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王皓宇——从中西医差别看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我国2015年的统计数据,2015年底中国的人口数量为13.74亿,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2.2亿,占人口比例16.1%,65岁及以上的老人达到1.43亿,占比10.5%。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国际标准的1.5倍,更可怕的是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加速。我国2017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近20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2(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的育龄女性在15岁到44岁生育子女的平均数量)。而一个国家要想完成正常世代更替,国际上认为总和生育率不能低于2.1。中国老龄化的实际状况在呼唤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健康养老产业出现。
与此同时,有过疑难病就医体验的人可以深刻理解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中国经过了五、六十多年的工业转型,目前已经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商业社会,企业和组织的规模都在向超大型发展,支撑工业化体系和超大规模组织运作的基础是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和集成化的分工协作模式。客观来讲,这种模式是适应“集团军作战”的现代大工业体系的。在这种发展方向指引下,现代医院的规模和运作机制也在向大工业体系靠拢,中、西医医院都有严格和精细化的分工,医生都变成了向“纵向”发展的专科医生,“纵向”的过渡深入发展导致了横向的联系被削弱。而患者的感受经常是“综合性”的,很少有单一的不舒服感受,这样就造成了看病就诊效率非常低,看一次病需要跨过很多专业,而“专科医生”也很难解答非本专业的疾病。一旦涉及到跨专业的疾病,经常需要不同专业的专家会诊,医院划分的专业越多,会诊的专家也越多。由于人体不同于机器,生活体验和直觉告诉我们,情绪、感受和身体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身体上的不舒服经常是综合性的,而条块化的管理模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很难系统的解答这些问题,即使专家会诊的方式,不同专业的专科医生会诊的方式也很难保证在同一认知水平的维度和“相同频道”对话。而病人的需求往往是希望得到一个综合性准确的答复,但是现代化的医疗体制很难满足病人们的愿望和需求。大量慢性病和体检结果缺乏准确有效病因分析和干预手段,如失眠、肠胃病、焦虑症、抑郁症……。健康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与人们群众的日益提升的健康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究其原因,除了上述大工业体系的流程化、条块化管理模式外,刨除医院过度商业化和职业道德的因素外,造成上述问题与现代医学的理论局限性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探端倪:
1. 以解剖学和化学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我们都知道,现代医学是以解剖学和生物化学为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门医学体系,这个体系本身并没有错,反映了人体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疾病变化的原理。但这个理论体系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用这个体系无法全面的反映出来人体健康的因素和疾病的发病原理。例如,用化学有效成分的分析的方法很难区别喝热水和喝冰水的差别,热水和冰水的有效成分都是H2O,但是有生活体验的人都知道,有胃病的喝热水会更舒服些,冰水经常会导致腹泻和胃胀气。再例如,走地鸡和饲养鸡在化学分析上也很难发现其区别,但食用的感受会有明显的不同和差别
解剖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在对“死体”的研究基础上的,这个理论本身也没有错,但是够不全面,忽视了死体和活体的巨大差别。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死体的身体会萎缩,血液会流失,会变冷,身体丧失了正常的能量和温度,死体没有办法说话、思考和行动。从现代生态理论来看,一个“活”的生命要维持生存必须有合适的温度生存环境,体内一定有能量的流动和交换,而“死体”是不存在这样的理论模型的。解剖学的对人体的认知方法忽视了人体各器官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中医的经络学观点而言,中医认为经络只存在于活体,经络中流通的气血是实现人体脏腑能量交换和发生关系的,而死体并不存在这样的联系。另外,我们可以直觉感受到身体脏腑之间的联系,例如在遭遇感冒时,我们会亲身的体会到头痛、发烧,疲惫无力和肌肉酸痛之间的关系,通常我们会感受到发烧会伴随疲倦、昏迷和畏寒。
