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鉴CEO李锋:文化类短视频的内容价值
你若盛开,清风徐来,对于传播而言,时间是最冷酷的检验者,短视频的到如今,爆款、刷屏已经屡见不鲜,但无论多高的收视率、多大的阅读量,都禁不住一问:它能火多久?在爆款制造的路上,大V、网红们不妨反躬自问:一百年后,我还能有多少内容流传下来?
有时不得不佩服,那一首首唐诗,仅仅二十几个字,能穿越千年。不得不惊叹,那些伴随着漫漫历史长河的成语,始终活跃在现代互联网的舆论前锋。反观近一百年,我们又有多少新创造的成语、句子,能够流传到下一个千年?
全民热议的网络热梗、热词,一周、一个月,便已经更新换代。最牛的传播,是跨代传播。人们为什么敬畏经典?因为经典不仅是那个时代传播的胜出者,更是之后无数个时代传播的胜出者。这,正是看鉴想做的事,梳理我们文化中的经典。
尽管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以各种形态时刻冲击着人们的认知,但人们对承载文化性、思想性内容的渴望,从未消失过。
李锋,一个二十年媒体的从业者,2015年从央视辞职后,创立了看鉴。他说“现在互联网的短视频节目,或者视频的,更多的是娱乐化为主,我想媒体视频应该不止于此。”没有低俗内容的炒作,没有网红的带动,看懂中国之美,传递文化力量。李锋希望,看鉴在知识付费的浪潮下,既可以成为满足人们日常了解文史地理需求的好产品,更可以从更广义的层面,承载起中国文史地理知识普及的使命。“我们希望不光只是看见,还能鉴赏,所以才叫《看鉴》。”
说起创业的艰辛,李锋轻描淡写,表示想做什么事都是辛苦的,他中年从央视辞职创业,也是个很冒险的举动,但他认为为了梦想什么都值得。他不去过度渲染当初的辛苦波折,心中的跌宕纠结。但谁想都知道,从体制中出来的中年人,不懂商业,不懂经济,硬着头皮以一个新手的身份,一个个联系投资人,所经历的挑战和辛苦,尤其是心理压力方面的,未必不比年轻的创业人少一星半点。现在,最艰难的创始初期过去了,李锋在互联网+领域和商业运作方面的知识缺口早已通过经验得到填补,团队走过了5年,项目是赚钱的,努力是值得的。李锋庆幸当年的冒险让他如今“痛苦并享受着”创业的路途,能为了自己的追求继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走下去。
论及历史,在这个信息快餐的时代,人们似乎距离人文历史很近,但是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又让人们距离真实的历史很远。人文历史,似乎始终隐藏在一层朦胧的面纱之下,影影绰绰,难辨虚实。而《看鉴》以探求真实历史为目标,聚集团队,在碎片化的信息中,凝聚历史的真身,还原真实的人文历史。
优质的产品对于如何完成“看懂中国之美”这样的愿景,仅仅是第一步,却并非全部。李锋很务实地说到,这需要“内因”和“外因”的结合,也就是“内容+渠道”的方式。而起到决定作用的又是一个公司自身的“内因”。李锋,带领团队重新学习了运营、商务等之前未曾涉足的领域,他期待公司的管理、产出的内容、运营、业务拓展等方面能达到一个平均的、较高的水准。这种近乎严苛的标准,也是“看鉴”系列产品赢得口碑的保证。近几年来,看鉴赢得了大量的To-B客户,在行业内更是拿得了多种奖项。但是谈到公司的未来,李锋仍然十分冷静,他当然希望“看鉴”品牌溢价,而方式依旧是不骄不躁,做出更多优质的内容,被大家所熟知,让大家喜欢。
“你若盛开,清风徐来”,这是采访到最后,李锋说的话,这既像他个人的心路历程,也像对团队的激励,以及一种自我鞭策。同时,能够感觉到李锋低调性格深处的一种自信。
我们期待李锋和他的“看鉴”实现“看懂中国之美”的初衷,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发自肺腑得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后,依旧“有根可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