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要闻 产经 房产 金融 银行 基金 保险 数码 智能 汽车 娱乐 时尚 生活 健康

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邵顺生

2021-07-19 16:50:38 来源:钥城网
分享: 微信 微博

匠心琢砂传风骨,妙手神韵启茗道

——访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邵顺生

 

 

邵顺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中国紫砂艺术大家、中华传统工艺大师、非遗(紫砂)高级技艺传承师、中国政协文史馆工艺美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儿童文化促进会博爱和大使、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国家人才诚信档案管理办公室)、国际工艺美术传承师(人信网诚信人才备案)。

1979年开始从事紫砂创作,在四十余年的制壶生涯中刻苦钻研、思维敏锐、大胆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其作品形制优美,色泽古雅,神韵兼备。

紫砂世家袭绝艺 ,潜心修炼终成家

“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江苏宜兴特有的山水,滋养出最具韵味的紫砂文化;曲折的文化积淀,孕育着紫砂文脉独有的灵。漫步在宜兴泛着鱼鳞光的石条路上,耳边响起的尽是捶打紫砂泥料的“叮叮当当”声,这是“陶都”特有的韵律,更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邵顺生的起点。

“紫砂之路无捷径,手艺之途无快门。”对于邵顺生来说,保存指尖划过时光最好的方式,就是磨进泥中、抟入壶内。“紫砂制壶技艺可追溯至5000年前,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把纯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展现出的韵味与魅力,是机械化永远无法企及的。可是与很多手工艺的坎坷传承一样,紫砂技艺也面临着工业化带来的巨大冲击,只有少数人还在固执坚守,我有幸是其中之一。”邵顺生强调。

邵顺生的工作室内,满眼都是各式各样的紫砂壶,窗边安置着两张制壶的工作台和泥凳,加上几幅国画的点缀,显得颇有韵味。“入行至今,我的所有作品和收藏几乎都在这里了。”邵顺生介绍着心爱的紫砂壶,慢慢的讲起了自己的学艺历程。

宜兴紫砂发端宋代,盛于明清。宜兴丁蜀的制陶历史可上溯到6000多年以前,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在丁蜀镇,过半的住户从事着紫砂生产和经营,既传承发展着古老手艺,又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每一位紫砂艺人开始都是从学和模仿开始的,邵顺生也不例外。

邵顺生祖辈世代生活在中国紫砂的圣地——宜兴丁蜀。源于世家传承,邵顺生在紫砂创作中有极深的造诣。他的祖先邵大亨清代在壶都就是颇负盛名的紫砂高手,其所制之壶,在当时就是紧俏宝贝,求壶者络绎不绝。在家族的耳渲目染下,邵顺生从小就喜爱紫砂,并在成年后拜入一代制壶泰斗顾绍培门下,潜心学艺,在紫砂的沃土上,肆意的汲取着大师的营养,默默的成长着。

随着学的时间越来越长,邵顺生逐渐掌握了紫砂艺术的门类和派别,作品也不断精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使作品“有挺劲阳刚之气,含深厚大度之势”,制壶之艺渐入佳境,所制作品得众多名家和收藏家的青睐。就这样,邵顺生凭借扎实的制壶绝技,逐渐成为了邵家紫砂门派的“掌门人”,成为紫砂行业一代大家。

紫砂匠心耀华夏 ,如日方升续新篇

邵顺生手作的紫砂壶之美,由内而外、细腻典雅、静谧如斯。捧起一盏紫砂壶,就如同捧起一抔六千年的泥土,也捧起一抔中华民族起源的泉水,正因如此,邵顺生丝毫不敢怠慢。在纷扰浮嚣的社会中,邵顺生以一种“不合时宜”的坚守,以技养身,以心养技,十年磨一剑,百回攻一关,在慢行中以对紫砂的热爱对抗寂寞,在一刀一刻中诠释对紫砂的虔诚与恭谦。

工匠精神,是一个手艺人的安身之本,又何尝不是一个国度的生命之魂。方寸宜兴土,咫尺匠人心,在邵顺生的手上,一捧神奇的陶土,正在他的指尖绽放光华。打泥片、划泥片、围身筒、打身筒、调脂泥、口部满片……从泥料采选、制泥,到制作壶体、成型、刻字、做画,再到入炉煅烧,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工序,都是邵顺生心境与修养、情感与艺术的流露。