2. 现代医学忽视了人体多元性的特质以及内在联系。和机器相比较,人体具有多元化的属性,而非简单的一个“机器”。以电脑来做比喻,人体至少是由“软件”和“硬件”共同组成的。“硬件是我们的骨骼、脏腑、毛发、肌肉等,而软件则是我们的想法、情绪和心理活动等。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深刻的体验到,人体的“硬件”和“软件”是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的。例如,胃不好的人生气会导致胃痛,“心里有事”时会导致失眠,紧张时嗓子会颤抖嘶哑,担忧恐惧时会频繁上厕所,严重时甚至会因为恐惧导致大小便失禁……;反过来,身体上的疼痛也经常会引发情绪上的焦虑不适等。我们可以体会得到,人体的“软件”会发出令“硬件”不舒服和生病的信号。现代医学对人体“硬件”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知识,也有了非常深刻的认知,但对于人体的“软件”认知,依然未建立起系统的知识和理论认知。例如,靠B超,CT,胃镜、肠镜、血液分析等“硬件”分析手段,并不能解释并找到熬夜会眼睛干涩和头痛的原因,感冒细菌入侵为什么会引发头痛畏寒,严重生气会导致失眠等。理论上缺乏认知,自然找不到有效的对治方法。
3.把技术革新和医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等同。
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医学界。实事求是的讲,现代医学最近几十年并未取得理论研究的突破,依然是建立在“应用技术”上。主要体现在通过科学仪器和显微技术的发展对微观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医学治疗也主要依赖于精密仪器的监测和探测,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指导,对人体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联系几乎还建立在“一无所知”的理论指导下。对于肿瘤等疾病采取切割的治疗方式,对于其产生的原因依然没有清晰的理论指导。对于口腔溃疡,皮肤病等归结为缺乏维生素的说法并不足以令人信服,因为这个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一个家庭里近乎相同的饮食,A不患口腔溃疡,而B经常患口腔溃疡的事实。
医学的本身应该是建立在对人体脏腑的全面认识(包括“软件”和“硬件”),脏腑之间各种联系以及如何发生作用的理论认知上的,这种认知应该符合人体的实际感受。但在现代医学中,我们一直没有看到这样的理论体系出现。例如现代医学理论依然无法解释喝冰水和喝热水对人体造成的差异性,手脚冰凉和手脚异常发热的原因和内在区别。
上面从三个方面通过列举法分析了现代医学理论模型的局限性和不足,但现代医学也有其非常典型的优势,除了众所周知的可视化,标准化(既是不足,也是优势)外,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例如屠呦呦从青蒿草中提取了青蒿素来治疗疟疾,青蒿素做成的片剂和试剂显然比喝汤药更具有便捷性和易于传播的特点,有快速治疗的优势。
和现代医学相比,中国的传统中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优势:
1. 中国的中医理论来自于自然理论。其假设认知是:人是自然产物,所以人体上呈现的一切生理规律都是自然规律。人体的五脏六腑也是自然的运动的结果,中医的伟大经典《黄帝内经》洋洋洒洒十几万字,就是讲人和自然的规律。仔细研读过《黄帝内经》的读者会得到一个结论,《黄帝内经》对人体模型的描述是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变化基础上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内在运动关系和模式更符合人体的感受和生活实践。
2. 中医是大道化简,以我为主的理论体系。现代西医学目前把主要的研究精力放在对病毒和细菌的研究上,并以开发新的药物抑制和消灭病毒为治病思路。而中医则把研究对象放在了人体本身。例如,中医理论认为活体中有气血和能量的流动,如果身体状况保持良好,人体的“正气”从内向外宣发将身体维持在“正压”状态,这时候外界的病毒和细菌就不容易入侵人体。这个理论模型显然比西医的病毒理论更符合生活体验和常识,生活体验告诉我们,感冒通常是由于熬夜、疲劳等导致身体气血水平下降引起,而非病毒过于厉害。
再譬如,笔者昨天诊治了一著名上市企业高管,用西医的术语说是皮肤过敏,表现为皮肤多处红、痒、和轻微发烧。西药采用了抗过敏药抑制人体的免疫中枢神经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患此病已经多年,西药疗法并未解除其根本,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发展趋势。
