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操作系统暗战:百度飞桨的突围,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三次浪潮后,有两个新词横空出世——开源与闭源。
在西方社会建构的知识产权秩序下,这两个工具一直是发达国家用来锁定先发优势的利器。
在PC领域,微软和英特尔结为“Win-tel式帝国”,这是一个搞捆绑战术的闭源生态。正版Windows系统费用不菲,所以中国到处都有人偷偷传递免费的盗版软件。不过,微软刚开始却放任不管。
2008年,微软“突然”来个回马一枪,发动“黑屏事件”,强制修改了安装盗版系统的电脑桌面。在这种新时代的“坚船利炮”下,无数中国用户只能掏钱下载正版,微软系统长期统治国内90%的计算机市场。
与Windows相对的是UNIX系统。
1969年,UNIX系统诞生于AT&T的贝尔实验室。由于AT&T早前与美国司法部签了一个和解协议,同意不进入计算机业,所以AT&T并不能销售UNIX系统,便公开了源代码。
这家电信巨头可能做梦都想不到,该举动会在后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催化出一个庞大的Android生态圈。
无数软件公司将自己的产品嫁接进开源的安卓系统。以至于所有想要另起炉灶的中国公司,包括推出鸿蒙系统的华为,都会因为参与建构的小伙伴太少而难施拳脚。
由此可见,开源是比闭源还要难超越的屏障。
因为你的对手不是一两家跨国科技巨头,而是整个生态圈。
在即将到来的AI时代,类似的挑战隐隐然出现了一丝苗头:
人工智能绝对是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的最大风口,而深度学习框架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中的基础工具。
它向下对接芯片、云计算等基础技术,向上连接所有AI的使用场景,是AI技术最集中的算法库、模型创建、数据管理所在之处,被誉为“AI时代的操作系统”。
但是目前,谷歌的TensorFlow和Facebook的PyTorch,再算上美国几大高校、亚马逊、微软等自研的深度学习框架,已经抢先占据了全球近90%的份额。
这些开源平台有英伟达、AMD等一众海外巨头所设计的AI芯片支撑。大量中小企业在上边前仆后继,开发出了各色各样的AI应用。
如果中国没有行动的话,鸿蒙今天的一幕,在不远的AI时代仍会重现,我们的产业经济最终只能依托国外的深度学习框架。而那些有非常高保密要求的军工、航天、金融、能源领域,则存在着数据泄露的风险。
目前,国内唯一能抗衡的深度学习平台,是百度公司在2016年推出的飞桨(PaddlePaddle)。它是中国首个开源开放、功能丰富、自主可控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
如今,已经有360多万开发者参与进来,在飞桨平台上累计开发了40万个AI模型,连接服务了13万企事业单位。
芯片、操作系统这样过去被“卡脖子”的技术,都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它们的商业价值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体现出来,需要我们的科技人员有雄心、有耐心、耐得住寂寞,而且有信仰。
开源的飞桨,自研的昆仑芯片,这对操作系统+芯片的组合,不仅仅是企业的护城河,也是中国在AI时代摆脱被卡脖子、走向科技强国的一个台阶。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一个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正是那个可以撬动后续万亿市场、让 AI产业快速商业化的支点。
以大国软肋,生物医药为例。这也是一个堪比集成电路,投资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的高精尖产业。
据统计,中国有4000多家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其中90%以上都是仿制药企业。近18.9万个药品批号中,95%以上都是仿制药,规模超过5000亿。
一款重大新药研发基本是“至少十年、至少十亿美元”,而药品专利保护期只有20年,加上官方审批上市的流程,真正商业化赚钱的时间没几年。
研发效率特别关键,国际上,罗氏、默沙东、辉瑞、强生、阿斯利康等跨国医药巨头已经全部布局了AI新药研发合作项目。
国内,百度飞桨发布的螺旋桨生物计算平台,就提供了分子结构预测、药物靶点分析、药性预测等新药研发所需的核心能力。
AI技术越来越高大上,但AI应用应当变得更容易。
“门槛的大幅降低,使得开发者不需要学习人工智能理论,不需要从头编写人工智能的算法代码,即可高效进行技术和应用创新,加快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多样化和规模化。”
由于开源的特征,百度大大降低AI的使用门槛,聚集在百度飞桨的360万名开发者里,除了程序员之外,还有小学生、退休老人等意想不到的群体。
每个普通人都能根据各自使用的场景,利用平台提供的人机交互、模型压缩、硬件适配等工具,进行 AI开发应用,让 “高大上”的人工智能走进千行百业。
像中国发展中亏欠最多、最需要技术改造的三农领域。那些回乡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在进行低成本农业智能化的改造试验:
在京东方水培植物工厂,基于飞桨企业版EasyDL零门槛AI开发平台,能实现自动判别蔬菜生长状态、提醒采收、自动检测害虫种类及数量、输出植保方案、自动识别克重等等。
