决的是去到现场要做什么,21号之后是考虑怎么去”,经过多方打听,7月22日,谭庆驹乘坐广州飞往郑州的第一班航班,9点半抵达郑州后,马上和在郑州参与救援的广东救援队取得联系,当天中午12点启动了南都关于河南灾情的第一场原创直播。南都将该直播信号共享给河南的媒体,是河南抗汛报道中最早一批将自己的直播资源共享的媒体之一。
第二天,记者宋承翰也从南都北京新闻中心赶往河南,能采能写能出镜的宋承翰与谭庆驹组成了前方直播小分队。按照惯例,南都团队在开始报道前就成立了一个河南报道专群,群里有统筹记者、值班记者、视频记者、统筹编辑、导播运营编辑、图片编辑、创意传播编辑等近20人,各司其职各自坚守,前线与后方默契协作。
雨带在转移,前方的两人跟随广东救援队进入新乡,连夜采访拍摄广东救援队在大块镇救援转移村民的行动。但因为当地水情严重,基站没有信号,无法直播。两人返回新乡市区,以新乡消防局作为驻点。
7月24日一大早,没睡上几个小时,谭庆驹和宋承翰本想继续回到大块镇进行报道,但上游的水还在涨,路已经封住了。新乡消防局所在的位置刚好在有水和无水的交界点,谭庆驹经过分析,直觉判断这里会是重要的地点——大块镇受灾,救灾撤离必然会经过这里。再加上消防局能保障直播的信号以及电源,对于直播来说,这是一个有利的位置,于是前方直播小分队便将直播机位架在消防局的高处,开始慢直播路口的洪水变化。
南都记者宋承翰与楼顶的直播机位 拍摄:谭庆驹
一条重要的线索!
紧急筑坝直播开始
去到现场,记者也是在灾区的个体,通讯困难让在前线的记者能获取的信息十分有限。
吴斌驻守北京,是这次场直播的后方记者统筹人,谭庆驹和宋承翰在现场时,吴斌搜集了大量资料,监测河南省、新乡市当地的政府机关、媒体发布的信息,并整理有用的信息发布到群里。
24日下午4点,一整天都在监控线索的吴斌被一条重要的消息吸引了:“【权威信息】紧急扩散:请各地志愿者马上前往荣校东路和新中大道交叉口集结,并沿荣校东路一字排开,紧急筑坝拦水!!!”发布时间为7月24日15:46。
吴斌马上在群里告知两位前方记者。“就在我们楼下”,当时谭庆驹甚至还有点不敢相信,“真的吗?要再核实一下吗?”当时现场还没有看到什么人,为了保障信息无误,吴斌又立马各方求证,一边搜寻政府的相关权威信息,一边找到前方的志愿者核实情况,十几分钟后确认消息可靠。
下午4点半,南方都市报“紧急筑坝保卫市区!河南新乡全城征志愿者”的直播就在视频号启动了,南都也是最早启动该新闻直播的媒体。
救助信息“上墙”
直播间流动着善意
这是一场没有预先计划的直播,新闻就发生在现场并实时滚动更新,从一开始的几十个人,到后面长长的队伍排起来,“我们自己也不确定这个场景后面会怎么发展,这就是直播的魅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作为新闻工作者,就是去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卫志凌如是说。
卫志凌是在南都新闻APP事业部新闻总监,负责南都直播统筹和运营。从直播开始,她就一直关注着直播间里的变化和用户的评论。
集结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下午5点刚过,陆续有几百名志愿者赶到现场参与筑坝行动,镜头中,荣校东路和新中大道交叉口排起了人龙。直播在持续,在后方的吴斌不断把了解到的更多关于“紧急筑坝保卫市区”的消息给到前方记者。前方的宋承翰将核实过的消息通过口播传递给直播间里的观众。宋承翰的现场解说节奏稳定,专业克制,信息量巨大,张力十足。
那种气氛汇聚起来的能量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卫志凌对一条评论印象特别深刻——下午五点多,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在集结,有网友在南都直播视频号下留言:“看着你,内心滚烫,如同晴光”。
卫志凌留意到的最早的一批求助信息,下午6点半左右出现在评论区——“现场缺绳子,请主播说一下。”信息发出之后,当地市民很快把家里的旧衣服送到参与筑坝的志愿者手上,拿旧衣服当绳子,绑起了沙袋口,他们在直播下留言:“把家里的衣服拿到现场当绳子了”。这场直播真的影响到了线上线下,互助的力量,快速显现出来。
在那之后,各种求助信息纷至沓来,评论激增,一下子刷屏而过,卫志凌想到了视频号直播间的“上墙”功能,她让后台编辑让这些求助的信息上墙,“这样就不会那么快被淹没了”。缺水、缺手电筒、缺烧开水设备……各种亟需补充的物资求助信息出现在直播页面上。
卫志凌看到,这些信息一个个发出来之后,紧接着就有当地的市民发出直接对应这些需求的回应:“有人提出新乡学院有物资可以领,紧接着就有网友继续提醒去新乡学院领物资记得带证件。有网友留言想去当志愿者。就有网友立马回复不用报名,直接去就行等等。”卫志凌到现在仍感动于整个直播间流露出来的热切和善意,“很多留言都非常感人”。
在刷屏而过的直播间弹幕中,有一条弹幕火了——“求转发,只要是来新乡救援的车队,轮胎有问题了我义务免费补胎,电话155****1993。”晚间9点32分,卫志国的一条救援信息出现在直播间。
自23日消息发布后,“轮胎哥”卫志国的电话被打爆,“至凌晨两点还有来电,手机里共有5000多个来电,我忙着修轮胎根本来不及接。”凌晨两点刚躺下、凌晨四点卫志国又起床了,他为三个开着车从浙江赶来支援河南的人免费修好了轮胎,卫志国秉持一个原则:只要是来救援的,一律免费修车。
救援小程序
提高了互助效率