从中医的角度看,通过望闻问切,诊断为患者体质肺虚,肺气呼吸和宣发的力量不足,具体体现在毛孔非常细小,毛孔明显开阖失调,肺脉弱而无力,患者自述也不容易出汗。这样体质很容易导致人体皮肤的散热功能不足,身体很容易积蓄内热。人体的毛孔是身体的“气孔”,毛孔偏于收缩,开阖失常闭敛很容易导致人体内的水分“相对失重”,水液滞留在身体上部和血液中而积湿。病人自述尿少、大便干也印证了这个机理。身体内积蓄多余的湿和热不能外散、排出,积蓄在皮肤上表现为皮肤过敏。
很显然,中医的这种辩证方式更符合病患的实际感受和贴近实际情况,笔者通过解表散热除湿的方式也更快速和更有效。
中医把研究对象放在人体的小环境,以改善人体小环境为治疗目标达到健康的方式,显然比无穷尽的研究病毒和细菌更便捷,治疗也更方便。
3.中医是运动医学模型,西医是静止医学模型。中医的两大经典《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对人体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动态基础上的。《黄帝内经》详细的阐述了人体经络的走向,气血的运动方向以及经络和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伤寒杂病论》更是精准的阐述了疾病发病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用药方式。运动医学的模式显然更符合人体活体的直接生理感受,运动医学模型对诸如生气导致失眠,思虑会导致缺乏胃口有更清晰的解释。从现代学科分类来看,西医的研究模式更接近化学方法,以研究化学反应和“有效成分”为理论依据,这种理论基础对于手脚冰凉、上火等都无法进行解释。而中医的研究模式更接近物理学,其寒热、沉浮的研究方式可以清晰的解答上火、手脚冰凉等疾病机理。
4. 中医的用药方式更接近自然生态理论和基因理论。西药的用药理论是建立在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以研究药物的有效成分和在人体化学反应为理论依据。而中药的用药方式更贴近自然和基因理论。现代医学将营养物质划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大类,另外还有少量的微量元素。实际上,按照化学成分很难反映食物的内在差别和全貌。比如走地鸡和饲料养的鸡在化学成分上非常相像,但我们直接品尝到的口感和营养差别都非常大。用现代的观点看,中医看待中药更偏于从“基因”的角度看。按照基因理论,物质表现形式的不同决定因素在于基因而非化学成分。人和人的外貌、思想、体质的不同决定因素在基因,而非化学成分。而基因的本质从化学成分分析也是相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DNA遗传因子的排序不同造成的。事物由于内在的基因排序不同,因此会在外在表象形式和特征上体现出不同。中国古人不知道基因科学,但知道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分析事物的生长环境、生活特点来判断事物的特点以及药物的药性。这就是《周易》称作的“象”,即通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来反推事物的内在特点。对一味中药特点的判断,也主要是通过药物的外形、生长特点和位于植物上的位置、气味等属性来判断该药物功能。
例如,粥是大米熬制的,而大米是植物的种子,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象”,植物的种子可以孕育成一个新生命,是植物在秋天成熟的果实,因此其营养是全息的。从中国文字看,我们形容一个人有“精神”,“精”是米字偏旁一个“青”,即新鲜的米就是人体“精”的来源。大米被煮融后温润而易于消化,既有营养,又有利于保持住身体的水分。
再譬如:绿茶和红茶的主要差别是由于制作工艺引起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喝茶帮助食物消化,晚上喝绿茶不容易入睡。原因在哪里呢?茶是茶树的嫩尖,生发力量很强,在春天摘采,秉承了天地生长的力量,同时绿色蕴含着生长生发的能量,因此绿茶秉承了自然的禀赋,具有帮助阳气生发、运动的禀赋,所以可以助消化,提升动力,有滋养肝木,化浊气和排水的功能。红茶的功能则有所不同,红茶制作过程中经过发酵和成熟,禀赋有“土”的特点,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大自然的土可以把自然界产生的废物埋藏发酵分解后变成有机的肥料和有用的能量来提供给人类,红茶的颜色也接近“土色”,因此红茶有帮助脾胃进行能量发酵,变废为用的功效。因具有“土”埋藏的性质,所以红茶更有助于帮助脾胃的功效,同绿茶相比,喝红茶不易失眠。
中医的这种看问题的角度,显然更符合自然生态理论和人们的直接感受。
同西医相比较,中医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但目前发展现状也有明显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传承的不足。中医理论的巅峰出现在东汉,代表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伤寒杂病论》按照“以我为主”和改善人体“内环境”的研究方式,系统严密的阐述了疾病的发病的规律和对治思路。但由于《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产生年代过于久远,其用语习惯和表述方式与现代人理解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两部经典的用语又高度浓缩,大道化简。这就导致了代表中医最高理论水平的两大经典在宋元以后的理解和传承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宋元以后医学的百家争鸣实际是医学理论发展的碎片化,系统全局的中医理论倒退为模块化的拼接。由于中国近代百年来的文化和信仰危机,大部分中国人对自己的古典经典文化根本就不知道,更谈不上理解和传承。中医药大学的教育用西医的理论指导中医,其结果是四不像,优秀中医的萎缩和中医水平的退步也证明目前的大学教育机制并不适合中医发展。
