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不暗·酒局专栏丨武松:我打虎成名,以二著称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电影,
一部是《画皮》,一部是《武松打虎》。(文/西门不暗 原名:许庆亮)
画皮我记得是香港引进的电影,当年吓得够呛,很长时间没敢一个人走夜路,即使是强大的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也没扭转这种恐惧感。
《武松打虎》,那是我们这代人小孩时无人不知的电影,那时候不仅物质贫乏,好看的电影也是如此(现在貌似仍是),所以一部电影能绘声绘色说上很多年。
每个孩子心里的女间谍都不一样,但每个孩子心里的武松大致是差不多的,喜欢武松好像是理由特别充足的,长得帅,能喝酒,又能徒手打虎,关键是还能给哥哥报仇,几乎满足了乡镇小男孩对于英雄的所有想象,能力超群,忠义双全。这就是一个横在你成长路上的现成偶像,谁都躲不开。
关于武松的三件事:
1、连喝18碗酒,
2、徒手打死老虎,
3、为哥哥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
在不同年龄段,这三件事在我心里的排序发生过变化。
寻仇这个事,在我的价值观里一直是不太提倡的,我始终不认为暴力是解决恩怨的手段,但是法律显然又不够正义,这是够纠结的。(文/西门不暗 原名:许庆亮)
在喝酒和打老虎方面,老实说,很长时间里,我认为能打老虎是件特别牛逼的事,尤其是长大后知道女人都是母老虎这个惊天事实之后。老虎在一个80年代成长的男孩心里,是一种想象力无法逾越的事物,以至于小时候我对武松的崇敬,排在所有的水浒英雄之首,在小男孩心里,朴素的个人英雄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直到我接近成年,参加高考前一晚上,我在同学家里闲聊,有一个在武大读书的学长也在,鉴于对武松的崇敬,我对这个学长也表示了相当的敬意,这学长当即表示很晕,我说你是武大郎,武松的哥哥,武松是我崇敬的英雄。这学长听完表示更晕了。
再后来,等我读大学和工作之后,我就不太在意打虎不打虎的事了,除了动物园,似乎只有在媒体上才能见到大老虎,用来形容贪腐官员的。
这个阶段,对于连喝18碗的武松产生了能力上的崇拜和知识上的质疑。当年的我虽然酒量不是出类拔萃,但是酒胆吓倒过一些朋友。
有一年夏天晚上,我们骑着自行车在街头闲逛,跟朋友发生了口角上的争执,究竟谁喝快酒水平高,我们俩谁也不服谁,当即把自行车停在马路边,找了家路边小店,每人拿碗喝家乡的米酒,谁先喝醉了谁就输。
那个碗有半斤分量,我一口气连喝了6碗,想着完了,再也喝不下了,肯定要输了。结果朋友第6碗怎么都喝不完,我一下子在圈子里名声大噪,一般朋友三米之内不敢找我PK。
现在想起来年轻时的喝酒往事,都不禁倒吸几口凉气,都是拿命喝酒的,不知深浅,先干(gàn)进去再说。酒量一般,酒胆过人,先把场面拿下,回去吐个死去活来,反正没人知道。(文/西门不暗 原名:许庆亮)
经过多次各种场合的PK,大致知道自己的酒量离武松这样的青史留名还差了几个西门庆,慢慢也就不再有这种不现实的好胜心,打虎比不过,喝酒也不行,最后只剩下了一颗贼心。
再后来,对武松的关注,从打虎、喝酒层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看看电视剧里的武松造型吧。几个版本的电视剧《水浒传》,我看得最认真的无一例外都是武松这部分。为啥最喜欢看武松这部分啊?因为武松经常回他哥哥家,他哥哥家有潘金莲啊。
到了中年油腻男阶段,对武松的崇敬更加深了一层。武松不仅创造了几个经久不衰的文学场景,也催生了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好吃不过饺子,好看不过嫂子。
自古能过忠义一关的好汉数不胜数,能过美人一关的男子真的不多。武松在嫂子面前的二,在哥哥面前的情,是他能打动一代又一代人的主因。
纵然你是世上的奇女子啊,我还是那坚如磐石的小叔子。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一杯,我先干为敬。(文/西门不暗 原名:许庆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