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园区高质量发展峰会暨2021'招商与选址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同时,“2021年国家级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暨国家级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排行榜”评选活动也正式启动。该白皮书和排行榜将由园区荟、和君咨询、产业中国研习社、中城标排大数据研究院(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联合推出。
十位专家学者以及产业园区运营商代表做了精彩的演讲,近两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产业园区代表参加了此次峰会。活动还得到了和君咨询、产业中国研习社、中制智库、天下城市智库的大力支持,以及贝壳菁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协办。
产业园区面临的新困境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向高质量进一步发展的挑战,园区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源,如今遇到了诸如管理体制不畅、产业与城市发展不平衡、招商困境、传统的投融资受限导致园区发展面临资金困境,等等诸多难题。
(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主任王鹏)
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主任王鹏,从事产业园区相关研究十多年,他在演讲中透露,各地产业园区“加速上马”,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2010到2019十年间,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在中国已经超过了1.5万家。
在王鹏看来,这么庞大数量的产业园区同质化竞争日趋明显,已经出现了四大困境:一是产业规划雷同,同质化竞争;二是产业政策趋同,导致低层次的竞争;三招商手段缺乏差异化;四是运营服务体系简单初级,缺乏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雄安发展研究智库常务理事 产业中国研习社创始人张五明)
产业中国研习社创始人张五明则专门就科技类园区做了阐述。他认为,目前中国科技园区治理存在招商成本越来越高、孵化能力不足凸显等困境。表现有:一是有高企无创新;二是有资本无项目;三是有机构无孵化;四有平台无成果。
造成这种困境的背后原因,张五明认为是传统工业园区的开发运营模式与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诉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产业链环节错位,制造流通环节只是创新链的尾端;另一方面,运营模式不匹配,只看亩均收益是带不来新技术的。
产业园区的发展新趋势
园区荟总编辑、中城标排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谢良兵发布了《2021年中国园区招商与企业选址报告》。为了解中国企业的选址取向,报告研究组发放了3350份问卷,回收2130份,完成率超过64%,受访者主要是企业的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
(园区荟总编辑、中城标排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谢良兵)
这项针对企业选址的问卷调查显示,各层级城市的企业都青睐产业园区。报告显示,在产业园区、写字楼、联合办公空间三种业态中,有超过56%的受访企业更愿意选择入驻产业园区办公。若以行业分,制造业占40.5%,IT业占32.23%。
无疑,产业园区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前述的产业园区困境,越来越多的园区运营商开始寻找新的突破途径。贝壳菁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磊以其公司运营的遵化市银器产业微城为例,讲述了产业园区的新发展趋势。
(贝壳菁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磊)
作为产业微城概念的提出者,张磊表示,产业微城是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城乡空间配置的一种创新型空间开发模式。产业微城是一种实现产业高度集聚,并达到生产、生活、生态合一的产城融合新模式,成为产业园区创新的新趋势。
产业中国研习社创始人张五明认为,对于科技类园区来说,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打造真正具有技术创新催化能力的高品质空间载体。张五明强调,一是要做到产业链前移,尤其是要聚焦研发环节;二是要打造适宜技术研发创新的空间环境。
产业园区的发展新路径
产业中国研习社创始人张五明认为,新型科技园区的发展路径有五个:一是定方向,一个大产业,一群小赛道;二是明思路,建立技术研发服务集聚区;三是选载体;四是建队伍,做到科产联动;五是慎开发,做到门槛高。
资本力量介入产业园区的发展不可或缺。中科招商集团执行副总裁 、速普创新总经理任立殿就资本如何推动产业创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科招商集团作为一家国际化综合性产业投资集团,这些年介入地方的产业导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中科招商集团执行副总裁 、速普创新总经理任立殿)
任立殿透露,中科招商近年来利用其资本、人才、资源优势,整合官产学研金介等多方创新主体,在湖南、山东、河北等地打造了航空、循环经济、军民融合等产业园区,助力地方完善产业链与价值链,培育了不少高增长产业集群。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
科技同样是产业园区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教授级高工李栋博士,就产业园区的招商、产业图谱、资产管理等方面,以及产业园区内入驻企业等的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探索与展望。
(经济观察报政研院院长宋馥李)
园区发展还不能忽略瞪羚企业等成长型企业的力量。经济观察报政研院、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合合信息启信宝曾发布中国瞪羚企业报告。经观政研院院长宋馥李说,两万五千多家瞪羚企业,正在助力产业园区的新动能培育和新旧动能转换。
高质量发展标准是什么
高质量发展是最近几年各地政府以及产业园区强调的高频词汇。高质量发展要求园区通过自身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不管是对于城市而言,还是区域经济载体的产业园区来说,如何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难题。
早在2013年,城市战略专家、天下城市智库创始人、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原研究员罗天昊,就推出了“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名”,至今已八年时间。早期榜单只局限在民营经济占比、人均GDP 、第三产业占比、万元GDP能耗五个标准。
(城市战略专家、天下城市智库创始人罗天昊)
2017年,国家正式提出高质量发展战略之后,罗天昊的高质量发展排名评价体系中又增加了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占GDP比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产出效率、基尼系数等五大指标。
谢良兵透露,12月将发布的国家级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及排行榜将借鉴相关的评价体系,会以第三方视角,客观、公正、中立、全面地对中国388家国家级(不含2021年新增的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园区在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展望未来,王鹏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园区亟待升级,打造高质量的发展模式。他以详实的案例阐述了产业园区在盈利模式、数字转型、融资模式、政策升级、运营服务等五个方面的创新,给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方法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