2. 中医本身的表述方式。中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物,其阴阳五行的表述方式很难被现代人理解,现代人普遍觉得抽象。而中医在现代化的过程又忽视了这一重要的环节,以至于至今依然有人因为中医的表述方式而误认为带有“迷信色彩”。笔者《四圣弘医》的出版以及“四圣弘医”公众号的建立,就是希望用现代语言的方式描述和揭示中医,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和古中医中间建立起一座桥梁,阐述中医的科学性和伟大性。
3. 中医的现代化问题。中医本身具有大道化简的理论优势,其现代化的过程并不是将其理论现代化,而是将其表述形式现代化能更让大家理解。另外,就是要将老中医“望闻问切”的高超技能通过数字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可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开发脉诊仪和面诊仪将其数据化,这样就可以针对较大群体进行中医诊断、健康管理以及采取相应干预手段。
通过以上的中西医优劣势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医具有典型的理论优势和大道化简、直取根本的优势,其采用动植物用药的方式也更安全和更符合生态理论。但其抽象、模糊的表述方式,技术内化的特点也是目前的明显不足。
西医的典型不足体现在理论体系和缺失和局限性,但其具有量化、可视化以及可推广的优点。
这些年的中西医结合用西医的理论指导中医,其结合恰恰是“短短结合”,具体体现在中医院也以西医的检测理论为指导,再考虑用中药来进行治疗。譬如,西医已经诊断为高血糖,再寻找中药降糖的药物。实际上用中医的观点来看,高血糖产生的病因并非真正的糖高,葡萄糖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单元,正常情况是贮存在人体的肝脏、脾脏和肌肉当中的。由于疾病导致人体的脏腑“衰老脆化”,糖元在脏腑中流失到血液中和尿液中,尿液和血液中血糖浓度高实际上只是一个现象,而非根本原因。治疗应该以将强脏腑运化和恢复生态功能为目标,而非简单的降糖。简单的降糖会导致病人最终因为缺乏营养的导致脏腑衰竭。
理想的中西医结合应该是发挥中医理论完美和大道化简的优势,发扬西医标准化和显化的优势,将名老中医的内化技能通过科学的手段呈现出来用以做健康管理和数据管理。
中国古代的中医书籍虽然看起来烟波浩渺,但核心辨证思路和药方主要集中在《伤寒杂病论》大道化简的理论推演和256个药方当中。熟练的掌握其辨证思路和举一反三的运用这些药方,人类目前面临的绝大多数疾病和健康问题可以轻松应对。
中国走过了近百年的文化危机,党和政府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中医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全面改善中国人民健康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这一点,日本过去二十年的中医药发展历程已经得到印证)。也清晰的认识到,以现代医学思路来指导中医的发展是对中医的巨大扼杀。去年到今年颁布的《中医确有专长医师资格管理办法》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管理审批管理规定》已经为中医药的发展卸下了“紧箍咒”,也标志着政府放弃了用现代医学指导中医药发展的思路。
在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机遇面前,在党和政府大力弘扬发掘中国古典优秀文化的大环境面前,在中国老龄化现状以及全民渴望健康的呼声中;在国家和政府全面支持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当中,实际已经为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我们要坚持中华民族6500年来形成的文化自信,坚持“中医为体,西医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自信,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医和热爱中华民族的有志之士应坚定信心,充满理想,统一思路,为实现改善全民族健康水平和体魄的伟大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把个体生命融入到时代前进的洪流当中,甚至用个体去推动和撬动时代的进步,这样的生命,将会格外幸福和有意义。这样的生命,可能不会被历史所铭记,因为他已经成为组成历史的一部分,伟大因为沉默和融入历史,沉默和融入历史又彰显出伟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