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动驾驶商业化成长史,蘑菇车联开启2.0新时代
颠覆性技术在商业化落地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曲线般的演进轨迹。关于全自动驾驶的猜想足够令人兴奋,但让机器完全取代人类驾驶,绝非笔直向上的一蹴而就之旅。在梦想照进现实之前,国内外多家自动驾驶公司已在商业化路径的探索中摸爬滚打多年。
谷歌、微软、亚马逊、Uber、Lyft等国外各领域巨头均有或曾经有过自动驾驶业务布局。无论是聚焦城市范围内的Robotaxi运营还是特殊限定场景的商业化方面,他们均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国内方面,自动驾驶头部公司蘑菇车联率先进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打造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驾驶商业化项目。
【蘑菇车联自动驾驶全场景布局】
巨头的探索
为什么自动驾驶最初的商业化模式选择了出租车而不是私家车?这和现阶段自动驾驶车辆高昂的改造成本有关。有数据显示,目前一台L4级单车智能自动驾驶车辆平均成本在百万元以上,基本上与一辆奔驰S级汽车相当。
Robotaxi模式绕开了消费者购车环节,更有利于现阶段技术探索和商业化落地。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Waymo、美国网约车巨头Uber和Lyft均曾进入Robotaxi市场。
【Waymo自动驾驶车辆】
不过,当前Robotaxi大多处于零散测试或限定场景小范围运营阶段,距离大规模商业化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业界乐观预期,Robotaxi最快也要2025年-2030年才能实现规模化运营。在过去一年内,Lyft、Uber相继出售了旗下无人出租车部门。有数据统计,谷歌Waymo在坚持Robotaxi路线的过去数年中,每年支出都在10亿美元左右。
既然Robotaxi大规模运营短期无法实现,是否拥有更加“接地气”的商业化路径?有。一些自动驾驶企业正在开拓自动驾驶卡车、矿车、收割车、物流园区车等细分领域,并已经有了实际落地应用,比如美国高速公路也已陆续开放卡车L4级自动驾驶。
【行驶中的自动驾驶卡车】
此外,去年开始,一种新型自动驾驶商业化模式在国内一些城市逐渐浮现。在城市场景下,巡游车、巴士、清扫车、巡逻车等城市公共服务性质的自动驾驶车辆似乎开始具备商业化运营空间。
如自动驾驶巴士用于园区接驳,自动驾驶清扫车、巡逻车、医疗车、快递车用于城市公共服务等。我国自动驾驶头部企业蘑菇车联以城市为单位,规模化部署多种城市公共出行和公共服务车辆,摊薄了落地成本,成为自动驾驶商业化2.0时代的重要开创者之一。
自动驾驶商业化2.0时代
与湖南衡阳市政府合作的智慧交通项目是蘑菇车联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代表案例。根据公开报道,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商业化项目。
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车辆大批量覆盖是该项目的显著特征。预计到2021年底,将有500辆自动驾驶车辆陆续驶上衡阳街头,包含Robotaxi、Robobus、自动驾驶清扫车、自动驾驶巡逻车、自动驾驶医疗车、自动驾驶园区车等多种自动驾驶车辆。其运营车辆之多、种类之丰富位居行业前列。
城市公共服务大多具有风险高、收入低等痛点,政府对于能够替代工人的自动驾驶有强烈需求,市场也具有相当的规模。比如环卫市场2020年规模就已超过2000亿元,有关机构预测,预计2025-2026年环卫服务市场规模将会超过3000亿元。
【蘑菇车联自动驾驶清扫车】
除了提供自动驾驶城市公共服务车队运营服务,蘑菇车联还将针对衡阳主干交通要道提供道路智能化和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化升级服务。这就将自动驾驶项目提到了参与智慧城市新基建的高度。与城市规划管理者直接对接也能够从本质上提升项目建设和运营效率。
【蘑菇车联自动驾驶巡逻车】
车路云一体化的自动驾驶系统还能与智慧城市整体建设相融合。在衡阳,蘑菇车联就将为衡阳提供一套“城市交通大脑”,用于实时监控规划和全局调度,高效匹配用户的出行需求,助力地方交通管理部门降低事故和拥堵率,降低城市整体碳排放。这是“衡阳模式”所隐藏的社会价值所在,也是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十四五”规划的诸多细则也为无缝衔接智慧交通的自动驾驶系统性方案落地城市场景提供了良好土壤。在“十四五”规划列明的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中,智慧交通居于首位。今年3月举办的一场国新办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志清明确表示,“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推动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技术发展与试点应用。
事实上,当前蘑菇车联自动驾驶项目已经遍布北京、上海、江苏、湖南,完成了项目规模、场景覆盖等多方面跨越,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城市项目批量化落地的自动驾驶企业。以城市为单位,蘑菇车联“衡阳模式”有望在全国各大城市加速复制、应用,推动自动驾驶进入大规模落地、车队级运营、无缝对接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化2.0时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