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汽车行业智能化市场 蓝思科技或开启“新型超大尺寸玻璃”业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国内汽车产销总体出现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增长,拉动车市向新能源转型步伐。今年7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万辆和2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月度产销量继续刷新纪录似乎已经成为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常态。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火爆行情,汽车电子产业正迎来诸多战略优势叠加的发展机遇期。一方面,特斯拉强势切入中端市场,上游培育产业链,下游定义消费。另一方面,以大众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发力,小鹏、蔚来和理想为代表的新势力也相继推出竞品站稳脚跟。此外,各大手机巨头们也纷纷宣布下海,掀起了一股“跨界造车“热潮。既有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也有小米宣布造车,并申请了“米汽”的商标,同时VIVO 也打造Jovi In Car 车联网品牌,OPPO表明将进入汽车领域等。
在过去十年,消费电子领域主要由苹果引领设计浪潮,如今特斯拉在汽车上的创新正带来类似苹果的示范效应,或将引来其他巨头厂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效仿、追赶和差异化竞争,带动上下游各个环节共同受益。在产业链上,单车价值量或营收弹性较大的Tier 1供应商、持续新增产品配套、具备ASP 提升空间的新能源零部件供应商以及产品技术壁垒较高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值得重点关注。
站在风口,消费电子行业龙头蓝思科技强势切入了汽车领域,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接下来重点布局的赛道之一。在其将近150亿元的定增项目中,蓝思科技将其中的45.31亿元投入了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项目,彰显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龙头气魄。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蓝思科技的新能源汽车新型超大尺寸玻璃的产能投资已经在按计划顺利推进中,按照公司的战略规划,该领域部分新产品今年会实现小批量产品交付,明年开始放量,后年会进一步放量,努力在市场中获得重要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蓝思科技已和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理想、蔚来等一系列车企达成长期深度合作,在核心车企中市占率居前列。而宣布要加入造车计划的苹果、小米等企业,也早已是蓝思科技成熟的消费电子合作伙伴。在业务方面,蓝思科技围绕智能驾驶舱及周边结构件研发、批量生产了包括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车载中控屏(结构与功能零部件及组装)、仪表盘组件、B柱组件、车载装饰件、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如侧窗玻璃等)、反光镜、后视镜等产品,同时也在积极探索金属、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技术水平、核心汽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将智能驾驶舱作为重点投入对象,一方面是蓝思科技结合自身主业作出的战略性选择,另一方面也与相关产品的发展成熟度以及价值容量紧密相关。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仍需时日,短期内搭载智能座舱产品的智能化汽车将实现率先应用。以往传统汽车单屏座舱功能区域碎片化,人机交互体验效果较差,随着用户对安全和娱乐功能需求不断升级,智能座舱产品在整车中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现阶段,座舱电子的发展以中控平台为基础,逐渐延伸到了液晶仪表、抬头显示器及后座娱乐系统,中控屏、液晶仪表盘、抬头显示、流媒体后视镜等智能座舱产品正逐渐成为汽车标配。深层次的人机交互是汽车座舱电子发展核心,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一芯多屏、多屏融合、智能控制(语音、触摸、手势)、智能驾驶成为大势所趋,蓝思科技的汽车电子业务预计将长期保持旺盛发展的态势。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有别于传统汽车玻璃企业,蓝思科技的车载玻璃技术路线,借鉴了公司在智能手机玻璃防护上的工艺和经验,能使其在保持牢靠性的同时,更加轻量化。同时,公司最近升级了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并任命了业务型的事业部总经理,或将开始导入比侧窗玻璃更大的汽车玻璃业务。西南证券表示,看好蓝思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进一步发力,维持蓝思科技“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