紫砂壶之所以能够独步茶器之林,除了其独有的结构和实用价值外,颇具韵味的观赏和美学价值也非常重要。“紫砂壶之美,并不仅仅是泥料、壶型就能展现的,还有其中蕴藏的内涵、镌于壶身的壶铭,以及其他的配饰。”邵顺生说,“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生动,在富有实用价值的同时兼顾美学韵味,在制壶的业余时间里,我还自学了多项技艺。”家族传承的制壶技艺为邵顺生夯实了制壶的技术,而深谙前辈制壶要诀的他,无师自通了古今名家紫砂壶款型设计和制作精髓,并集熔造型、陶塑、书法、绘画、篆刻、文学诸多技艺于一身。如今邵顺生的作品,或创新器型、或镌以壶铭、或增加配饰,把把紫砂壶都在叙说着颇具经验的紫砂工匠对于紫砂壶的独到见解。

“抽象地讲紫砂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成。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能令人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邵顺生介绍,“几百年来,紫砂壶的装饰手法增加了很多,如贴花、雕塑、浮雕、描金以及文人雅士所喜欢的诗、书、画、印等。总之,每一只壶必须有它独特的个内涵,否则,这个壶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和价值。”

邵顺生的制壶技艺得到了业内人士和专家的肯定。多年来,他创作出许多文化内涵与科技含量相结合的艺术精品,被业内人士和专家称之为“壶中艺术经典”,并在各大艺术评比中屡屡摘得桂冠。从业以来,邵顺生获得80余件作品国家专利、40余件作品荣获金、银奖项。2010年,邵顺生以出色的表现被授予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邵顺生创作的隋唐钱柜、菱花夺魁两件紫砂壶作品更是一举夺得巴拿马金奖。

“创作‘隋唐钱柜’这件作品期间,动不动就彻夜不眠,改形态,调细节,每一项过程都尽心尽力。最终,‘隋唐钱柜’呈现出的完美艺术形态也没有辜负我的心血。看到它荣膺巴拿马金奖的那一刻,我的欣喜和甜蜜不亚于与夫人的初恋。”回忆起往日获奖的时光,邵顺生笑着说,“巴拿马博览会奖项不是美国的,而是世界的,被中外媒体称为国际三大奖项之一。时隔百年再次荣膺这一奖项,是紫砂行业的光荣,也是宜兴人民的光荣。”

第105届巴拿马金奖获奖作品《菱花夺魁》(邵顺生作)

隋唐钱柜

千年风华显神韵 ,与时偕行乘古今

如果说紫砂文化是一条浩浩汤汤的长河,从远古奔流而来,翻越崇山峻岭,穿过柳林繁花,容纳人生代代,沉淀沧海桑田;那么邵顺生就是在日升月落,春秋更迭中传承先人智慧,革故鼎新的匠人,以紫砂技艺,绘墨间山水。

不趋炎于庙堂之高,但惜名于江湖之远;不鼓噪于攘攘闹市,但独守于孜孜不倦;不计较于千钧荣华,但惶恐于一世英名。四十年的制壶生涯,已经令邵顺生在制壶上炉火纯青,叹为观止。他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融进紫砂壶的风采神韵之中,希望其精良的制作工艺和悠久的制作历史文化通过手工制作世代相传下去。

然而,在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邵顺生发现自己身边很多紫砂工匠朋友纷纷转行,宜兴当地的手工制壶作坊也越来越少,这让为人耿直的他颇为揪心。“宜兴手工制壶是传承了数百年的东西,不能让它就这样消失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秉持着手工制壶艺人的本心,邵顺生更加坚定了自己纯手工制壶的决心,并想靠着手工技艺的魅力,让更多人爱上紫砂制壶技艺,让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得到更好的传承。

2019年 邵顺生荣获“总统骑士勋章”

紫砂艺术大师邵顺生被授予骑士勋章博思科亲王为邵顺生佩戴勋章

“我知道我自己的坚持势单力薄,但是我相信,肯定有人也和我有着一样的坚持。”邵顺生说,“希望有一天,人们能感受到手工紫砂壶混沌未凿的元气,感受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的风骨。”

尘埃岂能掩芳华,炎黄浩瀚沐苍霞。上下五千年岁月似流沙,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凝结着邵顺生心灵与艺术,它既是日月星辰,挥洒光芒而不与萤火争辉;又是坚实铁胚,经烈火灼烧而绽放光华。相信在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邵顺生的传承和引领下,紫砂壶文化将以变化万千的绰约风姿,以文化创新为旨归,一路乘风破浪,在古老的文化底蕴里开出明媚的花。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首席大法官)刘家琛(左三)、民政部原副部长陈虹(右三)、联合国绿色经济组织秘书长安学君(左二)、中国茶文化研究院院长罗大友(右二)、宜兴紫砂壶工艺美术大师邵顺生(右一)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在北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工艺美术

江苏省

高级工

热门文章

热点排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