晚上7点,直播已经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求助信息越来越多,不少网友自发呼吁:“不要发加油信息,把信息流的空间留给真正有用的求助信息”,靠私信、人工截屏、直播页面筛选信息“上墙”已经不是方法。“得想办法落实这些求助,真正帮到有需要的人。”南都app事业部副总编辑、南都直播负责人李湘莹提议。
南都直播团队跟平台沟通,获得建议:可以将腾讯安全中心小程序挂到直播画面上,需要帮助的用户通过截图扫码,进入小程序发出求助信息。直播间的直播记者开始跟大家讲解小程序的使用方法,小程序登记的信息不断在增加。
因新乡暴雨冲刷,刘琳所在的“正商城二期”小区已成泽国,而六百米之外的被暴雨填满定国湖也成为隐患——湖水即将蔓延过来,造成整个小区停水停电。通过腾讯安全中心小程序刘琳发布了一则求助信息:小区里好深的水,地下车库已经都是水。很快陕西救援队就奔赴而来,协助小区抽排地下车库积水,让刘琳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
同样被救助的还有李乐,通过腾讯安全中心小程序发布救援信息:新乡市红旗区道清路与新一街交叉口西南角德众苑4号楼2号有一个装修一半的游乐场已改为安置点。“发布信息之后,大概有七八拨想要找地方住的人联系我们,最后到的有四拨人,大概20余个,有的休息一会儿之后又去抢险了。”李乐称,接收第一批灾民的时候,被子和物资不够,自己又补发了一个求助信息,“不到半小时就有人送来了被子和物资”。
这一个打通非常重要。卫志凌说:“这个阶段我们最关注的,就是网友们写的这些信息到底能不能形成闭环,他们填在这里的信息能否到达官方,并获得相应的帮助。”
当晚,腾讯安全中心小程序共新增了3.6万条信息,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南都的视频号直播间,并切实作为救援的依据。
此外,这个小程序的信息汇集也成为南方都市报直播团队的信息采集地。哪个地方的受灾情况比较严重?哪个地方有救援的盲区?这些在小程序上都一目了然。因为小程序有一个功能,可以把信息汇集后,直接显示在地图上面,哪些地点救助信息在聚集,可以立马在地图上看到。
除救助信息外,系统后台还充斥各种获救及感谢话语:“全家人已被顺利救出,感谢你们在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上报的救援信息可以失效,人已经救出,请不要去了,谢谢你们”、“您好,我们现在暂时安全,辛苦你们了,谢谢!”...不少人已经获得救援,他们纷纷点击“已获救”,将更多求生机会留给别人。
24日下午5点时,南都记者联系上一位家住新乡市卫滨区人民中路东方国际小区的居民张华,后台张华发出的求助信息显示,该小区已断电断水80个小时。在记者问及是否需要协调救援队前往时,张华表示目前基本生活还能维持。20余岁的他有着年轻人的乐观:“我还能熬,电快没了就省着点用,没事儿,让救援队去救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吧!”
卫志凌认为,这次直播其实是一种本能。当我们看到这些求助信息的时候,很本能地就会觉得网友发的信息是有一定的价值,但是需要求证这些信息的可信度。这个时候这些信息要反馈给相关的部门,媒体就是一个桥梁。一场直播,通过网友的互动,推动新闻的进程。直播成为新乡当地民众信息交换的平台,围绕抗洪的一场救援接力赛让这场直播承载了不一样的意义。
超11万次分享
来源于信任与担当
南都直播是从7月24日下午4点半开始发起,到凌晨1点左右结束,总时长超过8小时。
南都直播统筹编辑欧阳云蔚回忆说,其实这个直播一开始并不是热点,初始我们也以为是一场比较常规的慢直播,但看到人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人越来越多,还有挖掘机等大型机器,再到现场与线下呼应的“新乡加油”声,群情激昂。团队像打了鸡血一样,前方记者搭起了地基,后方协作的团队在地基上不断加盖信息的呈现,让这场直播发挥了意料之外的作用。
当本轮灾情接近尾声的时候,南都直播团队复盘了这一次直播的经验。
整场直播超过248万微信用户观看,最高在线人数1.8万,分享次数11万+,评论3.5万+,这些数字,是八方援助的温暖,是善意的积累,也是专业的担当。
长达8小时的直播,有基础设施的保障,如电源、信号、人员安全的落实,更有前后方高强度的协作,这种协作也是南都团队多年奔跑在新闻第一线的经验积累,是内容生产的宝贵经验。
直播一开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微信用户关注,但后面随着直播间变为线上线下救援的连接器,直播间在河南用户间传播开来了,纷纷将直播链接转到当地的微信群。
“微信的用户群体庞大,很多网友会通过微信发布救援信息、求助信息。直播可以跟微信群打通,有利于传播裂变”,卫志凌说,而人际裂变带来援助信息更有效的传递。
“这个直播在河南的观看量超过105万,当时引起了大家情绪共鸣,‘保卫新乡’,特别在新乡本地大家纷纷转发这个直播,号召大家一起来看直播,给新乡加油。整个过程大家都是群情激动,一起来保卫新乡”,欧阳云蔚说起这个直播,仍然激动。
灾难之下,个体是孤岛,但互联网把各个孤岛串联起来,形成合力抗击洪涝。当说起南都对河南灾情的报道,卫志凌说,“我们呈现的就是媒体力量的汇集”,从一开始媒体同行建群互通信息,再到直播信号的共享,媒体之间的协作更上一层楼,这背后是灾情之下的媒体担当。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