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的蜡烛》新书出版:我们写现代诗该是自由的
近日,当代文化艺术出版社独家匠心之作《逃跑的蜡烛》新书出版。
《逃跑的蜡烛》为嘉羽首本个人诗集,分为《苦月亮》、《午后的迷惘》、《红太阳》三个篇章,共收录嘉羽陆续创作的散文诗五十余首。
想起我第一次读到嘉羽,深夜里一行行文字就在巴掌大的、局促的手机屏幕上浮动,好在这些诗歌本身是美而轻松的。你读了就会知道:换作一个抓耳挠腮,满面忧愁的“诗人”,恐怕永远也写不出这样妙趣的文字。
而巧遇这样的诗歌时,我总发现读出来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它所蕴含的情绪与平时交谈时的声量并不相适配。
所以假若有机会,我当然很愿意面对面地,向你显摆几首嘉羽的诗。不过你要原谅我,我非得时而在你耳边低语,时而指着鼻子朝你大喊才能尽兴。
事实上在读到嘉羽的诗歌以前,尽管我自己也写诗,却很少去看别人的诗歌。因为顶着“诗人”头衔“撞骗”的太多了。而他们的作品,则揭示着他们本质上的乞丐身份。
诗歌当然是由语言写就的,其本质也是另一个维度的语言。因为语言的功能在表达,是用于传递意识的工具。 我之所以讨厌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诗歌,是因为这些拙劣的作品总给人一种画地为牢的观感——诗成了结构上的镣锁,并不服务于作者意志,流于形式,用晦涩的语汇掩盖空洞的思想。
我想我们写现代诗该是自由的。一如在嘉羽笔下,一个浪漫的思绪可以是自由的诗,一个有趣的点子也可以是。
读到嘉羽的一些诗歌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情绪可以这样表达。可当我试着运用的时候,又发现似乎只有她懂得如何驾驭。
我建议你细细去读,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背后,究竟是怎样天赋的好奇与洞察力。
而说到这里,我不晓得自己究竟有没有表达清楚:到底为什么喜欢嘉羽的文字。
当然这一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作品本身就是情绪化的。一首诗歌就是一份私人意志的综合体,它在任何时候,都最像写下它的那个人。
想想实在是诸多理由,足以写个上百年,考虑到篇幅有限,而且要是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喜欢才好呢,便不赘述了。
说到最后,我又忍不住提起那个第一次读到嘉羽的夜晚——从手机屏幕里瞥见的,一整个跳跃着的新世界。那时我曾想:“要是这些浪漫,能在纸张上栖息一会儿该有多好。”今天看起来,它要实现了,我特别开心。
如果您尚未读过嘉羽的作品,我建议你轻轻翻开《逃跑的蜡烛》这本小书,细细读一读那些要远比我的唠叨要更有说服力的诗歌,亲自感受字里行间的美。
这种东西不倚仗解释,写现代诗就该是这样自由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