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公共卫生发展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世界发展的秩序,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进程。同时也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出了挑战。2021年7月18日,在上海“健康中国与公众健康”论坛上举行了郝模教授主编的《追求卓越--构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新书发布,引发公共卫生和卫生管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准确定义了公共健康
将“公共卫生”改称为“公众健康”。研究认为,公共健康也即公众健康,是以保障公众的健康水平维护健康公平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由政府主导、社会协调、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共享运用健康相关理论和方法预防和控制疾病与伤残,减低和消除健康风险。改善和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是健康国家(地区)的基础。这一重大理论改写了延用百年的“公共卫生”的概念,呼应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突显的是观念的转变。
构建了适宜公共健康体系
研究认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是指特定国家(地区)将公众的健康水平这一共同目标。与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与核心价值等相匹配。促使体系内各要素围绕共同目标相互支持、有机协调并动态调整与持续优化从而能够因势利导和因地制宜地形成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路径和体系。这一重大理论突破的核心和关键是公共健康体系建设要“适宜”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类及其发展相适宜。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的理论为构建强大的公共健康体系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法指导,公共健康体系适宜与否既是一个国家(地区)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也是考核一个国家(地区)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
追求卓越
构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
该书是一本学术专著,是对“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系列的系统研究成果的提炼和深化。研究始于2015年,以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复旦大学协同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等高校,以及国内29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集35年研究积累和合作基础,汇集了百多位专家学者和学术精英,在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资助下开展。
该书涉及的系列系统研究历时五载有余,聚焦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亟需解决的十大理论和现实挑战,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创新性地提出了构建了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的理论框架,并依据研究形成的系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打造了公共健康体系动态信息大数据、适宜公共健康体系发展战(策)略研制和公共健康体系面临的重大问题(风险)预测预警三大平台。籍此开展公共健康体系适宜程度的系统评价,具备了向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和区域提供资政服务的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这些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包括,明确了公共健康、公共健康体系和适宜公共健康体系三个基本概念及其内涵;构建了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的具体定位和定量标准;明确了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的任务清单;系统地研制了适宜公共健康体系建设的方法学体系,包括如何评价体系的现状、如何把握体系的优势和短板、如何明确体系的关键问题及其危害、如何分析关键问题的根源与形成机制、如何研制治本策略、如何预测治本策略的实施效果。
该书从理论研究着手,以公共健康体系建设的实践为依托,助力实现公共健康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书包括绪论,以及上、下两篇共17章。上篇为理论基础篇,第1章阐释公共健康、公共健康体系及适宜体系等三个基本概念;第2章阐释描述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的具体定位;第3章阐述评价体系适宜程度的定量标准;第4章阐述现阶段全社会面临的公共健康具体任务;第5章阐述体系适宜程度系统评价以及分析体系优势短板的思路、步骤和方法;第6章介绍如何确认适宜体系的关键问题;第7章介绍如何研制针对关键问题的治本策略;第8章以中国在10个代表性国家、上海在10个代表性全球城市中的地位,以及全国省级行政区的体系适宜程度评价为例,展示评价标准的实践应用。下篇为评价方法篇,分别从社会环境的支撑程度(第9章)、动态把握公众需要的程度(第10章)、把控健康风险因素的程度(第11章)和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第12章)、组织体系成熟程度(第13章)、管理运行完善程度(第14章)、服务功能健全程度(第15章)、具体任务的关注程度(第16章)等8个方面以及综合评价体系总体适宜程度(第17章),介绍适宜程度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式。
“公共健康”和“适宜公共健康体系”重大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该理论是在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协同11所高校、29家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汇聚100余位知名专家200多名学术精英,在协同单位35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历时5年多完成的研究成果。该书的出版是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为我们如何构建强大的公共健康体系,如何实现公共健康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思路、标准途径以及具体的方法学支撑,为推进公共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予了时代新内涵。
一本书,从公共卫生起源,到创造性地提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
一本书,展示了构建适宜公共健康体系定性定量标准和方法;
一本书,可评价任一国家(地区)、领域公共健康体系适宜程度;
一本书,能告诉人们如何找优势短板;
一本书,将把握体系关键问题娓娓道来;
一本书,能知晓体系建设的标本兼治策略及预期效果。
主编简介
郝模,复旦大学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和公共卫生领域首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和百千万国家级人才荣誉称号获得者,上海市劳动模范、1995年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目前为中国未来研究会健康治理分会主任委员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历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专家、科技部技术委员会成员等。
38年来,潜心研究医疗卫生政策与管理,以解决国家的重大卫生问题为己任,发表各类学术文章700余篇,研究获各类科技成果26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科技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
8月20日15:00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学术部、医联体促进分会支持,健康县域传媒和《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联合主办,第58期县域健康大咖播——2021医师节特别策划·我在基层战“疫”即将开播!
本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有健康县域传媒总编辑汪言安,吉林省安图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云庆军,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孔庆民,内蒙古宁城县中心医院CT核磁室主任陈学志,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冲,河南省新安县中医院急诊科主任梁华杰。
(健康县域传媒 吕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