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飘出稻花香 斑马会员助力吉林白城农品上行
近日,“中国田·稻米香”格家网络(斑马会员)-白城大米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暨稻米文化传播活动在白城中国田助农示范基地举行。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菜篮子供应链委员会秘书长徐大庆、镇赉县原农业局局长苗臣、中农煦丰生态科技盐碱地治理专家史洋博士、中国田项目负责人周一波等出席活动。
此次,各领域专业人士齐聚白城,他们就如何持续改造盐碱地,推进白城弱碱地稻米品牌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纷纷献计献策,决心着手打造出一个白城弱碱地稻米区域公用品牌新爆品。
2020年10月,经过国家专家组的实地考察和评审,白城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弱碱地稻米之乡”。白城地区属于典型的苏打碱化盐渍土区,其所有的十类土壤类型PH值均在7.7-10.9区间。
“这么些年来,镇赉县高度重视盐碱地治理工作,但传统以水冲碱等传统技术手段的改造消耗大量淡水资源,还会出现土地返碱现象。2017年,中农煦丰生态科技技术团队着手改造盐碱地后,使用独特的微生物技术,已经帮助镇赉县改造了1200亩的盐碱地。”镇赉县原农业局局长苗臣说道。
“我们团队驻扎在基地,用了五年的时间,在镇赉县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基地应用“MiNIT”技术(微生物—纳米整合技术)进行盐碱地治理试验示范,如今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史洋博士回忆起治理盐碱地的岁月。“这个技术治理盐碱地的时间短、效果好,克服了传统盐碱地治理技术的单一性,是盐碱地治理传统技术的一个升级和革新,而且具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如今,已有1200亩盐碱地被成功改造,水稻亩产从改造第一年的800多斤到现在的1200斤左右,镇赉县的盐碱地逐渐焕发出了生机。镇赉县的盐碱改造案例,不断成熟乃至成功,将有益于全国乃至全球的盐碱地治理,使得荒地变良田,对完成保证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具有重要意义。
周一波表示,此次带领专业电商团队溯源白城弱碱地大米,有信心孵化出一个能够占领中高端用户餐桌的大米产品。
一片蛙声中,陶运国望着正在适应的禾苗,与同伴补种着稻田的缝隙。只要播种的苗能挺过这段时间,今年的收成又有了保证。看着昔日的贫瘠之地摇身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良田,陶运国明白,电商进驻的元年,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