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咨询师罗百辉:立足国家战略方针,放眼企业发展规划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主体,始终肩负着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为响应时代号召,顺应发展趋势,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各国有、大型企业也纷纷步入编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阶段。然而,“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相对更加复杂,挑战与机遇并存,此时能否合理编制规划就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未来经济蓝图研究院首席政府咨询官罗百辉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梳理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核心内容,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围绕编制的思路、步骤及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企业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与建议。
01立足国家战略方针,放眼企业发展规划
1、洞察外部环境,审视自身成长
在正式编制新的五年规划之前,企业应当先结合内外两方面的情况,对客观环境产生清晰认知,对战略决策做出合理判断。
外部环境: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洞察,应基于会引发根本性变化、能引起行业格局变动、易造成公司迷局这三个原则,把握国内、国际环境中的关键变量,确定大致的战略方向。
内部环境:评估企业自身的成长情况,重点在于回顾“十三五”规划的落实情况,梳理企业过去五年间发展的成就与不足;同时深入审视当前的资源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标国内外各领域的优秀案例,辩证思考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优势与短板,进一步明确关键发展路径。
2、结合社会需求,秉持发展原则
企业在编制五年规划时,应提高站位,始终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紧密结合,坚守企业创建初心,牢记企业发展使命。
国运造就企业,企业也造就国运——企业编制的规划不仅要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也要对社会需求做出回应。企业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本次“十四五”规划于我国的战略地位,围绕其核心思想谋篇布局;另一方面要提升战略高度,对外具有国际化视野,对内形成大产业思维。
企业在编制规划时,往往在各阶段都设立了不同的发展目标,但无论这些目标如何改变,企业应当始终坚守原则性问题,秉持创建时的初心,尽力实现成立之初的承诺。
3、具化战略安排,确立主要目标
企业要基于上述宏观思考和基本原则形成中长期战略安排,并在编制规划时使这些战略具象化,明确现阶段的发展目标。
企业制定规划的最终目的仍在于将企业的战略具体化,使之在时间安排和资源分配上有所保障。因此,具体目标的确立不仅要在时间维度上体现递进关系,还应当分层次——不仅在最高层有,在中层和低层也应有。阶段性目标还应在业务及部门层面不断细化,使其具有可执行性与可考核性;除此以外,还要兼顾各业务、各部门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02合理设计规划步骤,逐步完善具体内容
01步 骤
(1)时间表
规划编制过程应当环环相扣,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中期评估,指对企业建立以来,一系列规划落实结果的评估。
第二阶段为基本思路研究,可分为调研评估、高层确立基本思路两步骤。
第三阶段为纲要性文件起草,旨在融汇基本思路,搭建业务、部门的规划框架。
第四阶段为正式编制,可分为征集意见、衔接论证和审批发布三步骤。
(2)路线图
编制“五年规划”除了要有明确的时间表,还要有清晰的路线图。
首先,在编制的过程中,企业要始终明确做规划的意义——“规划”虽以五年为主,但更重要的是立足长远。
其次,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愿景与核心问题展开系列规划。“规划”应当在不违背企业使命及企业价值观的前提下,认真讨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如: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提高经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内控,筑牢风险防范意识……
最后,还要注意“规划”的设计与实施要在总体、业务、部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规划”中涉及的目标要进行指标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结构图
总体规划: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内外部环境监测,考核以往计划的落实情况;在此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领导层确定新的战略目标与规划要求。
业务规划:分解企业整体的战略规划,对核心的业务流程及组织架构进行设计。结合智能分析手段,拟定基于市场调查的经营计划。
部门规划:具体落实规划细节,聚焦日常管理;根据新的业务部署,各部门按照职能要求,制定可执行的计划;搭建一体化的数据平台,实现多部门联动发展。
02内 容
具体的规划内容,可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考虑:
(1)把握时代机遇,增强科技创新
企业应当遵循国家对创新性发展和新兴工业化进程的要求,结合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外同行中形成竞争优势。以科技赋能转型,企业还应顺应时代潮流,推进各环节中的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企业要切实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企业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
(2)守住安全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中,国家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落实到微观层面,企业应在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上加大投入。例如,企业可以建立数字化质控系统,在满足合规性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产品质量,赢得良好市场口碑。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企业还应把牢安全生产观,提升发展的平稳性。企业的生产制造部门应当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3)建立全产业链思维,注重区域协同
企业还应具有大局意识,致力于产业链生态圈的建设。企业应与上下游企业协作,搭建现代化的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资本运作方面,企业在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应带动资本的良性循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企业还应助力脱贫成果的巩固,充分利用地区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推动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
(4)打通国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
企业应深刻准确理解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在业务部署中将该战略融会贯通——简单而言,企业应当以国内市场为发展主体,并占领、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对内,企业可利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分析手段,加强需求侧管理,进一步深耕国内市场。对外,企业应加强开放程度,结合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在周边沿线国家拓展市场,有计划地增加海外业务。