未来,随着后续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农民将可以从巡检、采摘、打药、锄草等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过去一个农业专家哪怕每天走数万步,巡田的范围也是有限的,现在用机器识别,工作效率可以提高数倍。
运动员使用AI辅助训练,已经是打造冠军的基本操作了。
中国国家跳水队用的就是百度提供的AI视觉技术,平时,他们会采集冠军级运动员的跳水数据,例如起跳高度、入水角度、24个关节角速度等等,通过3D+AI建模,打造一套实时更新、因材施教的“冠军模板”。
在甘肃的沙漠中,基于飞桨技术的沙漠治理机器人,被投入植树治沙;在广西柳州,几个学生用飞桨解决了一个零件质检问题,能帮助当地企业每年节约上百万元费用;国家的电网巡检、水务管理等基础设施,都在迅速智能化……
人工智能这种工具,要在中国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要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工人农民也融合进智能革命的浪潮。
这样才能实现收入提升,而不是“越发达、越掉队”。这种提升是最有意义的,这才叫融合创新、大众创新。
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里,有8家都是科技类公司。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facebook、特斯拉、台积电、腾讯,分别代表了当前ICT、互联网、新能源的最前沿科技形态。
如果从未来式的眼光去看,这8家公司都在跑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IBM前掌门人郭士纳说,战争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向未来、值得打下去而且越打越精彩的战争;还有一种是实际上已经结束、属于昨天的、越打越乏味、即使赢了也没有意义的战争。
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面向未来的竞争。
这场较量,最终会是人才和资金的竞争。
美国具有很大的先发优势。全球AI顶尖人才和有志学子,源源不断地流向谷歌、麻省理工、卡耐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微软、Facebook等公司和高等教育机构。在高层次AI人才的数量上,美国占到了全球的62%,几乎是中国的6倍。
过去十年,“计算机领域最高奖项”图灵奖的16位获奖者中,有13位都来自美国,并且几乎所有获奖者都有在美国接受教育或任职的经历。
但是中国也不甘落后。从2018年开始,中国就重点进行AI学科建设。教育部发出《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中国高校建设“AI+”的专业人才培养。截至目前,国内共有346所高校成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以BAT+华为为首的大厂,以及商汤、科大讯飞、旷视科技、云从等细分领域独角兽,都在通过产业人才培养在实践中落地人工智能技术。
至于资金方面,中国正推动成长起来的PE和VC向围绕硬科技的主轴线投资。
近10年国内人工智能赛道的融资金额超过8288亿元人民币,仅2021年上半年融资金额就超915亿元。自动驾驶、智能硬件、AI芯片、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AI医疗、机器人、AI教育等都是热门的投资项目。
在世界500强的科技公司中,百度为了AI的科研投入可谓不惜血本。这几年研发经费占收入比都在20%以上,去年砸入195亿用于AI、自动驾驶、AI芯片等研发。
如果论研发占比,百度在中国500强公司中排第一,比华为、腾讯、阿里、京东都要高,也超过了谷歌、微软等国际企业。
他曾称,“我们会继续坚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在“两基一底”,即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和底层创新上进行投资,成为最懂用户,并能帮助人们成长的全球顶级高科技公司。“
在这个巨头接连被卷入舆论风暴的年代,能始终保持专注人工智能,几乎就是最好的隐喻。
自从“两弹一星”以来,我们从未如此迫切地需要硬科技的发展。在有形之手的推动下,中国正向着科技强国的三条主轴线靠近:
第一条是原始研究。这属于全人类都需攻克的难题,如量子计算、生命科学、高能物理、空气动力学等,这是星辰大海,也是大国独占的竞技场。
第二条是技术创新。将基础层的原始创新用到技术突破上,引发应用创新,比如说上海微电子28纳米的光刻机,比如说C919大飞机的国产航空发动机,以此来保障中国供应链安全。
第三条是产业升级。借由应用创新,带动工业、农业等全行业的效率解放,从而增加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
一一递进的关系,最后实现大国的崛起。人工智能领域,恰好也有这样的逻辑。
百度昆仑芯片、智能云计算、飞桨深度学习平台是AI基础层的创新,各行各业在这个开源平台上建构的AI模式是技术层的创新,众多创新汇聚在一起,提升了所在企业的生产力,最终组推了国家的产业升级。
做技术就是要耐得住寂寞,“熬得过万丈孤独,藏得下星辰大海”。
2017年,人工智能年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发布了《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战略:
2020年人工智能追上世界先进水平、2025年部分技术领先世界、2030年总体超越美国,成为人工智能中心。
方向已经定了,就看下一个十年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