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与区域产业发展丨2021新能源汽车材料产业创新峰会张序国演讲实录
”十四五“时期,国家高新区在推动区域产业发展中将发挥哪些新的作用?数字经济时代,车用材料技术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作为1992年国务院批复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淄博高新区如何在拥有丰厚的材料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
8月21日,在由“新材料名都”淄博携手国创中心、国创(淄博)中心共同举办的“2021新能源汽车材料产业创新峰会”上,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党委书记、北京大学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序国以“十四五规划下,国家高新区如何推动区域产业创新发展”为题做了本次峰会的主旨演讲。
(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党委书记、北京大学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张序国)
以下为发言实录,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有所调整:
视频前的各位朋友,大家好!受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邀请,很高兴通过线上视频与大家见面,探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今年三月,全国人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未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被重点提及。
推广和应用新能源汽车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预示着我国汽车产业将进入纯电动、燃料电池、新型燃料、低油耗车型等多条腿走路的市场局势。但不管是哪一种能源形式,想要真正实现节能环保,除了不断优化驱动系统,汽车的轻量化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实验证明,在确保稳定提升性能的基础上,若汽车整车重量减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汽车整备重量减少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汽车重量降低1%,油耗可降低0.7%,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潮流。
汽车轻量化最核心和关键的是轻量化新材料的应用,这是目前汽车轻量化的主要途径,也是整车厂商和零部件厂商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的着眼点。
“十三五”期间,我国车用先进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取得了快速发展,在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非金属材料四大类材料方面,其中高强度钢应用基本达到国际同等水平,高性能铝合金应用已开始起步,先进复合材料应用的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但同时,我国在新材料零部件轻量化设计理论与办法,轻质合金大型薄壁压铸零部件的材料成型控制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设计、制作工艺与参数控制、生产经验与数据积累、质量过程控制与性能评价等方面依然存在短板。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顺应汽车产业高端化、新能源化、轻量化、智能网联化的发展趋势,提高汽车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水平,补强补足短板和链条,推动汽车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的要求,也就是到2035年,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25%,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35%,最终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我国实现建设汽车强国的宏伟目标。
汽车产业涉及中国制造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高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以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谋划和推动技术创新,要紧紧抓住新能源汽车在我国蓬勃发展,技术代差较小的契机,争取走出一条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可控、在技术创新上自主自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淄博高新区作为1992年国务院批复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30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新材料领域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积累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供应链与产业链,如果再加上国创中心创新链的嵌入,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有产业基础的有力支撑,我相信在这片沃土上,淄博高新区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一定能有所作为,闯出一片中国汽车产业的新天地。
最后,通过视频的方式,我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