(5)加强环保理念,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不仅要对赢利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企业应全力配合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承诺,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全面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绿色发展出发,企业应逐步增强意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还应将承担的结果指标化,并扩大相关指标的覆盖面,使其经营成果得到更广泛的社会监督。
(6)搭建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明确了当今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对企业而言,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保障。企业可以从基本职能、人员管理、技能管理和能力管理这四方面搭建完整的管理体系,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服务能力。此外,还应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
(7)多措并举,保障后续规划实施
规划的设计与落实需由领导层统一领导,由部门负责人全权负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补充与更进。企业需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增强、巩固规划的落实效果。在内部,企业需要不断完善考评机制,并搭建一体化的内控系统,在日常经营、管理各环节中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企业有引入外部专家介入机制的必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国企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始终肩负着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相对更加复杂,但我国经济仍具有充足的发展韧性,对国企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如果沉着应对,国有企业仍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因此,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并用于指导未来五年企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企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整体思路
国有企业的十四五规划是具有宏观性、全局性、综合性和引领性的中长期规划,我们首先基于整体的视角,来全面审视国有企业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思路。
首先,需在承接中央政府十三五规划的整体回顾的基础上,客观回顾企业的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真实、系统地复盘企业在十三五阶段的发展优势和不足,如实反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制约条件的影响,争取在制定下一阶段目标的时候,能有更加完善的考量。
其次,我国十四五开局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远甚于过往。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局势、经济格局、政治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相较于十三五时期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形势下,企业只有对宏观层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才能在十四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基于全局视角,更加深入的理解上级单位所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再次,十四五开局阶段,各行各业都面临不小的变化与挑战。企业无论涉足何种行业,都要对自身的行业性质、定位、内外部环境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判,充分调查研究市场行情,厘清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优劣势关系,研究科技创新发展变化及产业格局情况,审慎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目标,科学的制定企业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而言,本次的十四五规划,不仅是一项上级布置的政治任务,更是企业全面、深刻审视未来三到五年发展的发展战略的契机。因此,企业在做十四五规划的时候,既需要着眼于当前,客观审视自身面临的实际情况,又需要站在未来看现在,提前谋篇布局,将企业的发展路径、关键战术和创新方向等方面,思考的更加通透。
最后,企业经营目标以及其他指标的落地措施。国企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既要站在大行业的发展中考虑问题,对未来发展和环境变化有一定的准备,又要切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稳步推进,体现出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把战略分解成具体的动作,明确下一年、下一阶段,企业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要把相对宏观的计划变成具体的动作,成为可衡量、可监督、可检查的量化指标,并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这样才能将战略完美地落地。
十四五规划编制相比过往有六个典型的变化
基于国企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整体思路,罗百辉认为,国有企业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6个核心要点。
第一,党政工作的重要性一定要着重强调。十三五期间,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已然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是当前国企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与其他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要把党的旗帜鲜明地亮出来,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把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凡涉及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重大改革方案、重要管理制度、干部考核与奖惩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都要作为党组织必须参与的范畴。
因此,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政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深度结合,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定要着力提升它的重要性。
第二,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一定要建立在对宏观环境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比如,国家现在大力强调的科技创新,如果我们站在国际竞争环境的大背景下去看,就能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国现阶段对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迫切需求,从而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需要对当前的地产开发、城市运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城市运营,以前更多的是体制内的运营模式,而现在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加快尝试市场化或者半市场化的运作的机制。
第四,客观真实地审视国有企业十四五开局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前,很多的企业都会谈及自身所面临的各类挑战和压力,但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仍然具有很多明显的竞争优势,机会远多于挑战。所以在战略创新方面,企业的思路需要进一步的打开。比如在地产开发方面,顶层政策总体上保持控地产、保产业的发展思路。但如果企业能够进一步打开思路,在维持地产主业稳定增长的同时,围绕“地产+”展开相关领域的拓展,通过外围的产业布局反哺地产主业,整个的局面就会全面打开。
第五,民生地产的开发思路完全不同,当前战法的创新正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近年来我们看到,很多的企业纷纷尝试把原有的地产板块业务进行分拆,有的企业开始在商业领域全面发力,有的企业开始在物业服务或者现代化服务等领域全面加速,有的企业基于良好的业内口碑,大力拓展代建业务。因此,企业的发展思路需要全面打开,这样才能在当前活跃的市场环境下,捕捉到企业顺势发展的良好契机。
第六,国企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制定,需要有很清晰的推导逻辑,要与企业的发展深度结合。国企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要与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相契合,充分发挥企业十四五规划对于企业的经营指导的纲领性作用,适时进行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企十四五规划需基于典型的分析模型来推导和编制十四五规划
国有企业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值得借鉴的一些经典分析模型。
首先是十四五规划宏观环境的分析模型。此部分我们建议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展开。一是全球外部环境的分析,二是国内政策环境的分析,三是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导向的深入理解,四是民生、经济等宏观基本面的趋势分析。基于这四个维度,我们可以相对全面的将十四五期间,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宏观背景进行深度的解读,为企业把握宏观大势打下基础。
其次是行业经营环境的整体分析模型。以地产行业为例,我们从绝大多数企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出发,提炼出六大维度,分别是总量见顶、横盘时代、低容错时代、管理制胜、结构性机会和产业为王。清晰的为企业梳理出行业未来的发展脉络,为企业明晰行业环境,找准战略定位提供参考。
再次是国有企业的战略创新模型。“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加快建成科技创新强国,而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在科创引领方面必然要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因此,关于国有企业十四五阶段如何做好战略创新,我们认为可以从4个层面进行展开。
最后是战法的创新模型。我们同样以地产为例,基于我们深入的研究并结合与行业内大量企业的深度交流,我们提炼出了可供绝大多数房企借鉴的“6+2”战术创新模型。其中涵盖了适度规模、合理布局、管理练内功、产品及服务、合作开发和产业破局六大战术创新,以及风险管控、组织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两大支撑。
当然,整个的十四五规划所覆盖的模型远不止我们提到的这些,在这里我们仅是起到投砾引珠的作用,为大家打开思路,提供参考。
国有房地产企业十四五规划的关键创新点
创新是驱动国企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那么国有企业如何把握自身创新的发力点呢?下面我们以国有房地产企业为例,从三个方面简要为大家提供思路。
第一,产品线全面升级。当前,地产行业新常态下,不少企业都将战场转向了二三线城市。但由于土地出让数量有限,制约条件较多,企业通过传统的招拍挂获地的机会逐渐减少,如果要进一步发展,那旧城改造就是很多企业无法回避的一个领域。如果企业自身就有旧改的产品线,那么未来在很多的二三线城市就会有相对更广的发展空间,可避免过多的受制于传统的招拍挂市场。
第二,制度全面创新。我们留意到,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基于业务的价值链来做顶层设计。比如有的企业成立了自己的造价咨询公司,以前造价咨询只是企业内部的一个部门,绝大部分的造价咨询业务,通常由外部市场的单位来做。而现在有些企业成立了自己的造价咨询公司,除了完成自身内部的相关业务之外,未来还会向外去承接市场上的其他的业务。
这体现出的就是国有制度与市场经济深度结合的一种创新实践模式。一方面,企业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创造更大的价值和税筹空间;另一方面,企业每一个板块的业务也可以进一步发展壮大,通过半市场化的运作机制,逐渐过渡到纯粹的市场化,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数字化创新。“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在此过程中,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十四五”国企改革和发展规划,特别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新基建”。
国企的数字化转型必须反映在业务、运营和绩效考核等全流程执行中,其不仅仅是搭个大数据平台,而更应该是基于全方位的数字化战略,从战略到运营,从前端到后端,从客户端到运营端,制定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调整组织架构,建立相应制度,使数字化转型一步步落实到位。
“十四五”期间,国企需要打开创新的大门,打造敏捷、高效、具备成本优势且可持续的创新型组织,建立高度互联互通的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巧用“外脑”,不断突破国企创新的边界,从而将消费者、供应商、合作方、行业专家和研究机构都纳入到自己的创新架构当中。
国有房地产企业十四五规划的核心指标
所有的规划与战略构想,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可评价、可量化、可参考的具体目标上。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国有房地产企业十四五规划的核心指标。
基于五年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国企十四五规划的核心指标可划分为两个层面,战略层和经营层。
在战略端,我们又可以将相关指标整合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我们的党建工作,另外一个维度是企业的发展战略,两者密不可分。
在经营端,对于每一个不同的企业而言,都是五年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第一个阶段往往是探索阶段,重在打基础、建标准;第二个阶段是多干快上阶段,注重在实践中完善和迭代;最后第三个阶段则应取得一些实际的突破。那么在各项经营目标的具体规划方面,我们再重点提五点建议供企业参考。
第一,企业的营业收入目标规划,不仅要涉及主营业务板块收入的增长目标,更要着重强调企业的收入结构应该如何优化。
第二,在资产规模方面,企业要着重强调如何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第三,税赋贡献方面,企业要突出对地方税收创造的带动作用;
第四,在利润水平方面,企业也同样需要进一步强调优化结构。
最后,企业需要通过在资源配置,产品服务、数字化转型、组织创新及产业协同等方面重点发力,实实在在的将企业的十四五规划落实到位。
结语
综上所述,十四五规划是我们深刻认知外部宏观环境的时机,也是我们深度理解行业发展挑战的契机,深入认知企业自身发展的优劣势。通过十四五规划的思考、推演和编制,真正将企业的战略发展想深、想透,再进一步将目标分解落实到位,再制定有挑战、有价值、有步骤的可落地目标,形成可落地的战略纲要,推动企业高质量的发展,真正发挥十四五规划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